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说起「吴郭鱼」,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有许多四、五年级生还会说,那是从小到大「吃尬惊到」(台语)的鱼。可是,大家可能没注意到,这一点也不起眼的吴郭鱼,曾被美国太空总署(NASA)选为第一尾登上太空的鱼;而且,在台湾养殖业者的努力培育之下,吴郭鱼在2002年冠上「台湾」两字后,摇身一变,成为足以代表台湾渔产的「台湾鲷」。
令人好奇的是,吴郭鱼到底有甚么特殊本事或际遇,既可以当上「太空鱼」,又可以变成「台湾鲷」?
第一条去太空漫游的鱼
「台湾鲷协会」执行长,目前任教于嘉义大学生物农业科技学系的张文兴教授表示:「由于吴郭鱼的生命力旺盛,适应力很强,被美国太空总署挑选送到太空做实验,是全世界第一条去太空漫游的鱼类。」张文兴说,吴郭鱼因此被戏称为「太空鱼」。
台湾人还没能上太空漫游,倒是臭水沟里的吴郭鱼捷足先登!
吴郭鱼原产于非洲,1946年引入台湾,由于适应力强、繁殖力高,几乎在台湾的河流湖泊里都可以看到牠的踪迹。后来经人工畜养而成为台湾重要的养殖鱼。2000年前后是吴郭鱼的极盛时期,台湾也成为全世界吴郭鱼第一大出口国。当时养殖户逾1万户,影响生计达百万人。
美中不足的是,吴郭鱼肉质有土腥味,加上大量生产而逐渐失去吸引力。后经多年的研究、改良与管理认证,逐渐成为台湾在地独特的种系,并于2002年经台湾鲷协会正式命名为「台湾鲷」(Taiwan Tilapia)。
所以,吴郭鱼就是台湾鲷,台湾鲷就是吴郭鱼。只不过「台湾鲷」之名,蕴含了台湾人的渔产技术与精神。
台湾渔业的「黑珍珠」
脱胎换骨的台湾鲷,地位就像莲雾中的「黑珍珠」,代表质量、活力与竞争力。正当台湾鲷整装后亟待重振雄风之际,因部分养殖业者前往中国投资,造成技术外流,抢夺了台湾鲷的外销市场。2003年,欧盟检测出台湾鲷有药物残留,导致出口受阻,真可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也许,台湾鲷也继承了台湾人的坚忍斗志,政府与民间业者痛定思痛,努力改善药物残留问题。2005年销往比利时的10公吨台湾鲷顺利通过严格检验,重新打开欧盟市场,为台湾鲷养殖及出口业者注入一股强心剂。
近几年,台湾鲷的生产量维持在8万公吨左右,约五至六成外销。以2009年来看,出口美国最多,约占53%。台湾鲷的总出口量与产值虽不如以往,但是单价较高的冷冻鱼片则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显示台湾鲷在建立生产履历、通过各种标章认证与后续加工技术上,均优于他国而获得青睐。
坚守质量,不断改良,台湾鲷展现强韧生命力。加上渔民不服输的辛勤努力,重登世界舞台的台湾鲷,就像咸鱼翻身般地令人刮目相看。
近年来,肉质鲜美的台湾鲷逐渐成为日本人珍爱的生鱼片,在欧美国家也有取代鳕鱼之势,由鱼鳞萃取出的胶原蛋白,更是风行日本的美容圣品。名扬海外的台湾鲷俨然成为「台湾国宝鱼」。
期间,许许多多的经典人物与故事共同串起了台湾鲷的历史与蜕变,包括「台湾鲷协会」透过管理监督,把吴郭鱼变身为台湾鲷;掌握75%台湾雕鱼苗来源的邱益华,竟是国小三年级学历;台湾鲷料理达人李宗铭研发出200道台湾鲷料理,让你的嘴再怎么挑也会爱上台湾鲷;2009年神农奖得主王益丰,从原本要丢弃的鱼鳞中萃取出胶原蛋白,让「下脚品」变成美容「圣品」……
或许没有惊天动地,却有精彩活力。台湾鲷是台湾农业的骄傲,也是台湾人可爱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