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时逢六四 中国军人动态引热议

时逢六四 中国军人动态引热议
1989年5月20日军人进城,北京市民强烈指责。Getty Images
第89期
金晓刚

时逢「六四」,相关话题再度引发各方讨论。一些评论认为,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的惨剧,与中国军队的态度有着最直接关系。事隔多年,如今军人的变化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25万军队参与镇压

2009年六四惨案20周年,为了「保存历史真实,总结经验教训」,目前流亡美国的著名中国历史文献学者吴仁华出版了《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一书。书中详尽记述了关于中国军队参与镇压抗议学生的情况。吴仁华根据当局公开的资料分析,认为1989年六四事件当时,中共调动入京「平暴」的军队多达25万人,涉及军方24个集团军中的14个,其中以38军和27军出动兵力最多。

六四事件期间被捕的前《经济学周报》副总编高瑜,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回忆起中国军队开枪残酷镇压天安门抗议学生的情景说:「瘦小的中国大学生与北京市民头扎白布条,在北京街头奔跑,竭力抢救被中国军队开枪打死、打伤的人。」

回忆起22年前的天安门六四民主运动,网民「春秋戈」撰文写道:「『六四』事件,中国军队令国家社稷和军队陷入万劫不复的尴尬境地,使中国失去走向民主一次最重要的契机,军队彻底沦为没有灵魂的机器。」文章指责,当时参与镇压学生的军队没有站在人民这一边、没有站在反独裁专制的这一边,是一项严重错误。

军人挺身揭露真相

尽管如此,但仍有选择站在人民身边的军人。1989年,拒绝率军入京戒严镇压学生的38军前军长徐勤先,因抗命被中共军事法庭判监5年、开除党籍后在秦城监狱服刑。徐勤先在消失22年后,首次公开对外现声表示,对自己当初的选择至今无悔。

《苹果日报》曾刊文详述徐勤先当年抗命的情形,并公布徐勤先接受新华社资深记者访问时的相片、接受海外友人的录音访问。文中提及徐勤先「宁愿杀头也不能做历史的罪人」,因此选择不武力镇压学生的抗命决定。对于当年的决定,徐勤先接受访问时表示:「做了就没甚么后悔的。」

二十多年来中共当局一直力图掩盖屠杀学生的悲惨历史,但也仍有不少当年参与「戒严」的军人挺身而出揭露真相。山东退伍军人张世军,六四期间是54军军队的一名宣传干事,目睹六四镇压。2000年,张世军曾公开上书中共,要求为六四平反,并对自己当年参与的暴行忏悔;39军前雷达站长李晓明也公开谴责六四的血腥镇压。

现在的中国军人会如何?

在今年六四纪念日前夕,网上出现一份号召中国军队响应茉莉花革命的《告中国人民解放军书》,落款署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文中写道,「1989年,这个党为了一家一姓的利益开天辟地的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在天安门广场屠杀手无寸铁的请愿学生们,给病入膏肓的政权做了一个大手术,又活了20年。而今天的中国之殇远胜中东、北非,独裁的中国共产党政权已属在劫难逃。逆天意、民意螳臂挡车者,人不能除,天必诛之。」

对于中国大陆若再次发生类似当年的六四事件时,军队会做何种反应?海外华人「希望之声」广播电台评论员石涛就此表示,当时邓小平对整个中共的军队具有绝对的权威,而今天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对现在的中共的军队具有绝对的权威。他说:「如果爆发了类似廿二年前的六四时的事件,不可能再出现像当年所发生的事情,因为这个时候再发生的话,你就不知道有多少原来像38军军长徐勤先将军那样的、具有人性的,宁可自己掉头也不做历史罪人的军人。我相信在今天中国大陆的军人当中这样的军人是非常多的。」

对此,「新唐人电视台」报导称,《解放军报》3月29日以整版篇幅发表7篇系列文章,针对军队内部存在的「军队非政治化」、「军队非党化」、「军队国家化」等思潮,以中共惯用的洗脑手法进行批驳,并用「惊心动魄」的字眼来形容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网络也不断传出军人上访、退党的消息。2009年10月22日回到中国后被控以「颠覆国家政权罪」,遭秘密判刑8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的前山西省科技专家协会秘书长贾甲曾评论说:「现在的军官大部分都来自于军事院校的优秀毕业生,要不就是自学成才经验丰富的老练军官。应征入伍的新兵也都具有较高的知识、能力和科技素养。这些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掌握到世界真实的信息,使他们能够从中共的思想束缚中彻底解脱出来,都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因此,共产党愚弄军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认为现在许多人已不再相信共产党,更不愿做共产党镇压和统治人民的工具。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食品專家不吃的八種食物
食品科學家正在用乾淨、有益健康的食品,取代含有毒素和化學添加劑的食品。清潔的飲食意味著:選擇「在生長及出售過程中最少加工的水果、蔬菜和肉類…
接班胡錦濤 習近平大位又近一步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於10月18日增補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為中央軍委副主席。港台海外一些媒體認為,習近平十八大接任胡錦濤職位明朗化。不過,…
一件小事
  那天出門,突然看見車子上留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行英文字:「對不起,我不小心碰了您的車,請給我打電話。」後面是電話號碼。…
台灣傳統產業如何開創新局?
1990年代,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居民僅五百多萬,竟有六十多份報紙、六百多種雜誌。競爭激烈可想而知。當時,成衣大亨黎智英打算跨行自辦媒體,…
當前台灣經濟的一個關鍵問題:萬般皆下品,唯有買房高?
今年,房市終於冷下來了,並出現些許跌幅,可是沒有發生帶量的快速下跌或恐慌,這令我更加憂慮。儘管大家普遍認為房價已經過高,…
抗議上海世博的奇女子
2005年4月的一個下午,上海市黃埔區陸家浜路258號的二樓,一陣騷動在樓房裡蔓延。…
無車樂活夢 全球城市最夯潮流
現代城市擁有密集的人口、繁忙的交通以及便捷的生活。不過,在享有便捷生活的同時,城市相對付出了不少昂貴的代價,…
激發托爾斯泰創作的牛蒡子
牛蒡子小傳 在俄國,68歲的世界文壇作家托爾斯泰,在創作五十多年後,精神倦怠至極,靈感枯竭!正當他受到精神折磨之時,在田野散步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