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現場

乐天知命的测量员刘正达

乐天知命的测量员刘正达
除了隧道工程,测量是个户外工作,烈日与寒风下的作业虽然辛苦,却是认真负责的成绩和体验。
曾汉东
第23期
余立琴
我不汲汲于富贵,钱够用就好。
没有案件或是下雨天无法作业,偶尔一个月只工作10天也无妨;
接到工程时,我则坚守「认真」的原则,丝毫不马虎。

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六叔画的一张图。图中的日式木造房子,是六叔心目中的理想家园。这张透视图,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还在就读国中的我,梦想以后能亲手建盖自己的家。

以不错的分数考上高工,本有机会选择比建筑科更高分的科系,然而,烙印在心扉的那间木造房子,模样虽有些模糊,轮廓却清晰可辨,我毫不犹豫地在志愿表上填下「建筑科」。

1984年高工毕业,我因为不用当兵,一离开学校随即踏入社会。不用当兵,却是一个顽皮小孩心中永远的痛。5岁时,年幼的我不小心用镰刀伤及左眼的白眼球,所幸对视力影响不大;7岁,被叔叔用原子笔不小心刺中眼球的意外,我的右眼失去了大部分的视力。从此,单眼视力伴我一生,我却并不以此为悲。

事业路天注定,劳者多能

初出社会的前几个工作,虽然都只是短短数月的经历,但我觉得对一个年轻人来讲,从中学到的社会经验,都是历练,都能成长。尤其是现场监工,扫地、接水管,一些打杂的事亦须包办,不像现在的监工真的仅只监工。虽然很累,但如今检视自己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做得多就学得多」,辛苦有所代价。

监工半年后的某天,堂叔在电话中问我要不要学测量,说是中华工程公司缺测工。测量甚么,我并不十分清楚,当时却不假思索答应去当临时工。一通电话引领了我未来的方向,视力不佳的我,注定从此和测量这样耗眼力的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不会就问,打下扎实基本功

新来乍到,队长刘至恭告诉我,不管会不会,刚来的就得先打木桩。打木桩、扛木桩、拉皮尺,从头学起。约两三个月后,终于开始学习架仪器。一天,队长拿了一整本的道路施工图给我,说了一句「不会的就问」。当时要建造高速公路五堵及八堵交流道,所有的主测人都是学土木测量工程,对学建筑的我来说,道路施工图要靠自己摸索,并不容易。

生手如我,只能不断地问,打破沙锅璺到底。所幸队长与陈顺裕等工程师不厌其烦指导我,历时一年六个月的工程,我学到了大部分的基础功夫。尔后,在不同的营造场负责监工与测量,我继续边做边学,因而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施工图只是参考图,监工拿到施工图得先做细部分解,算出数量给工人看,教他们怎么做。我每拿到施工图就是想办法解决,尽量做,不停地努力去做,除此之外,其它的事也没想太多。

90年代,建筑业景气正值高峰,营造场常会承包公共工程,监工的需求量很大,我于是跟着工程到处跑。1987年污水处理厂兴建工厂,我就近住在工寮,一天工作12个小时,很少休假。经历这段时间,我从陌生新人到逐渐上手,虽然又忙又累,却累积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经验。

顺应自然,尽力而为

同年,耗资四亿多的连续壁大工程,由四、五个监工分工,各自有负责的区块。其中,虽然我的学历最低,却不会影响到我,我总认为把工程做好最重要。不管业主的要求如何严格,我都会努力做到让他满意为止。

建筑业景气于1996年开始走下坡,公司标不到工程,我只得回到家乡宜兰寻求工作机会。先是受雇于人,后来熟识的营造场会直接找我负责测量工程。自然而然地,从1998年起,我开始独力作业土木建筑施工测量工程。

工程不分大小我都接手,四处跑四处做。做测量工程至今10年,全靠同学或营造场对我的信任,介绍案件。我不汲汲于富贵,没有案件或是下雨天无法作业,偶尔一个月只工作10天也无妨;接到工程时,我则坚守「认真」的原则,丝毫不马虎。

宽以待人,不分彼此共打拚

工程完工,偶尔会碰到请不到款的情况,对方会以「你的数据有问题,要重做。」为借口,拒绝付款,日后也曾再碰头,他并没有还款的意愿。虽然心中有些闷,也会有所质疑,但转念一想:「他不给你,或许因为他有困难,以后不做他的工程就好,就当作是做善事吧!」也就释怀了。

我认为凡事不必太计较,接工程以来,有几位和我一起共事的员工,现在成为我的工作伙伴。接到案件,大家不分彼此认真工作,也相互帮忙,开心地共同完成它。

以前测量要按照公式去算,看似简单,却不容易。现在做测量计算机都帮你算好,简单多了,经验、判断力和别人对你的信任度也就关系到工程的取得与否,而那是建立在你的表现值得人家信任。

除了隧道工程,这是个户外工作,烈日与寒风下的作业虽然辛苦,却是认真负责的成绩和体验。未来的日子里,即使因为视力不好而需要比别人加倍付出,我希望自己能继续秉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面对测量,回馈业主对我的信任。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全台首家南瓜籽油製造商 醫生監製紫蘇籽油 惠家香用油顧健康
油--含有人體必需脂肪酸,現代人卻嚴重失衡,導致身心失調。如何在生活中均衡補充,成為健康的重要一環。自然療法醫師王群光撰文指出,…
台灣自救的夢想正在實現
整整五十年前的9月,台灣發生了一個爆炸性新聞:當時深得政府器重、曾被評為「十大傑出青年」的台大政治系主任彭明敏教授與兩名學生發表《…
2013年1月中國大事
中國公布近十年吉尼係數 地點:中國 中國政府1月首度公布過去10年來的吉尼係數,2003年至2012年10年間的吉尼係數依序為:0.479…
團購魅力無法擋!
辦公室中,一聲「開團啦」!立刻劃破靜謐的氣氛,只見大夥兒放下手邊的工作,三步併作兩步趕忙拿起商品DM,毫不遲疑地下單訂購,…
生於高癌家庭 106歲宋美齡的養生之道
先總統蔣中正的夫人宋美齡,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名奇女子,享年106歲,橫跨三個世紀,生命力旺盛。其實,她生於高癌家庭,家族有多人罹癌,…
平安美味的四神湯
在都會區工作的人,飲食不正常且少運動,久而久之腸胃功能就會慢慢退化。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室外熱得像蒸籠,室內冷得像冰箱,在忽熱忽冷的刺激下,…
廉價中國製造終結 投資福地風光不再
舉辦「奧運」曾為一些國家帶來榮耀與發展契機,如日本成功地借舉辦「奧運」契機,不僅「讓孤立的日本回到世界」,…
2011華人十大新聞 - 6. 《賽德克‧巴萊》再造國片奇蹟
台灣電影界2011年最轟動的盛事,就是《賽德克•巴萊》的上映。魏德聖導演把塵封80年之久的台灣日治時期重大史事「霧社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