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台明将把蜡烛给别人 自己就亮了

台明将把蜡烛给别人 自己就亮了
座落于彰滨工业区的台明将公司。连震黎摄影
第100期
文⊙岳翔云 整理⊙赖宛琳
面对留在台湾只能成为「夕阳工业」的玻璃产业,决定根留台湾的台明将公司总经理林肇睢,禀持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的宽广胸怀,领军「台湾玻璃团队」,一举打破中小企业「一盘散沙」的迷思,转瞬蜕变「聚沙成塔」!

1980年代,中国大陆挟大批「廉价劳工」之势,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台湾也开始出现传统产业外移现象。台明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肇睢在多次考察后发现:如果单纯只考虑土地与人力成本因素,企业将陷入不断迁厂而无法永续经营的恶性循环,不但无法培养卓越的研发能力,更无心拟订长远规划或进行成长性策略。2005年,林肇睢痛下决定──「根留台湾」。

林肇睢认为,即使是先进国家,其实都还是存在着升级后的传统产业。突破产业外移迷思的台明将,开始推动「玻璃产业群聚」来打造根留台湾的环境,进而布局全球。

推动产业群聚 先付出以赢得信任

林肇睢表示:「如果每个个别厂商都汲汲于独自扩大产能来接单,一旦整体产能过剩,势必造成设备闲置、营运成本增加和资金积压的风险,这样反而降低竞争力。」因此,他放弃扩大台明将生产规模的思维,改采「群聚策略、集体作战」来增加产业竞争力。

在中小企业家数占企业总数超过九成以上的台湾经营环境中,人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单打独斗可说是市场铁律。看似「一盘散沙」的台湾玻璃产业,如何能转瞬间「聚沙成塔」?

打从推动「产业群聚」开始,同业的怀疑便不曾停过。面对这些,林肇睢不但没有被击退,反而更加积极、乐观地向前走,以诚意和包容来化解不同厂商加入群聚的障碍。如果遇到值得信赖却没有资金与设备的厂商,台明将也以「资金协助、订单分享」的方式辅导创业。这份「先付出」以赢得信任、「只问耕耘不求回报」的商场逆向思考与运作,反而让战斗力无限延伸!

林肇睢笑说:「把蜡烛分给每个人,我自己不就亮了吗?」

「以分享凝聚共识」对台明将及其上、下游厂商都是一种考验与突破,但林肇睢坚持以「分享、信赖」团结同业,不但改善了第三方的困境,也让玻璃团队得以藉此转型,落实根留台湾。

就连原本冻结在台投资转而前往中国设厂的玻璃原料大厂——台湾玻璃公司,基于台明将的号召力,又切实看到玻璃产业群聚效应逐渐发酵,在相隔十五年之后,终于决定重新在彰滨工业区投资二十余亿元建设新厂,并于2006年正式生产。

国内玻璃产业首次大团结

而开发数年但闲置情形严重的彰滨工业区,也因为玻璃相关业者的进驻而突然热络起来。从堪称亚洲地区最专业玻璃展的「玻璃嘉年华会」到「台湾玻璃馆」的兴建,成功打造了第一个以生产、制造为主的玻璃产业加工专区。其规模不但创历年纪录,也是国内玻璃产业的首次大团结。

2006年3月,林肇睢还号召十余家玻璃相关业者,以「台湾玻璃家具」──TGF(Taiwan Glass Furniture)为品牌,参加台北国际家具展。为了催生此次的联展,林肇睢决定自己带头做起,召集同业商议分工与配合细节。会议中,团队成员曾因联展时公共洽谈区及走廊位置如何分摊的问题,一时僵持不下。

林肇睢默默听完争议之后,只交待公司人员:「吃点亏没关系,台明将只用一个摊位,将其他三个摊位挪去当洽谈区。」不仅如此,林肇睢更独自出资拍摄团队形象宣传影片,将台湾玻璃家具王国的潜力与实力推向国际舞台。

由于他的无私,终于化解了伙伴对于联展的不信任和质疑,更激发了大家为大局着想的凝聚力。最后TGF不仅在台北国际家具展中一炮而红,原本的TGF更进而扩大为「台湾玻璃团队」TTG(Team Taiwan Glass)。于2007年远征中东杜拜参加国际家具大展、获得极高评价。

林肇睢说:「回首来时路,创建之初大家都抱着怀疑、观望的态度,但是我的信念是,既然是梦想就要勇敢去实现,唯有自己跨出去,做出成绩来,才会有跟随者、参与者。」

以台明将为首的台湾玻璃团队,实现了守住台湾、航向国际的愿景。

(本文整理自《看》2007年第2期「封面故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德國十年一次 《耶穌受難劇》開演
每十年一次的一台大戲又要開場了,德國巴伐利亞歐伯阿梅高(Oberammergau)村民,正在緊鑼密鼓地排練,準備演好《耶穌受難劇》。…
別具魅力的庶民文化- 夜市文化綿延古今千餘載
北宋時期,夜市蓬勃發展,即使是嚴寒的冬季,依然有夜市;可見宋朝人有多麼享受這種繁華的夜生活。夜市文化跨越千年,…
川普棄巴黎協定 凸顯中、印、俄無所約束
美國總統川普6月1日宣布退出2015年得到195個國家支持而達成的《巴黎氣候協定》,引發全球震驚。 川普對重返巴黎協議保持開放…
惠風文集 - 放電視一馬
有一陣子很迷古文,現在想想是因為少看電視,才有了學習文言文的機會。有些人沒有電視好像很難過日子,將自己的精神交付電視託管,這的確是老少咸宜…
中秋節──屬於月亮的日子
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記載中嫦娥為月神,象徵著美麗、善良等女性性格。民間故事中,月亮上不止住著嫦娥,還有吳剛與玉兔,伐桂、搗藥,日復一日…
莫言與高行健 用下半身寫作贏諾貝爾獎
繼高行健之後,莫言也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完全打破百年諾獎中文作家缺席的局面。但莫言登上領獎台,跟上次高行健一樣,…
揭開俄烏戰爭隱藏的原因
因近日接連發生的三件事情,俄烏戰爭的走向變得對西方越來越不利。一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要求北約對俄羅斯實行預防性核打擊,…
投入漆器「金繼」技法 賴信佑傳承家族三代「光山行」
串流平台近期上架日本電影《津輕塗的女兒》,講述漆器職人青木清史郎面臨家業中衰,女兒卻想接手漆器事業的窘境。這不只發生在日本,台灣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