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欧债风暴、全球陷于二次经济危机之际,英国政府与民间对本次伦敦奥运高达93亿英镑(约合146亿美元、4,365亿新台币)的投资,可说是竭尽所能善加利用。难逃历次奥运筹备赤字的魔咒,伦敦奥运预算超出原预估值达49亿英镑(约合77亿美元、2,300亿新台币)。
由于英国深受高失业率、高负债之苦,高额的伦敦奥运支出,在过去几年仍然无法挽救英国连六季景气低迷的惨境。英国国债去年已高达1.73兆欧元,估计到2014年将突破2兆欧元,债务占国民生产毛额(GDP)的比率超过九成。
英国在财政拮据的当下,不可能像北京奥运花大钱做建设,所幸伦敦现有运动场地不少,透过翻修旧场馆依旧可以达到奥运的需求,只不过这样就很难透过大兴土木来带动经济。
在有限的经费下,伦敦奥运筹备处以创造绿色经济及永续发展为主轴,集中预算于都市更新而非兴建新的场地。与北京奥运花费达83亿英镑的31处新兴场馆相较,伦敦奥运仅新建了14处场馆(含8处可回收临时场馆),共花费了16亿英镑。都更目标则侧重于重整落后、脏乱与阴郁的东伦敦。
善用有限经费 创造绿色经济
在绿色经济的营运主轴下,伦敦奥运筹备处特别选定过去曾遭受工业污染的东伦敦250公顷地区,作为主场奥运公园所在地。筹备处在此进行了彻底的除污作业,园区内的运河和水道则采取净化和拓宽措施,运用最先进的环保技术来管理雨水和蓄洪,并于园区及选手村种植内含4,000株半成熟多样性林木在内的38万株植物植栽以改变都市蓄洪生态。经过一连串努力后,筹备处形容其清污程度「可让这些土壤吃下肚里」。
硬件建设上则采用了包括钢材在内的大量回收材料。特别是奥运公园的「伦敦碗」主场馆,兴建过程中的废弃物采取高度分类进行回收再利用。8处运动场地则采用造价低廉、可靠且可拆除重复使用的临时性组合场馆。开幕当天,这些临时性场馆甚至还获得其他国家的青睐与询价。伦敦奥运筹备处称,赛事结束后,「伦敦碗」将仅保留底层25,000个永久看台,上层55,000个临时看台与其他14个临时性场馆将拆迁他处或售予他国。拆除后的空间再经过一年的整顿,将以欧洲近150年来最大都会公园的风貌呈现给世人。
都更嘉惠民生 永续经营
在永续发展轴向的策进下,伦敦奥运筹备处从嘉惠民生的角度出发,在东伦敦进行大量的都市基础建设,包括预防天候变迁可能带来的暴雨防洪水闸设计。此外,可容纳三万二千名选手和媒体记者的选手村,则采取日后可转换成国民住宅的通用设计。在交通上,除了兴建轻轨捷运外,同时翻新旧车站,兴建了可由奥运中心史特拉福(Straford)通往全国的9条铁路线路,包括连结通往欧洲大陆的「欧洲之星」线路。
位于奥运心脏地带史特拉福的国际媒体中心,其高速光纤通讯网络的建设,也都是为了将史特拉福方圆8万余平方公里的范围,规画成为东伦敦的高科技区域。专家预估,该新兴高科技城区,将在一年后陆续提供高等教育青年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助于逐年降低失业人口。
伦敦奥运有四分之三的经费务实地投资于河川整治、建设水闸、绿化工程以及交通基础建设,并透过永续经营的理念,将地方小区及商业活动的未来发展紧密结合。透过为期三周的奥运嘉年华会,英国换得了东伦敦地区的永续发展。过程中或许仍需承受亏损的压力与风险,但是从未来的发展综效观察,只要在政策上保有初衷坚持履行,千年古都的风华,应非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