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我是门外汉,不过前些日子,和一位喝茶的朋友谈到台湾茶的过去与未来,惊觉和我过去所谈的「比赛经济」有很多印证之处,索性便从这个概念出发,把个人对台湾茶的拙见写出来,野人献曝一番,希望能够有抛砖引玉的效果。
1970年代的台湾茶业,曾经面临一个严肃而且致命的问题。那时台湾茶以红茶或绿茶的外销为主,但国内生产成本已然上升,无法和国际竞争。一个基本上属于大宗物资的产品,有可能避开国际价格竞争,甚至于转变为高价的特色商品吗?四十年后的今天,台湾茶不仅活下来了,还成功转型,成为高质量、高价位的商品。这当然是许多人努力的结果,但我认为,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比赛。
茶叶也有金榜题名效应
为甚么比赛活动会对一个产业的兴衰产生重大影响呢?简单说,就是金榜题名效应产生了正面的连锁作用。我曾经在〈泡面也有金榜题名效应〉和〈比赛经济学〉二篇文章中提到这样的概念:比赛本身就具有正效用,可以刺激参赛者不计代价投入,不断精进,只求获胜。而比赛结果所产生的排行榜,可以让平凡如泡面的商品产生垄断利益,因为那已经不是一般的泡面,而是冠军泡面。这就产生一个正向的循环:越是努力精进,越有机会名列前茅;而越是名列前茅的人,越是名利双收,从而有更多的资源去精进技艺。
成功的赛事,其地位之崇高,就像古时候的科举考试。但关键是要有合适的人出来每年举办。
南投鹿谷乡农会当时就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从1976年开始,聘请茶改场专家担任评审,每年举办春茶比赛展售会。根据鹿谷乡农会的信息,那时候的鹿谷乡其实还不是甚么茶叶之乡,种茶面积只有80公顷左右(稻作面积达1,350公顷),参赛茶农只有104位。来年举办时还遭到部分茶农抵制,以致参赛人数更少。但他们仍坚持办比赛,并提供经费作为入围茶的收购保证。此后这个比赛就越来越热烈,参赛人数和鹿谷乡的种茶面积呈倍数成长。目前鹿谷乡种茶面积约1,700公顷,参赛件数达五千件以上。除此之外,全国各地许多单位也都开始举办茶赛,但仍以鹿谷乡农会所举办的最具规模,也最为权威。
四十年的比赛办下来,可想而知,竞争越来越激烈精采,种茶和制茶的技术也越加讲究。参赛者为求胜出,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然而,这四十年下来,除了做出精益求精的高级茶之外,还发展出具有台湾特色的茶文化与茶市场。特别是高级茶的销售方式与一般农产品完全不同。毕竟,茶农和制茶师用心做出来的茶,没有一定的交情和缘分,你是买不到的,更别说要在大卖场或网络上购买了。我所看到的交易过程,倒像是在交朋友似的,买卖双方只顾着泡茶、喝茶、谈茶或谈人生,好像买卖只是顺便的事。
这种销售习惯,对老买家来说,是很风雅的享受,但对新买家,却是一个不小的困扰。几乎每个新人都要经历一段「找茶」的摸索期,最后才找到门路,不是直接找「有缘分」的茶农拿,就是向懂茶的老师或朋友拿,再不然,就是找茶行碰运气了。
这样一个建立在人脉网络上的销售模式,在市场不大,只有小茶农和少数的爱茶人时,的确很有人文特色,缺点是信息不对称,资历浅的客人容易吃亏。当台湾茶已经具有国际知名度,市场需求极大,供给却依然有限时,问题就慢慢浮现了。
有业者看准了台茶供不应求的趋势,便带着台湾茶苗和台湾的种茶制茶技术,跑到大陆和越南等地大量生产所谓的「台式茶」,再混进市场。要知道,这些业者能够有计划地到海外量产,其实力不容低估。
「台式茶」水涨船高
短期而言,这些不在台湾生产的茶,质量一定不如台湾,甚至还有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当它们以鱼目混珠的方式流入市场,大多数消费者又因信息不足,无法分辨时,肯定会对台湾茶的信誉造成直接和间接的伤害。
长期而言,经由这些业者的努力,大陆和越南的台式茶,迟早会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对真正的台湾茶构成强大的威胁。虽说不同产区的茶永远不会一样,但是当量产的「台式茶」有一定的质量,价格却便宜很多时,影响力绝对不小。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我认为这一天迟早会来到。要如何因应才好呢?个人的浅见是,首先,既然该来的总是会来,与其消极抵制或禁止输入,而让那些大陆茶越南茶在台面下四处流窜,害消费者买到假货或混充货,不如改采积极态度,让它们全部浮上台面,纳入正式的管理,让信息透明,让市场有所区隔,并让消费者自己去选择。
其次,如果我们从更宽容的角度去看,台式茶的大量生产,可以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对整个台湾茶界来说,等于培养了更多的入门者。因此,如何让台湾茶的地位更为崇高,让那些喝了量产茶的人更想喝高级茶,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重点。所谓的水涨船高,正是这个道理。从这点来看,地位崇高的鹿谷农会茶赛就更为重要了,因为圣杯就在我们的手上。面临大陆和东南亚竞争的台湾产业非常多,却只有茶产业的手上有这个圣杯,千万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