台湾的小吃品项挺多,曾有人给台湾小吃办了个公投,大概是最可以代表台湾特色的小吃之类的,没想到居然是蚵仔煎抡元。这个结果对于观光客或大都会住民大抵不太意外,因为相较于臭豆腐或当归鸭之类气味浓重的小吃,蚵仔煎确实是一般人都不排斥的食物。不过,也没甚么特别的know how或令人惊艳之处,就是大众庶民喜爱的点心嘛,所以在夜市或饮食街到处都会见到。
不过,对北部人而言方便快速的蚵仔煎或臭豆腐,到了中南部可就上不了台面了。南部人对于「小吃」这东西是讲究的,从食材、调味、处理方式,该怎么吃,何时吃,总有一套看法,而这套看法可能是从父母辈来的,可能是从祖父母辈来的,也可能是百年前的祖辈来的,更可能是从某个历史典故来的。
说也有趣,个性悠闲随和的台南人,对于小吃却有着古怪的固执,甚至深入到成了习惯,或者说是成了文化的一部分可能都不为过吧。
如果读者曾到府城探访过,想必多少会了解小吃在这个全台美食首都的特殊定义。从清晨6点的咸粥,新鲜的土魠鱼与虱目鱼唤醒了一天的味觉,身体活动一番后,轻微的饥饿感正适合走去西门路巷子里的沙淘宫旁的树下吃颗菜粽。配着香菜的糯米香,软绵带Q的口感,喝碗豆腐油条味噌汤,有种很古早味的满足。或者步进开山路巷子里的从光绪时期开张至今的老包子店,跟一群台南乡亲等候每天9点50分出炉的包子跟水晶饺,路上吃将起来,也是一种府城老趣味。
在细细品味赤崁楼的典雅跟诗意后,对面的浮水鱼羹清鲜适口,配上一小盘米粉炒,这样一份小餐刚刚好,余韵无穷,不会过饱也不会因为油腻坏了雅兴。
游过全台最早的孔庙,砖红的殿墙有不可轻慢的的庄重,令人凝神;绕过日本巴洛克风格的台湾文学馆,对面就是老字号的度小月,百年来不变的虾汤好面到最后一口都齿颊留香,早就是观光客的美食朝圣地。「台北鼎泰丰,台南度小月」可不是喊假的。
吃过口味稍微咸的担仔面,想啖点温润的米食,可以散步到文庙或武庙来盘清蒸肉圆或者走回开山路吃台南虾仁肉圆,配上老酱油膏跟哇沙米,滋味之美,百食不厌。
如果味觉开始有点疲倦了,嘴巴也渴了,那就去莉莉水果店来碗水果冰吧。店家严选最优质的水果,每一口都是香甜多汁,真会把人的舌头给宠坏。如果这时候有人又递上一杯义丰冬瓜茶,那种熬煮了数十小时的清新甜蜜肯定会让你对台南人的好命羡慕不已。
这还只是小点心呢!晚上华灯初上,府前路的鱼汤店、阿龙意面、当归鸭面线、进福炒鳝鱼,一直到下一个圆环的小南米糕,肯定会让人想哭,如果人可以像牛一样有四个胃就好。
如果以为这些就是台南美食的全部,随便抓个台南人问问,十个有九个都会用温和的笑容告诉你,还早着呢。
说真的,人家没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