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冬天冷得挺晚,11月还有近30度的高温,让节气都乱了,连立冬的日子都是大热天,这凉得不明显又忽热的天气,导致感冒、过敏的人增加了许多。好不容易盼到了第一波锋面,让冬季终于来报到,人们总算找到理由开始养生进补了。
现代人营养过剩,又四体不太勤,其实不太需要大补特补,不过天一冷凉,脑袋里的节气日历就会提醒馋嘴,该吃点温润去燥的食物来养生了。于是乎,姜母鸭店开始大排人龙,菜市场又开始卖起了现煮羊肉炉,浓厚的药香让人闻了身体也不由得暖了起来。香则香矣,不过这么热补的食物可要看体质能否消受,补过头口干舌燥又上火就不好了。
虽说秋冬养阳,适合食补,不过每人体质不同,凉补、温补、热补可得好好斟酌。身体虚弱亦有呼吸道毛病的人要让自己吃得暖;有肠胃病的人就少吃点重口味跟辛辣的东西;有心血管疾病跟血压高的人就要小心不要过燥跟补了太多肥油。而不燥不凉的鱼,就是这种时节的另一个健康好选项。
其实秋冬是喝鱼汤的好季节。这个季节的鱼获种类多,鲭鱼、秋刀鱼肉质因蓄积了丰厚脂肪,是一年中最美味的时节;顺着黑潮而下的乌鱼也正是肉质细腻的时候;更不要说平常常见的海鱼如马头鱼、红目鲢、赤鯮或养殖鱼如虱目、石斑,也都正美味。天气冷了,加姜丝,来点少许米酒跟葱花,煮一锅热热鱼汤,既暖胃又补充优良蛋白质,养身又无堵血管负担。
冬天喝鱼汤在欧美也行之有年,西欧、北欧接近北海地区,冬天的海风夹带风雪,简直用刺骨来形容,此时来一碗味道浓重的鱼汤,马上让人寒意全消。最常见到的普罗旺斯鱼汤Bouillabaisse,虽然是来自南法地中海地区的渔夫点子,不过各地的厨师都因地制宜自己发扬光大,取当地多种便宜新鲜的鱼类加上虾、蟹、贝大锅熬汤,这众多海鲜荟萃的滋味,加上西红柿、洋葱、大蒜、橄榄油、黑胡椒、些微柳橙跟番红花的香气,在冬天喝时滋味特别鲜美,通常是第一口嫌味道复杂,第二口就像交响乐合奏般美妙地让人欲罢不能。而离北极圈更近的北欧,香浓厚重的鱼汤Fisksoppa,如鲑鱼汤、鳕鱼汤或鲽鱼汤更是补性佳。这也难怪,人家可是把肥厚的鱼头、鱼尾加蘑菇熬汤,再加上甘蓝、韭菜、洋葱跟甜菜提鲜,再加鱼熬煮,然后整个绞碎成浓汤,这么多营养在内的鱼汤果然把北欧人个个养得头好壮壮。
日本的味噌鱼汤虽是清淡,但是好喝的鱼汤可也得从柴鱼、昆布熬高汤的基础功夫开始,衬叶菜、豆腐跟菇蕈,混着赤、白两种味噌香气,热呼呼的山与海的滋味,暖了冬季的胃,喝起来也是有满满的幸福感。
台湾老一辈的人冬天喜欢吃鱼补补身子,说鱼可生火御寒补元气,对吃啥鱼补啥可讲究了,开刀后吃鲈鱼,产后发奶吃鲤鱼,补血吃虱目鱼……虽然不知道到底有没有道理,不过鱼汤清爽又营养倒是真的,趁着天冷,给自己找个好理由喝碗鱼汤,肯定是大补羊锅或鸭锅以外的另一个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