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愛寶島

有趣的混搭

有趣的混搭
Getty Images
第66期
鲁鱼

现在地球平了,Facebook挺热络,文化交流也多了,人总是会被刺激得想做一点改变。混搭,其实也不是新名词,老一辈人常骂中不中、西不西的年轻人逐渐长大,甚至也步入「长辈」阶段后,这不中不西也早就不稀奇了。只是后生可畏,接触的文化更多元,常见服装、音乐出现同时多重文化素材互搭,有时还真是让人莞尔。混搭有多红,看周董就知道。年轻有创意的厨师把混搭的概念动到了食物上,也让不同的区域美食,碰撞出新的火花。

日本人大概是最爱在吃的地方搞混搭的民族,这或许跟他们较早接受西方文化有关。他们搞意大利面混搭还挺成功的,鲑鱼奶油意大利面配上咸咸的明太子跟鲑鱼卵,硬是成了和风意大利面。相对于日本料理的严谨传统,「和风」料理代表的是改良创新的精神,说穿了,就是混搭。混搭到最高境界,就是无所不搭。笔者见识到中日义合体的麻婆豆腐意大利面,简直是可以让老义大喊妈妈咪呀。相较之下,茄子味噌意大利面也就没甚么了。「贝里尼」菜单上的人气餐点多是这类混搭款的创意面食。这可以证明一件事,人类的好奇心果然很强。

大家挺喜欢的章鱼烧,本来就是混搭来的。日本人不止意大利面,连人家的披萨也要混一下。和风披萨早就不稀奇,笔者某次在日本的披萨店等外带,看到菜单上居然出现章鱼烧披萨时,顿时脑袋瓜里马上闪出混搭的平方符号。

日本人爱混搭,但是碰到传统寿司就没辄,那可是日本料理的精髓,可不随便给人玩游戏的。没想到保守寿司越了太平洋,老美也依样画葫芦,却加了一点酪梨,结果画虎不成,反成了加州卷而大受欢迎。说也有趣,我还没在日本本地料理店见过加州卷,不知道原因是甚么。

不让日本人专美于前,台客搞混搭可是更勇敢,更具有实验精神。没办法,这小岛上既有中国五湖四海各省分的人马,又有世界各国的美食荟萃,加以物产丰饶,人民骁勇善「试」(包含试验与被试验),搞出各式各样奇怪的混搭食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举例来说,润饼卷明明就是阿嬷级的点心,换个料跟酱汁,变成了搞怪版的墨西哥卷,更别说把原本酸酸辣辣的墨西哥卷给弄成台式口味了。还有学人家烤披萨也就罢了,还硬是要搞出三杯鸡口味。号称台湾之光的珍珠奶茶,是许多人的最爱,说穿了也就是粉圆跟奶茶的混搭。香港著名的饮料「鸳鸯」,咖啡跟红茶的绝配,还真是港仔才想得出来。

当然啦,混搭的食物很多,不胜枚举。混搭的原意,当初可能只是开开洋晕,或者是一种想从自己一小方饮食天空探索或接触不同事物的渴望。

混搭带来的味蕾撞击,让饮食从传统走出新创意,也是意外的惊喜。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林淑華:嫁對老公,關關難過關關過
翻開馬林國際的開拓史,創辦人林淑華的有為有守扮演著重要角色。為了堅守品牌價值,林淑華不隨便授權經銷商賣貨,也不做殺價的流血競爭,…
牛排王子阿賢
順賢,他曾經是個中輟學生,後來復學了,而他的改變卻相當令人難忘。 國二下學期,他因事被父親狠狠地修理了一頓後,人突然間不見了,…
祝由科 科學無法解釋的神奇醫術
祝由科這種醫術甚為神奇,相傳是楚南(即湖南)破頭老祖所傳,凡是因刀槍及跌打致死的人,極短時間就能使其起死回生。…
台灣能為中國民主作甚麼?
幾乎和其他中國過渡政府的成員一樣,袁紅冰也非常喜歡台灣:「台灣是第一個華文世界實現自由民主的國度。第一次來台訪問時,…
為新創3C商品操盤 「智選家」的品牌代理之路
3C產品品項眾多,且商品迭代快速,早期市場上是大品牌的天下,近幾年小廠或新創品牌則逐漸嶄露頭角,這些國外品牌進入台灣後,如何能闖出一片天,…
中國學生壓力大 初中一週上課六天半
考試多如牛毛,家庭作業沒完沒了,是中國「應試教育」的特點。「應試教育」就是學生學習完全是為了考試。…
隨時走?近半中國官員認同「裸官」
中國社科院2月20日發布〈「裸官」監管調研報告〉。報告披露近半公職人員認同「裸官」,震驚社會。 「裸官」…
香港電視風波 言論自由沉淪
10月15日,香港特區政府頒發兩個新的免費電視牌照,原來預估的三個變為兩個,而原先最熱的「香港電視」卻出乎意料被排擠出局,其中又有甚麼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