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源: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纺织业是夕阳产业?曾经坚持「台湾制造」(MIT)并因此迅速窜红的lativ平价服饰已成明日黄花?国际市场又是怎么看待「MIT」呢?
本刊特地走访「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产业服务及信息部尹承达主任,透过这个纺织产业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专业视野,除了洞悉台湾在全球纺织供应链的价值外,并得到对于诉求「台湾制造」相关厂商与消费者的建议。
问:MIT很受消费者欢迎,从上游到下游,整个纺织产业的现况如何?有多少是MIT呢?有多少是已经移往海外生产?
答:台湾整个纺织产业去(2011)年的总产值是5,008亿台币,其中3,126亿来自「布」,占了超过五分之三;另外人造纤维,也就是上游化纤原料的部分占1,481亿;而成衣只占253亿,大概只有二十分之一左右(参见附图)。
在整个纺织结构中,成衣业本来就占很少。从资料上看,1988年一直到2011年的最新数据,「布」一直是最多的,接下来就是「化纤」。化纤还一直在成长,以前最主要是供给国内使用,后来就开始出口。
成衣业在1988年还占了五分之二左右,但一直在衰退。应该是说它走向「global logistic」(全球运筹),也就是整个生产、供应链的部分整个国际化了,产值就不会出现在台湾。换句话讲,你就不能说它是MIT。
所以在台湾目前制造的情况,其实是以「材料」,就是上游的「纤维」跟中游的「成品布」,是「台湾制造」的主力大宗,而且限缩在特定范围──「运动」(sports)与「户外运动」(outdoors),是我们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部分。因为台湾上游产业里面,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产能都居全世界第三大。因为材料是自己家做的,所以你做的布在国际市场就有竞争力。
因此,我们的MIT是以中、上游为主,而且特别聚焦在运动跟户外运动的部分,这些才是MIT的主力。而像一般人熟悉的女装、男装、童装,这些跟时尚比较有关连的东西,台湾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竞争力,国际上的buyer(买家、品牌厂商)并不会下单来台湾。
问:国际buyer认为台湾竞争力的优势是甚么?
答:在国际市场竞争当中,如果真的要很「高质量」的东西,它的生产制造基地可能是在欧洲、美国或日本;如果要「量大便宜」,会到东协或中国大陆。其实,现在大部分大陆的供应链也在往东协区域移动。
但国际buyer看重的不是「质量」与「价格」而已,还有其他也很重要的因素,如「交期」与「minimum quantity」(最低要求下单量)。台湾的交期短,对品牌厂商来说,可以离上市季节比较近时才下单,降低风险,而且台湾小订单也愿意接,加上「运动」与「户外运动」方面中、上游材料充足,价格合理、质量好,所以从国际buyer眼光来看,这就是台湾供应链在全球所有供应链中最特殊的地方。
另外,「运动」与「户外运动」的东西,有技术门坎,东西不好做,不是只投资设备就做得来,所以国际buyer会把单子下到台湾。而一般男装、女装、童装,台湾没有国际竞争力,因为人工成本的关系,我们不足以供应廉价。所以台湾制造的产品,基本上一定是从「Middle price」(中价位)开始往上走。
问:台湾纺织产业有国际竞争力的是「运动」与「户外运动」,而且是中、上游材料的部分。那么,下游成衣厂呢?
答:台湾的成衣厂目前其实也是以运动跟户外运动为主,上、中、下游都一样。「运动」与「户外运动」这东西因为有技术门坎,台湾才留得住。但连成衣部分数量都很少了,出口加内销,也才剩下2011年产值253亿这么一点。
对国际品牌来讲,台湾不是它们唯一的选择,像日本、韩国都可以选。我们跟日本比较,质量当然没有他们好,比他们差一点点,但是比较便宜。而我们质量跟韩国差不多,但价格稍微贵一点,但我们交期比韩国短、要求的数量也比较小。所以对国际buyer来讲,它要更便宜的、质量差不多的,但数量大,那它就去跟韩国买;数量小一点,不在乎多付一点钱,但在乎量要小、交期要短,那它会跟台湾买。
假设一个品牌下面有很多产品,不会全部产品都下单在同一个地方生产,因为产品品种不同。如果有个产品是强调少量、短交期,要冲时尚,那这订单就会下到台湾;而一些量比较大的基本款,交期可以长一点,但希望便宜些,那就会跟韩国买。如果有些是高端质量产品,质量真的要很好、很好的,也不在乎价钱,它就会跟日本买。
buyer最高原则就是要买到最好、最便宜的供货来源。因为品牌能不能赚钱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它的sourcing(供货来源,如原料供货商、代工厂等)够不够好。设计好没有用,如果说你sourcing的策略错误了,垫高你的成本,profit margin(利润率)降低了,卖得好但不赚钱是有可能发生的。所以说,每一品牌背后的sourcing非常重要。
问:这样说来,如果不是做「运动」与「户外运动」产品,台湾几乎已经没有成衣厂了?都转往大陆了吗?
答:台湾二百多亿纺织品产值大部分还是运动跟户外运动。就像我刚刚讲的,台湾已经不做那种没有技术门坎的订单,因为老外不会跟台湾买这种东西。只卖国内市场的国内品牌也很难,因为它也去大陆或东协买啊!
以最简单的圆领T-shirt来说,台湾制造最便宜最便宜也要一件150元,这是工厂出给品牌的价格。那你想,品牌业者有可能只卖一百多块钱吗?它买进就要150了!就算它走e-commerce(电子商务),成本比较低,最少也要卖到300,它才有可能活得下来啊!圆领T-shirt是最单纯的,衬衫就更贵了,制作又比较复杂。所以成衣要诉求MIT,它就比较贵。
台湾纺织产业平均素质有没有比大陆高?有!但价格也比大陆高,但大陆也有比较高等级的厂。所以,一模一样的quality(质量),台湾做的就比大陆贵,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当然,最近几年台湾薪资一直都没涨,而大陆是一直涨,劳动成本已经越来越靠近,所以这就是为甚么台商会回流,做成衣、做代包的都有。当然,更大一部分是移往东协地区。
问:这样说来,完全MIT的平价服饰是否很难持续?从lativ不再强调台湾制造这个事情来谈,「台湾制造」的未来前景如何?
答:lativ可以这么红,是因为它便宜,这是很重要的因素。据我所知,lativ在下单的时候并没有指定布料,因为要求便宜,所以成衣厂用的纤维不是台湾做的,布不是台湾做的,衣服也不是台湾做的,才有可能这么便宜。如果纤维跟布是台湾做的,成衣不在台湾做,都不见得能够卖到一百多块钱!
所以,我认为如果消费者真的很在意「MIT」这件事情的话,MIT其实很清楚,就是「纤维」跟「布料」。也就是如果要强调「台湾」,可以强调「纱线」跟「布料」是Made in Taiwan(台湾制造),但下游是Branding Taiwan(品牌台湾)就好了,因为我们下游没办法嘛。除非你消费者愿意花两倍价格买一模一样quality(质量)的东西!
lativ其实是下单给聚阳,聚阳是台湾成衣厂,工厂遍布海外,都100%只接外销单的。如果lativ还很小,它是喊不动聚阳的。但因为lativ已经成长到年营业额40亿了,我在猜它外包的下单量就是20亿,最少也有15亿台币,这已经算是大buyer了,不是小buyer,一般台湾内销品牌没有人可以做到这么大规模。像欧都纳是全台湾最大的内销户外运动品牌,年营业额我认为可能都不到8亿。所以lativ有规模了,它能喊得动供应链,「我叫你干嘛你就得干嘛」,而欧都纳是喊不动的。
所以只要lativ愿意,它可以把材料建构在台湾,唯一的就是采购的单价要提升。这样你最少可以诉求──我材料是MIT,而我在海外加工是希望把加工成本降低,然后将利润回馈给消费者。而我坚持台湾材料、台湾质量、台湾品牌。
因为台湾最强的就是材料,那我诉求台湾最强的部分,强调Branding Taiwan(品牌台湾),把海外加工作为回馈消费者的策略性作法,因为消费者不可能买太贵的东西。那这样做对台湾制造业有没有帮助?有帮助!因为它有足够大的量,它就可驱动台湾的布业、化纤业专程为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