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閱讀器」是一種很吸引人的新科技產品──想想看:我們可以把圖書館內成千上萬的書籍塞入一個小小的隨身裝置之中,隨時閱讀;另一方面,如果您工作上常常需要閱讀大量的文件,也可裝載進電子書之中,在搭車、等人的空檔閱讀,不僅可大大提高效率,減少印出紙張的浪費,還可讓桌面空出來,不再塞滿堆積如山的文件。
近來科技的發展,讓電子書閱讀器離我們不再像過去那麼遙遠。尤其自從美國亞馬遜(Amazon)公司發表Kindle之後,電子書閱讀器逐漸成為媒體的熱門話題,也成為大眾最關切的產品之一。現在有許多公司都推出了各自的電子書閱讀器,Sony的PRS、iRex的iLiad是其中比較知名的,而Barnes and Noble(B&N)公司的Nook電子書則是比較受矚目的,因為B&N本身是美國最大的書籍零售商。
車拚1:電子書閱讀器 vs. PDA
有的讀者可能會問,市面上早已有許多PDA掌上型裝置,也可閱讀電子書檔案,那麼電子書閱讀器與PDA又有何不同之處呢?
一般來講,電子書閱讀器與傳統掌上型裝置比較,具有幾個特色:
-
採用電子紙技術的顯示幕(E-ink、SiPix),而非LCD螢幕。電子紙技術的畫面不會閃爍,可避免長時間閱讀而使眼睛疲倦,並且有較長的待機時間。
-
電子紙螢幕畫面更新速度較慢,翻頁時可能會略有遲滯。
-
待機時間非常長,最多可達1至2週。
-
重量約為300公克左右,較重的機型也僅有600公克左右,便於攜帶。
-
採用Linux作業系統,使用較低功能的處理器,以延長待機時間。
-
早期機型不能連接網路,現在大多數機型至少都支援wi-fi無線網路,也有的已經支援3G網路。
-
提供上網瀏覽,但並非如電腦完整的上網功能,而是有限的瀏覽功能。
車拚2:各家電子書閱讀器搶占商機
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多家著名商家提供已經電子書閱讀器供消費者選擇(參加附表)。以下我們就來看看比較知名的幾款電子書閱讀器。
亞馬遜公司的Kindle
美國亞馬遜公司的Kindle電子書閱讀器於2007年11月發表,首賣五個半小時即銷售一空,可見美國消費者對此產品的熱烈反應。
Kindle閱讀器具有一個4層灰階的6英寸E-ink電子紙顯示幕,內建180MB儲存記憶體,可裝約200本電子書,亦可用記憶卡擴充容量,待機時間可達一週,重量約為300公克。這個產品讓讀者可以輕鬆地連接上亞馬遜公司的線上購書系統,並且輕巧可攜,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產品。
隨後該公司於2009年2月推出Kindle 2產品,Kindle 2在各方面的規格都較Kindle進一步提升,如顯示面版由4灰階提升至16灰階,可顯示更多深淺層次,畫面更新率提升了20%,待機時間延長,內建3G網路讓讀者能隨時隨地下載書籍。各方面的功能提升都反映出消費者的實際需求。
到了2009年6月,亞馬遜公司又推出了Kindle DX產品,將螢幕增大至9.7英寸,解析度提升至825x1200,並提供像是自動翻轉、PDF檔案瀏覽等額外的功能。但可惜的是Kindle 2及DX移除了記憶體擴充槽,使得容量擴充受到限制。
Kindle 2比第一代Kindle更受歡迎,據估計,Kindle一代銷售量約為30萬台,而Kindle 2及Kindle DX的銷售量將達它的數倍之多。
Sony的PRS、iRex的iLiad及其他電子書
其他廠商也積極地推出電子書閱讀器產品,像是Sony公司的PRS-600,推出於2006年,與Kindle外觀上有明顯的不同,因為它少了可輸入的鍵盤。主要的功能與Kindle大同小異,然而可惜的是PRS沒有3G網路,使用地點較為受限。
荷蘭iRex公司於2007年推出iLiad電子書,其特色是螢幕採用較大的8英寸,且解析度達到1024x768,相較於Kindle的800x600解析度,可在單頁提供更多內容。iLiad有內建wifi無線上網,但沒有3G功能。
B&N(邦諾)公司的Nook閱讀器是一個相當有特色的產品,它的體積重量與Kindle 2相仿,主面板下方則增加了一個彩色LCD觸控副螢幕,可作為快速瀏覽書籍用,比Kindle 2多了WiFi區域無線上網功能,可在美國的B&N書店內免費無線上網瀏覽。此外,Nook也可以記憶卡進行容量擴充,這也是目前Kindle 2缺乏的功能。
中文的電子書
目前知名的電子書閱讀器都以歐美公司為主,中文的電子書發展較晚。較為知名的有中國大陸津科公司的翰林電子書,以及最近台灣BenQ公司出品的nReader K60電子書。由於翰林電子書在台灣無法購買,在此先不介紹。
BenQ的nReader K60在2010年1月上市,是一個相當新穎的產品,因此其規格除了3G上網功能以外,幾乎都與Kindle不相上下,而重量還更為輕巧一點,僅重248公克。對中文讀者來說,這個產品最大的好處就是直接支援中文顯示,而中文書也有直排的格式,比較符合中文讀者的閱讀習慣。nReader與台灣的伊博數位書屋合作,有許多中文書籍及雜誌可供選購,這也是目前美國品牌電子書無法提供的服務。
值得關注的新產品
近期,蘋果公司的iPad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大家討論的焦點之一就是iPad是否會對現有電子書產品產生衝擊?iPad在硬體規格都勝過Kindle許多,比如全彩的螢幕、全畫面多點觸控的螢幕、內建GPS與完整的上網能力等,還有蘋果線上軟體商店(App Store)龐大的軟體與遊戲資源。這些似乎都使得現有的電子書產品相形失色。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iPad採用的架構與電腦較為接近,比較接近平板電腦的概念,雖然它也可當作電子書閱讀器,然而就像傳統的PDA或Notebook也能用於閱讀電子書籍一樣,電子書的功能並非在Kindle等產品出來之後才有的,只是Kindle可能更適合於長時間的閱讀,也更接近於閱讀書本的習慣與概念。
此外,價格因素相信也是很多人採購電子書閱讀器的一大考量。目前各版本的iPad售價都遠高於Kindle 2,也比Kindle DX還高一點。因此售價也是iPad較弱的一點。究竟iPad對電子書的衝擊會有多大?也許等iPad上市後再來比較兩者的優劣,我們會有比較清楚的答案。
電子書軟硬體趨勢發展
大部分廠商推出的電子書軟硬體其實差別並不大,大致上都採用6至10英寸的電子紙面板,低功耗處理器,Linux核心的作業系統,部分具有觸控面板和無線上網能力。在iPad衝擊下,未來可能會加速彩色顯示技術的實現,並採用規格更好的多點觸控面板,上網功能也有可能會強化,以增加額外的賣點。
軟體方面,由Google開發的Android作業系統,已被Nook及Spring Design等產品採用。由於Android系統也有Android Market(類似於蘋果線上軟體商店),有上千種以上的應用軟體,會不會因此而使得電子書的應用朝向多元化發展,也有待進一步觀察。
而電子書最重要的軟體除了操作系統外,還包含了書籍部分。目前亞馬遜公司是領先者之一,因為該公司提供了非常大量的電子書、電子報、電子雜誌供讀者選擇。而B&N公司擁有的龐大書籍及實體書店資源,未來亦相當有發展潛力,該公司宣稱有上百萬的電子書籍庫,並有超過50萬本免費電子書可供下載。其他如Sony、iRex等公司也有與特定的書商合作,然而其書籍來源相對來說較為受限,也有可能影響未來的持續發展性。
從個人電腦的發展角度來看,我們觀察其未來發展往往會重視硬體規格更甚於軟體規格,然而電子書閱讀器作為一特用化產品,硬體規格的重要性可能相對較低。如蘋果公司的iPod產品能獨霸mp3播放器市場,其線上音樂商店iTunes shop的影響遠高於其硬體規格。對於使用者來說,如何方便、快速、簡單、低花費地取得電子書籍並閱讀,會是考量的重點。若是閱讀電子書還要像學習電腦般須鑽研許多相關軟硬體知識,恐怕會讓購買者卻步。
車拚3:電子書對現有出版產業的衝擊
現有書籍銷售模式,在電子書的衝擊之下,會受到多大的影響?由於電子書仍在發展起步階段,具體的影響目前仍難以評估。
從實際情況來看,現有的出版業者也都非常積極地參與電子書市場,例如:美國多家教科書發行商Cengage Learning、Pearson Group、Wiley將於近期推出Kindle版的教科書;《紐約時報》、《USA today》、《洛杉磯時報》等知名報業媒體也有提供Kindle版的電子報訂閱;雜誌方面,《時代雜誌》、《Bussiness Week》、《Newsweek》等都有電子版。傳統出版業者在電子書的發展中看來不會缺席,也許這個新的銷售渠道也將有助於他們的發展。
電子書閱讀器對於書籍的通路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因為讀者只要透過3G連線,隨時隨地即可購買與閱讀書籍,那就不一定要上書店了。因此,像是B&N這樣的通路商也要積極推出自己的電子書產品,以避免客戶大量流失到亞馬遜這類無實體店鋪的線上書店。
對於讀者來說,實體書店其中的一個優點在於可翻閱較多的內容再決定是否購買,線上書店雖提供預覽,但往往只有其中的幾頁。而彩色高解析書籍也是目前的電子書還未能提供的。
對於書籍作者來說,電子書閱讀器提供一種新的銷售管道,在銷售上可以更便利、更有機會將自己的作品銷往過去難以觸及的國外市場。然而由於電子版書籍的特性在易於複製,雖說目前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數位版權管理)保護機制已內建於電子書閱讀器的硬體之中,但仍難以完全杜絕盜版。書籍盜版有可能是未來影響電子書發展的一個比較負面的因素。
整體來看,電子書這種新興產品,將使得人們的閱讀型態發生一定的轉變,也會對出版界有所影響。然而由於支援中文的軟硬體相對來說比較缺乏,電子書對閱讀習慣的影響與改變,對於歐美國家以外的地區,尤其是中文書籍市場,也許還要一段時間後才會逐漸顯現。就讓我們靜觀其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