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旷世帝王之业的唐太宗也这么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然而,面对周遭众多人的不同行为、表现与反应,不免疑惑的问:他是才能之士吗?
因此,得人之初,首在识人。一些古代的故事让您体会「识人之道」。
企业经营者可以不识字,但却不可以不识人。
杯觥交错的场合里,有人半醉,有人清醒;有人滔滔,有人默默;有人佯狂,有人微笑。你这时是在做啥?诸葛亮有七大观人术,其中第五项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你是否善用了这个「观其性」的机会?
天下之大,欲成一番事业,一人之力都太过微小,因此,能否识人是成败的关键。在战场上,平定太平天国的曾国藩曾说:「制胜之根本,实在于人而不在于物。」西方的一代英雄拿破仑也有惊人之语:「当我需要某个人才时,即使为了求他而丧失尊严,也在所不辞。」千古明君唐太宗总结治国经验更是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得人之初,首在识人。
「以小见大」识人术:
梁鸿和曾国藩的故事
识人需要一点技巧性的智慧,尤其是以小见大的技巧,提供两则故事给您体会。
「举案齐眉」而知名的东汉梁鸿因为诗作得罪了汉章帝,因此他和妻子漂流异乡,隐姓埋名为人帮佣。梁鸿外出为人舂米,每次回来,妻子将做好的饭菜恭敬地高举着端上来,举案齐眉。皋伯通发现了,说:「这个佣人能让他妻子如此敬慕,一定不是一般人。」于是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居住。
皋伯通能不因眼前梁鸿的财产、地位所障碍,仅仅从一个细小的现象里识出高人,了不起。
在清朝,某日李鸿章命三位新进淮军将领往谒曾国藩,他想知道曾国藩对这三位将领的看法。
曾国藩让三位新进淮军将领在大厅外台阶上站着等,而且一等就等将近一个时辰(大约两小时),然后也没接见他们就打发他们走了。
隔天李鸿章前来请教,曾国藩回答说:「那位脸上长麻子的,将来会有大成就;高个子的也不错。只有矮子前途有限,顶多不过是个道员罢了。」
李鸿章请他进一步说明,曾国藩于是解释道:「我让他们在大厅外台阶上等候,却始终未与他们正式见面,也未说一句话。这中间我来回走动,借厅内一个穿衣镜观察他们。那个麻子可能认为我不传见,是刻意的羞辱,因此面红耳赤,似欲殴人,不畏高官大衙,有威武不屈的气概。而高个子则一直从容冷静的站着,显现出沉毅有为的气度。至于那矮个子,我面对他们时,他规规矩矩站好,我一背过去,他便放松下来,这个人实在没出息。」
这三个人中,麻子是刘铭传,高个子的是张树声,矮小的则姓吴。姓吴的以后作战常畏缩不见、投机取巧,真的只做到道员而已。
「观其志」识人术:
苏东坡的故事
诸葛亮的七大观人术中,以「观其志」为首,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年轻时苏轼与章惇交好,一天,两人在山中游玩,游到仙游潭的时候,前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根独木桥相通,独木桥下深渊万丈,章惇提出让苏轼过桥,在绝壁上留下墨迹,苏轼不敢。章惇神色平静地轻松走过,用绳子系在树上,以玩杂技般的高难度手法在陡峭的石壁上写了「苏轼章某来此」几个字。
苏轼看了之后不由抚着他的背长叹:「能自拚命者能杀人也!」苏轼认为,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会珍惜别人的生命。苏轼看出他是一个能为了自己所求而拚命的人,这种为己之欲而能极端不顾生死的人,当他真的掌握大权之后,真能为国为君尽忠吗?
而后章惇当上宰相,大权在握,他因与苏轼政见不合,对苏轼也大下辣手,《宋史》以章惇入《奸臣传》。
以小见大仍不够:
品行志向是重点
更早前的春秋时期,管仲劝齐桓公不要重用易牙、竖刁、公子启方、常之巫几个人,并且要远离他们。
对于这点齐桓公很疑惑。
在齐桓公当上国君前曾经差点饿死,是易牙把自己的孩子煮了,解救齐桓公的危难。而竖刁为了能在桓公身边侍奉,宁可自阉去当太监。而常之巫有测生死祸福的能力。至于公子启方则追随桓公多年,连父亲病故都不肯离开前去奔丧。
「这些人如此忠心耿耿,怎么用得着去提防呢?」他不解地问着管仲。
齐桓公以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来判断此人是否值得信赖。但是管仲不然,他观察人心并以之推理。
管仲轻叹了口气说:「一个人连自己的亲骨肉都能不爱怜,都肯杀死,难道他不会杀您吗?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肯残害,难道他不会去残害您吗?一个人连自己的父亲都不肯尽孝,难道他会效忠您吗?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是和他本人的做人根本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好好修炼自己的德行,自然会善始善终,不是靠外力所能改变的。」
历史证明管仲是对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竟然活活饿死在这些人手上。
相反的,南宋宰相张浚不懂识才之道重在观心,却以识才自诩,因此他以为秦桧「议论刚正,面目严冷,必不肯为非」,乃至认为他是「不畏死,可共天下事」的人才,于是竭力推荐,最后铸成千古丑事,给自己带来千年的耻辱。
鲍叔牙识人的秘诀:
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
皋伯通识得梁鸿的道理倒也简单,它从古代「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去推论:一个能得妻子如此敬重的人,应该是人格品行能感动人的人;而通常家人是最了解你的人,如果家人都能真心敬重他,那么他的人格力量岂不是更能感动他人?真正成大事的众伙,有谁是单纯依靠利益的结合?
但是如何能不受外在的表现所隐瞒而能直观其心?以下著名的故事,也许容易让人感受识人秘诀之所在。
鲍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们曾经合伙做买卖,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些。朋友都认为鲍叔牙胡涂,吃了大亏了。一般人是这样想的,因为一般人想到的是自己,自己得利了、还是损失了。但是鲍叔牙不先从自己的利益来思考,他先想的是管仲为什么这么做,所以鲍叔牙得到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管仲的家境不好,多拿一些是应该的。
放下自己,能先替他人设想,就能看出不同的结果。
后来管仲帮鲍叔牙谋划事情,却反而使鲍叔牙生活陷于窘境,困顿不堪。与先前的经验相比,赚了钱少拿些还容易做到,但如果是连累自己,使生活都发生问题了,这时还能设身处地去为人着想,这就不简单了。但鲍叔牙还是能替他人设想,能理解每个人都有时运,有时顺遂,有时不顺。
能放下自己的得失,就能有清醒冷静的眼光。所以后来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逃跑,来这种怯懦的行为表现,鲍叔牙都能理解:管仲的母亲年纪大了,如果管仲有个三长两短,他的母亲就没人奉养了。
管仲三次为官,三次都因为表现太差而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也依然能坚持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小事不适合他来做,他的能力很强的,他可以做更大的事情。
因此,当鲍叔牙听到管仲临终前告诉齐王自己不能当宰相时,心里想的绝不是管仲是如何的对自己忘恩负义,他必然明白管仲不以私而害公的心理,所以他高兴地说:「这才是我推荐管仲当宰相的原因啊!」
能无视别人带给自己的好坏、得失,而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者,方能真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