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影响,香港经济迅速下滑,GDP由首季增长的逾7%,急剧下滑至第3季1.5%至2%之间的低增长。下降速度之快,不但使政府来不及做出重大反应,连精明的富商巨贾也跌碎眼镜。
香港经济明显衰退 主因依赖中国太深
根据有关调查,香港10月份经理采购指数为43.1,连续第4个月低于50的水平,出现明显衰退迹象。这是自2003年5月SARS以来的最低。尤其是由9月份的46.7跌至10月份的43.1,主要受到订单下跌影响,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订单连跌5个月。可见,中国对香港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膨则已舒缓,统计处公布,10月份整体消费物价指数按年率计算上升1.8%,较9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但若剔除政府推出的一次性纾困措施的影响,实质上升仍达5.9%,只较9月份微降0.2个百分点。不过食品价格涨幅仍大,米价按年升幅高达五成半,牛肉、淡水鱼及罐头肉类等,均录得超过两成半加幅。这是因为香港主要食品来自中国大陆。有学者估计,香港明年中有机会出现通货紧缩。
香港经济支柱之一的地产业的确进入了「冰河时期」,地产代理商总会访问了165家中小型代理行,涉及员工500人,当中八成10月没有「开单」。也就是说一笔生意都没有做成。建造业重返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的黑暗期。
由于出口大幅放缓与内部需求减弱,第3季本地生产总值(GDP),按年增长大幅放缓至只有1.7%;若按季计,则较第2季跌0.5%,更是连续两季下跌,按国际标准,技术上已出现经济衰退,为5年来首次。香港特区政府已将今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测,由原先的4%至5%,调低至3%至3.5%,通膨预测维持在4.2%。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的爱女、大摩大中华区经济师任永欣预测,香港明年GDP将出现1.2%的负增长,为1998年以来首度全年衰退。
企业倒闭潮 接着裁员潮
香港第3季的负资产宗数也大幅反弹1.7倍,达2,568宗,为去年第3季以来高位;破产宗数亦连升2个月,在上月达986宗水平,按月升12.94%。香港出现了企业倒闭潮。
对经济最敏感的香港首富李嘉诚,其旗舰公司和记黄埔,在10月下旬决定暂时煞停全球业务的新投资。在明年中之前,所有未落实或未作承担的开支都会省下来,并要检讨全部投资项目。一个月后,香港4大发展商之一的新鸿基地产除煞停3个小型工商发展项目的施工外,还暗示会因应市道减价卖楼。大财团都看淡经济前景,进一步打击市民的信心,使香港经济雪上加霜。在一、两年前钟情中资股而大红,被誉为「股神」的恒基地产老板李兆基,最近也改口风,自称「唔识得炒股」(不懂炒股),更直言旗下投资旗舰兆基财经的资产值「水瓜打狗,唔见一橛」(丝瓜打狗,去了一截)。
最使香港市民恐慌的是裁员潮继续扩大。其中以11月18日香港最大银行汇丰银行宣布裁员最震撼人心,几乎都成为隔日香港报章的头条。这是因为它是香港历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行动,一次裁减450个职位,相当于汇丰在香港员工总数的2.1%;以人数计算,比当年亚洲金融风暴,甚至SARS时更为惊人。汇丰早前才裁掉100名员工,即是在不到2个月内,汇丰已在香港裁减了550名员工。
政府的调查还显示,金融业、贸易及物流业、旅游和消费行业、地产及建造业,预期都是受到金融海啸打击较大的行业;香港去年共有197万多人在相关行业工作,占总就业人口5成6。这批打工仔同时亦是香港的经济支柱,他们对香港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达56%。
景气低迷 人心不安 深圳救港 垂范台湾
目前,各行各业的裁员及减薪行动此起彼落,各种有关流言在社会上传播,造成人心不安。例如有汇丰被裁员工透露银行最终的裁员目标为2,000人。各个工会不断接到求助要求。而因为北京打击澳门博彩业导致澳门繁荣不再,除了大批营造业员工回香港,经营港澳喷射飞航航线的信德中旅船务数十名员工求助工会,指公司自10月开始就要求员工一连3个月,每月须休3天无薪假期,若员工拒绝就会被解雇。一名34岁建筑师楼绘图员因为担心在公司开刀裁员下首当其冲,自感前景黯淡,跳楼身亡。
受冲击最严重的自然是中小企业,10月中旬特区政府推出两项新措施,包括合并「中小企信贷保证计划」中,营运设备及器材与营运资金两项信贷保证额、延长最长还款期至5年及可循环再用一次;「中小企市场推广基金」的累积资助上限增至15万元。去年10月施政报告中推出的十大基建,也因为对形势发展估计不足而行动迟缓。因此特区政府被学者批评没有相应对策而一味唱慢板。学者建议,特区政府应尽快透过推出扩张性的财政措施,如减税及加大政府开支,刺激经济,稳住市民的信心。
面对香港经济困境,又劳中央出手救济。10月底,正在俄罗斯访问的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中央政府十分关心香港,将会支持香港度过金融难关。在秘鲁出席APEC的胡锦涛,则会见了香港特首曾荫权,并共进早餐。曾特首向记者表示,胡充分肯定了特区政府在应对金融海啸所做的工作,并强调国家会是香港的坚强后盾。
至于具体措施,香港《文汇报》21日大幅报导,深圳承担「维护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的重大任务,将利用深圳创新圈的科技创新合作,应对金融危机,支持香港科技企业发展,又会让长时间在深圳工作的香港研发人员,由深圳政府补贴税收;此外,明年深港创新圈资助金额将大幅提升30~50%等等。这些「小儿科」会有效吗?甚么时候,香港已经沦落到要依靠深圳救济的城市?
这当然是要做给台湾看,因为台湾「统一」在即,尤其北京非常希望台湾也与北京签署如同香港特区政府与北京中央政签订的CEPA。为此必须显示它的优越性。问题是香港的竞争力哪里去了?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后,世界经济论坛也公布最新《全球竞争力报告08-09》,美国在金融海啸冲击下仍然名列首位,香港继去年再次不入十大,全球排名11位,相反香港的竞争对手新加坡的排名连升2级进占第5位。一旦台湾「解放」,不需香港垂范,香港要往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