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重传统、讲道德 黄崇盛打造「客家米食中心」

创办「客家米食中心」的黄崇盛认为,作为食品业者,一定要以人类健康为立足点,道德观要摆在考虑的第一顺位。李唐峰摄影
创办「客家米食中心」的黄崇盛认为,作为食品业者,一定要以人类健康为立足点,道德观要摆在考虑的第一顺位。李唐峰摄影
第130期
郭惠洁

踏进「客家米食中心」,出来迎接的是中心负责人黄崇盛先生,小小的个头,洪亮的嗓音,热情地吆喝领着访客上二楼。

「政府机关要办客家文化展览时,都是来我们这里借文物。我们办活动绝不泛商业化,总是以『文化』点来切入。」配合着黄崇盛陈述时的诚恳口吻,放眼望去,满是客家传统农村文物的展设,大地色的碗瓮、竹编的储物柜、米臼、犁田农具甚至牛车等,可以想见,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承传,在他的心中意义非凡。

非凡的传统价值,同样彰显在黄崇盛打造的「客家米食」中。小小一粒米,在客家硬颈精神的打拚下,变得包罗万象。

承袭家业》 创办米食中心 凭好手艺打天下

黄崇盛承袭家业,祖上自清朝开始做米食,出生起便耳濡目染,从小练就出一身手工磨米的专业功夫,却因为宁可缩短食品的生命周期,也不愿掺杂防腐剂或添加物,因而错失了许多营利机会。

黄崇盛表示,客家特色的水粄、九层炊(糕)、艾草菜包、发粿、客家粽等,在市面上也许常见,却不见得天然、传统、健康,也吃不出那股令人感动的文化味道。但他却坚持,非天然的东西,绝对不能让顾客吃下肚!传承客家米食的文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黄崇盛早年曾在新竹县竹东镇经营过餐饮业,也当过大霸尖山的果农。民国80年,因缘际会下,省政府农林厅的官员在大霸尖山上吃到他做的米食,朴实纯厚的风味,让官员们连声称赞,进而希望推广客家米食,因此由农委会出资,延揽他创立「客家米食中心」。

此后,黄崇盛自己种稻米,在当时投入米食推广的多家农会中,扮演着橱窗的角色。有了省政府的辅导与资助,全省十几家农会都由黄崇盛负责培训,米食制作手艺精良的他因而桃李满天下,「包括量贩店的课长级员工、军方的伙房兵,都来我这儿受训。」

如今的黄崇盛,除了学生遍布全台,有些学生甚至已是颇负盛名的点心业者。此外,政府机关、私人企业也常向他下订单,一次就是上千、甚至上万个礼盒。「宏碁计算机的主管一试吃我的年糕就说:『这是卡早我阿嬷的味!』马上下了订单,送全体员工当年节礼品。」

黄崇盛手中的客家米食市场,就是这样一步一脚印,四处请商家试吃打出来的。「我们凭的是真功夫,不送红包。店家你觉得好吃,再让我上架。」

「开始做的时候,客家米食几乎绝迹,只有年纪大的客家阿婆在市场上卖。量少,顶多几十个。」黄崇盛表示,起初客家米食销售管道很少,打出市场后,他利用辅导金,购入外国的机器零件,在工研院员工的协助下组装上线。自动化机器对于客家米食量产营销,有不小的贡献。黄崇盛说,只要不破坏食物组织,用机器搅拌后制成的米食,风味与纯手工米食并不相上下。

真心为人》 坚持天然理念 抗大环境变迁

创业过程并非一路坦途,黄崇盛也因坚持理念而遭遇挫败。除了米食中心成立之初,产销班的老农无法接受新的管理方式外,也曾因坚持理念而与合作商家不欢而散。

很多客家人都喜欢吃传统的艾草菜包,黄崇盛早年曾经利用独家研发的艾草粉所制出的客家菜包,风味纯而香。「会做得出艾草粉,是因为我有制茶的专业基础。外面很多的艾草口味食品掺了色素,我们的艾草包则坚持用比较好的食品级大艾草。」

一家连锁食品企业嗅到商机,上门要求合作,引进客家艾草菜包至其门市贩卖后,造成热卖。「我们卖的客家艾草菜包,因为好吃,不用打便宜牌就卖得很快。」伴随着机器量产,生意好到一天可以卖两万多个菜包。

市场一打开,该企业进而想压低进价,坚持要以比黄崇盛所花成本还低的金额购入菜包。十分重视食品原料的黄崇盛,无法再压低成本,不愿意继续这门赔本交易。「我用料很挑剔,成本压不下。那不卖总可以吧?」其后,该企业改与一家能低价供应的厂商合作,结果一天卖不到五十个。「一个A级质量的产品降成C级,当然市场就垮掉了。消费者不笨,吃了不对,下回就不会再买。」

除了承袭传统口味,黄崇盛对用料极度重视,绝不用不好、不天然的东西。「可是大环境已经病态了,许多商人心态已经变质,以不端正的品格、心态去营利,是很缺德的。」他表示,古早时代的观念才是真正的良心观念,真的为人们好,既然客家米食商品已经做开,必须珍惜、好好传承。

循循善诱 授徒首重道德观 忧心米食乱象

传统、道德、天然,是黄崇盛坚持的理念,即使过去身为农夫,把地出借让人种水果时,黄崇盛都一再交代,这地是要留给后代子孙的,无论如何不能用会硬化土质的杀草剂。「活性菌死了,土壤也会死掉。」

「食物能久放不坏,绝对有问题。正确的米食,不掺防腐剂。」黄崇盛的妻子谢宜臻说,曾经有厂商毛遂自荐,将自家年糕寄卖。「那年糕放着我们也就忘了,过了整整一年,厂商又来找我们,才想起来放在办公桌上,跑去一看,都没有腐坏,摸起来还软软的。」站在健康的利基点,黄崇盛绝对不认同防腐剂。他认为,大自然的定律,不能以化学物质强迫改变、推翻。

黄崇盛教授制作米食时,对每一代、每一位学徒总是不厌其烦地谆谆教诲:「道德观要放在第一顺位。」有的已闯出名号的学生,为了延长产品寿命,还是多少掺了防腐剂,虽无违法疑虑,但探望黄崇盛时,每每会受到他的训斥。

有一个黄崇盛的得意高徒,真的完全不放添加物。但后来他告诉黄崇盛:「老师,我做不下去了,我要收一收转行了。」天然健康的商品,因保存问题,成本居高不下,在大环境下难以生存,这也是黄崇盛的儿子不愿意承接衣钵的原因。即使政府明定食品添加防腐剂的合法范围,但黄崇盛始终是十足的「死硬派」,但其风骨也因此表露无遗。

米食市场的乱象,不只这些。黄崇盛指出,市面上许多米粉,并没有含米的成分。「正统米粉中,应该有九成米,一成地瓜粉。」黄崇盛说,真正没掺防腐剂的米粉,颜色偏黄。「你看那些过白的米粉,都是漂白过的。越精致、美观的食品,越不天然。」

另外,米谷粉也是一种有争议的食品原料。黄崇盛表示,「米」在生物链中,是一个生命体,是一个种子,扮演着传宗接代的角色。「干磨后,组织架构破碎了,时间一过,没有生命架构,再来做食物的话就容易有瑕疵。」干磨后的米谷粉即使过期也不易发现,当中若被放入添加物,比如树薯粉、修饰淀粉甚至过期米谷粉等,更不易查觉,成为投机取巧商人易钻的漏洞。

「再比如芋圆,九份有的阿婆做的很纯、很传统,她们还不懂得放这些东西。」黄崇盛感叹道:「无怪乎有种说法,别吃老祖母看不懂的东西。」

在食品愈趋精致并走向商品化的今日,黄崇盛以米食为出发点提醒着人们,现代饮食亟待回归天然与简朴。

文化是根》 推广客家家乡味 珍惜会流泪的味道

黄崇盛也认为,将一个族群的文化以美好的方式呈现,是每个族群自有的使命、责任。在他推广客家米食期间,也有一些令人感触良多的事情发生。

二十多年前,客家运动尚未时兴,民众对客家文化与食品普遍感到陌生。一天他载着米食送到超市,一个老太太在路中央把他拦住,让黄崇盛吓了一跳。原来,这位老太太对于货车上的「客家米食中心」字样相当触动。当时,她在异地连客家话也不敢讲,所以感到十分亲切。

老太太想为客家食品尽点心力,想跟黄崇盛买东西。「当时是食品的推广期,我就请她吃,她拿着这些食品时,我看到她眼睛闪出泪光……」

另一回,黄崇盛应世界客族总会之邀,到美国旧金山制作客家米食。「那些华侨吃得鼻酸泪流。我问了一个华侨,为甚么含着眼泪在吃,他说,体内的DNA遗传就是米食族群。移民到异地,才真正感受到固有文化的可贵。」

对于米,黄崇盛有的是超越半辈子的依赖,他笑着说:「儿子请我去吃甚么烧烤,我回来还是要补吃两碗饭。亲戚结婚,在大饭店办喜宴,噢,吃完回来会饿死。我们做田的,就是要吃饭。」

面对大环境的冲击,即使尽心尽力推广台湾米食文化、问心无愧,黄崇盛仍有些许感怀:「老一辈的文化那么好,为甚么偏偏在我们这一个世代手中流失?我真的是觉得很难过……」

黄崇盛的客家米食,带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但在人们短视近利下,美好的古早味似乎还是在逐渐消逝中,值得所有人警惕与深思。

小知识

如何判断食品是否有不正常添加物?

黄崇盛表示,观察食品的包装与储存方式,就可以判断食品是否有不正常的添加物。一般科学的天然保存方式,包括:(1)处理过程中的用水水质都保持干净,将含菌数降低。(2)使用过程中的材料都经过杀菌处理。(3)食品包装中充氮(对人体无害),可以使细菌惰性化,减缓细菌繁殖速度。透过以上三点的处理,真空充氮包装的食品可以保存半个月。

真空充氮包装食品,并保存于摄氏0度以下(冷冻)──如果保存期限能超过90天,表示不正常!

真空充氮包装食品,并保存于摄氏5度以下(冷藏)──如果保存期限能超过45天,表示不正常!

储存在摄氏5度以下(冷藏)环境的传统食品──如果保存期限能超过10天,表示不正常!

储存在摄氏18度以上环境的传统食品──如果保存期限能超过3天,表示不正常!

客家文化米食飘香

你今天可能没吃白饭,但并不代表你今天没吃到米食制品。一粒小小的白米,在客家人的手中变化万千。

客家米食,有保留米粒的食品,像是粽子、糯饭(米糕)、八宝饭等,也有经过研磨再制的食品,像是甜粄、红豆粄、肉粄、米齐粑、汤圆、菜包(猪笼粄)、米苔目、菜头粄(萝卜糕)、九层粄、发粄等。

米食产品的种类一摊开,不仅令人目不暇给,它的文化更是渊源流长。

黄崇盛举例说明,好比客家菜包,客家人以饺子为雏型,用米做形状类似的菜包。水饺和菜包形状相似,上面都有拉一条长长的线,这就是山形。代表龙脉,吉祥平安。九层糕则是客家古早的蛋糕,祝寿用,也称重阳糕。碗粿则是婴儿断奶与进食当中过渡时期的食品替代品。发糕象征发财;红龟粿是由面粉做的寿桃发想,作为祝寿之用。黄崇盛感叹:「这全是老祖先的智慧呢!」

此外,客家人结婚搬家都会拿一盘麻糬,也有它的典故。客家人早期在搬迁移民的时候,天灾干旱,收成不好,就用仅有的糯米祭天求雨。之后那些大家好不容易积起来的米,就拿来槌打制作麻糬给整个村庄分享,以求平安。所以客家人吃麻糬是一种感恩的心,不要忘记当初的苦难。

有句话叫「米食飘香」,黄崇盛认为,就是指可以吃到食材的味道。「像我们吃芋头、红豆可以吃到原味一样。米食基本上只要不破坏米的链状组织,即使用机器搅打原料,都可以达到米食飘香。」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橘之鄉 讓金橘蜜餞晉升為宜蘭縣禮
宜蘭縣的好山好水孕育出優質農特產,除三星蔥、鴨賞外,金橘年產量居全台之冠,高達九成。金橘蜜餞遠從日本統治時期就頗負盛名,…
李克強經濟團隊面臨的挑戰
  今年兩會期間,中國政府完成了十年一度的領導層換屆,新任總理李克強的經濟團隊主要成員包括: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財政部長樓繼偉、…
「一帶一路」是條甚麼路?
中共當局近年推出「一帶一路」的說法,號稱大戰略,要在陸地、海上各闢一條戰略通道,說可以連結44億人口,68個國家,營造巨大商機,…
現代版「木馬屠城」中共以網路向全球開戰
伴隨中國「病毒黑產業」迅速擴張,除了影響人們個人身家財產的安全外,這些電腦病毒木馬也為中共建立了向各國展開無孔不入的「網路戰爭」的利器。…
不做公害多做公益才能領導世界
很多人把目前美中的爭議看成是兩國在爭霸,兩國也有不少人民希望他的國家是世界的霸主。但在現代世界要當霸主並非易事,爭霸的方法若不正確,…
奇人異事
花6年按下72萬次快門 只為這完美的一張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一名46歲男子艾倫‧麥克法迪(Alan McFadyen)…
走近暗紅色山脈 馬駝鹿山環線Day1(上)
馬駝鹿山環線(Vuelta al Huemul)位在查爾騰(El Chaltén,阿根廷聖克魯斯省山村)南方,和菲茨洛伊步道(Fitz…
「愛的書庫」 掀起蝴蝶效應
某地上空,一隻小小的蝴蝶扇動翅膀而擾動了空氣,長時間後可能導致遙遠的彼地發生一場暴風雨,這是眾所周知的「蝴蝶效應」理論。 那麼在社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