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雜誌第217期

NT$128

迎接IG世代 品牌圈粉數

社群化的時代,每個人幾乎都穿梭在臉書、Instagram(IG)、LINE等社群當中。其中IG是唯一可以用「追蹤人數」定義身價的社群,也因此成為網紅的產地,培養出非常多KOL。對於品牌經營者而言,透過社群吸引粉絲、培養鐵粉,幾乎就是品牌成功的關鍵。在諸多社群平台中,誰最具有「圈粉」的潛力與實力?又該如何善用不同平台鞏固粉絲圈?

==============================

突破IG迷思 電商也該用的圈粉術  ☉曾允盈

與粉絲生活在一起 IG「限時動態」成社群霸主  ☉曾允盈

跟著興趣走 天生IG網紅「電商人妻」  ☉曾允盈

下一個十年明星產品:「黑巧克力」 宏亞歐維氏年末新品黑馬

宏亞食品旗下ALWAYS品牌,主打高品質、高純度,兩款新品分別保留可可多酚、添加益生菌。
編輯部

焦慮不安時,來一片黑巧克力撫平焦躁情緒,口感微苦卻有令人愉悅的魔力,難以招架。在蕞爾小島的台灣,每年吃掉大約1萬1500公噸的巧克力,市場產值近60億元台幣,融入台灣長達半世紀,此股「黑金商機」浪潮,悄悄地從零嘴甜食演變成高品質、高純度的健康機能黑巧克力。加上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人口年齡老化,國際與本土等國內食品公司紛紛推出結合健康魅力的商品,更讓黑巧克力堪稱是下一個十年明星產品!

從生產創新一路到形象創新,宏亞食品以永續經營理念領先同業,強調「人人消費得起」,至今仍穩居本土甜食零嘴品牌第一,旗下更擁有7個自有品牌,其中主打高品質、高純度的歐維氏ALWAYS品牌,推出兩款細緻醇粹、濃郁豐味的機能巧克力,每條含850mg總多酚的72%醇黑巧克力、添加益生菌的43%牛奶巧克力。

宏亞食品行銷經理施淳瑄表示,「近年觀察吃巧克力以女性居多,年齡層分布在30~39歲之間,她們追求質感、注重健康,我們便發揮食品創新技術優勢,凸顯巧克力原始風味,保留可可多酚成份,每吃一片黑巧克力,可以享受黑巧克力的濃郁又能吃進健康。」預估新品上市可望帶動單一品牌目標市佔率,搶進塊狀巧克力前三名。

黑巧克力表面的「光滑度」、掰開的「脆度」、香氣的「濃度」都是評斷黑巧克力好壞的面向,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又能兼顧青春美麗、控制BMI值。根據研究調查顯示,黑巧克力能帶來滿足感、享受感、愉悅感,助於減輕現代人生活壓力。根據多項研究調查顯示,「巧克力其中成份之一的可可脂內含類黃酮素,是常見的可可多酚,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與抗氧化,每天吃一小片也能降血壓、降低壞膽固醇。」多數消費者開始購買高端、機能性巧克力產品。

隨著健康意識高漲,消費者對巧克力的購買行為轉變,開始講究品質、成份,並且將黑巧克力列入日常購買清單。宏亞食品旗下品牌歐維氏ALWAYS,兩款新品以天然可可脂real chocolate、一克單價不到1元的親民價格,將在全省各大便利超商、全聯超市販售,用合宜的價錢帶來高品質的享受,讓更多人理解黑巧克力的好處,進而有更高的普及率。

人權黑暗的一天 中國古巴俄國入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13日舉行成員改選大會,入選成員有好幾個國家都是獨裁專制國,引來外界批評。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聯合國大會在13日以不記名投票方式選出15個新的人權理事會成員國,這15個國家是:玻利維亞、英國、中國、古巴、法國、加蓬、科特迪瓦、馬拉維、墨西哥、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塞內加爾、烏克蘭和烏茲別克斯坦

仔細看看,好幾個成員居然都是在國際間人權不良紀錄榜上有名的國家: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古巴。讓這樣的國家當選「人權理事會」,這是在開甚麼國際玩笑?

先前雖然有歐洲、美國、加拿大等國人權團體組成的聯盟,呼籲聯合國成員反對選舉這些國家成為人權理事會成員,更撰寫報告羅列上述候選國的「劣跡」,呈交聯合國外交官。但從結果來看,仍無法撼動聯合國實質上已成「中國與他的好朋友們」的小團體。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譴責人權理事會「擁抱威權政權」,他說:「這些選舉只是進一步證明美國退出並利用其它渠道和機會捍衛並促進人權的決定是正確的。」

「聯合國觀察」呼籲聯合國改善人權理事會的選舉系統,執行董事諾伊爾(Hillel Neuer)認為,倘若民主制度持續讓專制、違反人權的國家入選,就應該考慮放棄選舉,讓每個國家都成為人權理事會成員,迫使非民主國家無法再將人權理事會選舉當成掩蓋其政權暴行的合法護盾。

她批評,讓獨裁國家加入人權理事會,「就像讓一群縱火犯加入消防隊。」

人權理事會成立於2006年,總部在日內瓦,是聯合國負責促進和保護人權的機構,由47個會員國組成。理事會成員由聯大選舉產生,任期3年,只能連選連任一屆。

中國於2006年、2009年、2013年、2016年和2020年五次當選人權理事會成員,簡直是老班底了。

人權觀察中國部主任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緩頰,儘管中國再次當選,但是它的支持率比上次明顯減少。中國這次得到的支持票只有139,比上次少了41票,而且在新當選的15個成員國中,中國獲得的票數最低。

問題是這些侵犯人權的專制獨裁國家,根本連一票都沒資格拿!

諾伊爾憤怒表示:「今天對人權來說是黑暗的一天。」

我非常同意。

紐約郵報重磅爆料 拜登兒子施壓烏克蘭換高薪

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參選人喬拜登(右)其子杭特拜登(左)被爆料長期與烏克蘭天然氣公司勾結獲取商業利益,並利用父親的影響力施壓烏克蘭政府裁掉調查貪腐行為的檢察長。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紐約郵報》14日發表重磅新聞,報導拜登小兒子杭特拜登,因為將電腦拿去修理卻長時間未取回而被FBI攔截調查,發現電腦內有大量不雅淫穢影音,以及好幾封電郵。最驚人的是,電郵內發現杭特利用當時擔任副總統的老爸關係,向烏克蘭政府施壓,要求解僱正在調查烏克蘭Burisma公司貪腐案的檢察長。

烏克蘭Burisma正是杭特擔任董事身份的公司,根據曝光資料,杭特曾牽線讓老爸與Burisma的高級主管在華盛頓秘密見面,也多次與Burisma的夥伴透過郵件討論如何利用老爸在美國的影響力「達到某些目的」。

拜登甚至曾吹噓過他如何利用提供美國貸款,成功讓烏克蘭的檢察長被調職。隨後杭特成功當上該公司董事,每月可以領五萬美金高薪。

這項調查重重打臉拜登先前宣稱自己「從未與兒子談論其海外生意往來」的言論,目前參議院已經展開調查。

這起事件還引發另一後續。

《紐約郵報》試圖在Facebook和Twitter張貼相關報導時,發現一直被系統阻饒,平台顯示該系列報導為「假消息」,拒絕發文。社群媒體偏頗的言論審查機制,讓共和黨和網友相當不滿,紛紛指責Facebook和Twitter是在帶風向,意圖維護拜登和民主黨。

Facebook和Twitter第一時間還為自己辯護,說是因需要「第三方單位」審核這些新聞是否涉及抹黑和假消息,所以系統無法馬上發文。

但隨著輿論越演越烈,Twitter執行長Jack Dorsey在幾小時前公開道歉,表示這種封鎖發文的機制是「不可接受的」,但仍拒絕承認這次的封鎖行為「帶有政治立場」。Facebook至今還沒有任何回應。

Facebook和Twitter先前早已被多次發現,針對川普的言論常常採取嚴格的審查措施,但對於拜登或民主黨的失言卻置之不理,甚至特意降低觸及率來淡化相關消息。今天又發生紐約郵報事件,有參議員主張應該調查Facebook和Twitter此前是否有其他試圖降低不利民主黨消息散播的平台控制行為。

 

哨子先生按:

何時臉書這麼認真有第三方單位在審核新聞了我都不知道,那之前抹黑川普與俄羅斯通郵件的新聞,還有說川普沒繳稅的新聞,怎麼都不用審核可以直接發表呢?這差別待遇未免太明顯了吧。

當這些社群大逐漸掌控我們的生活時,自以為享有言論自由的我們,是該提高警覺心,或許背後的黑手,早已透過自由民主機制,不知不覺在摧毀我們的世界。

吉爾吉斯選後動盪 陷入菁英鬥爭輪迴的中亞民主島

吉爾吉斯10月4日舉行國會大選,親總統派大獲全勝遭懷疑舞弊,政治局勢陷入動盪,現任總統與反對派人士衝突不斷,至今仍無共識。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10月4日,吉爾吉斯舉辦國會大選,當晚票都還沒開完,全國已經進入混亂狀態,反對派支持者攻破國會與監獄、釋放反對派領袖與相關人士。總理宣布辭職,選舉委員會果斷宣布選舉結果無效。過了一週,混亂的局勢仍無法獲得控制,首都比什凱克(Bishkek)已實施宵禁,各方陣營動作頻頻,試圖奪得政權正當性。

吉爾吉斯在哪裡?相傳這裡是「詩仙」李白的出生地,位於中亞五國的最東邊,緊鄰新疆。人口約634萬人,主要宗教為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在蘇俄時期與其他中亞國家同屬蘇聯,1991年蘇聯解體後獨立。

吉爾吉斯實施民主共和,政黨定期輪替,經濟穩定發展,素有「中亞民主島」的美名,然而這些表象背後,是政治勢力長年互相鬥爭、取代的結果。

親總統派大勝 反對派發動示威佔領政府

這場國會大選有16個政黨,爭取120個國會席次,最後成功突破政黨門檻的僅4個政黨——團結黨、吉爾吉斯我的祖國黨、吉爾吉斯黨、統一吉爾吉斯黨拿下,其中前3個黨都是現任總統熱恩別科夫(Sooronbay Jeenbekov)的勢力,反對派全軍覆沒。

這個結果讓反對派支持者非常不滿,認為過程有舞弊嫌疑,超過5000名反對派支持者到首都廣場抗議選舉結果,雖一度被催淚瓦斯與水炮驅離,但到了半夜又捲土重來。最後在「警察棄守」的弔詭場面中,攻佔政府大樓、闖入國家安全委員會大樓的監獄,釋放因貪污罪被關押的前任總統阿坦巴耶夫(Almazbek Atambayev)與數名前朝高官。

在群眾壓力下,總理和議長宣布辭職,選舉委員會馬上宣布選舉結果無效。部分反對黨領導人成立「國家管理協調委員會」,提名剛從監獄救出的扎帕羅夫(Sadyr Zhaparov)擔任總理。被反對派控制的議會,立刻在10月6日通過扎帕羅夫的總理提名,但遭到部分人士反對,於是成立第二次協調委員會,直到10日才正式通過任命,由扎帕羅夫擔任總理。

但另一名同樣被釋放的前總統阿坦巴耶夫,10日則再次被拘捕,理由是「組織大規模騷亂」,9日他一度被暗殺未果,背後黑手是誰,目前尚無調查進展。

總統熱恩別科夫一開始雖表示願意交出權力,但仍持續待在首都比什凱克控制局勢,想趁著局勢未穩定之前,繼續拉攏各方勢力。日前他宣布首都進入緊急狀態,並實施宵禁,看來並沒有退位的打算。

面對排山倒海的示威,熱恩別科夫多次呼籲反對派進行對話,但雙方皆沒有舉行任何正式談判的意願,局勢進入膠著。

政治地盤爭奪戰 各國坐壁上觀

吉爾吉斯一向與俄羅斯有密切關係,同時也與美國關係良好,首都比什凱克近郊就有馬納斯美國空軍基地。加上鄰近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和中國互動密切,吉爾吉斯也是中國在中亞「一帶一路」第一批重點國家。

這場「選後之亂」,背後牽涉的政黨勢力、歷史因緣相當複雜,民眾的反示威並非單一針對政府或特定政策,也無關所謂「國家路線」的抉擇。因此發生至今,周邊國家多半是觀望態度,擺明不想被捲入這灘渾水,除了俄羅斯與中國毫無建設性的呼籲外,歐美等西方國家皆未對此發表意見。

兩任總統間的恩怨情仇 南北政治勢力的重新洗牌

這場衝突,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前任總統阿坦巴耶夫(Almazbek Atambayev)和現任總統熱恩別科夫(Sooronbay Jeenbekov)的恩怨情仇。兩位原本是同黨前後輩的關係,熱恩別科夫2017年甚至是在阿坦巴耶夫的「力捧」之下,順利取得總統大位。

但是隨著熱恩別科夫上任後,試圖擺脫阿坦巴耶夫的控制,兩位盟友漸行漸遠,開始一連串的政治鬥爭,直到阿坦巴耶夫被以貪污罪起訴入獄。熱恩別科夫也趁這段時間,透過施政逐漸拉攏各方勢力,打造自己的派系集團。

其次,吉爾吉斯政治傳統勢力分布,受部族地方派系等因素影響較大,南北長年對立。阿坦巴耶夫出身於北方,熱恩別科夫出身於南方,在天山山脈的切割下,吉爾吉斯南北文化、經濟、社會條件差異甚大,雙方的政治立場有著天壤之別。

吉爾吉斯從以前就是頻繁「革命」的國家,美其名是追求民主,背後其實都是不同政治勢力菁英互相較勁與派系結構的重新洗牌——將前一任貪腐的總統趕下台後,新一任的總統仍然被捲入貪污醜聞,引發爭議,直到再被下一任領導者鬥掉。如此輪迴循環,吉爾吉斯的國家體制,永遠被各種小規模的部族黨派把持,缺乏一位真正能領導國家大步向前的領袖人物。

吉爾吉斯變天的可能性?

目前政治局勢看來雖是由反對派佔上風,但內部因為牽涉多個政黨,各有盤算,缺乏共識與凝聚力,仍是一盤散沙。面對不願輕易辭職的總統熱恩別科夫,要如何繼續施加壓力,將他拉下大位?如果談判未果,反對派是否願意重新選舉,還是乾脆發動政變奪回政權?

傳說中的庚子年真的不容小覷,今年好幾個國家動盪不斷,從白俄羅斯、南高加索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到10月的吉爾吉斯。以往在這些地方一向握有龐大影響力的俄羅斯,忽然遇到這些小兄弟們集中時段一直點燃炸彈,害普丁得疲於盤算這之間外交手腕的伸縮收放,應該「心很累」吧。

德國率39國聯合譴責中共對新疆與香港的人權壓迫

德國為首的39個國家在聯合國公開發表聲明,譴責中國政府對香港和新疆的迫害人權行為,並要求立刻派遣人權觀察員到新疆地區進行獨立調查。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德國在週二(10月6日)與其他38個國家,於聯合國共同發表聲明,呼籲中國政府應尊重在新疆地區少數民族的自治權,並對香港的政治局勢表達關切。參與這份聲明的國家包含美、英、歐盟多數國家、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海地等國。

負責發表這份聲明的德國駐聯合國大使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表示,中國政府應該立刻讓聯合國人權觀察員在「不受限制、有意義」的情況下,到新疆地區調查。他提到,中國政府侵犯新疆少數民族人權的行為,包括對宗教自由的嚴格限制、全面的監視、強迫勞動和非自願絕育。

針對香港和西藏,聲明內也強調堅持捍衛這些地區居民的自由與人權,尤其七月港版國安法通過後,出現越來越多政治壓迫的指控。

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對這39國表示肯定,畢竟2019年,英國曾起草過類似的文件,當時只有23個國家簽署。

有西方外交官曾表示,中國政府每年都在施壓,阻止聯合國成員國簽署此類聲明,威脅要阻止一些國家延長維和任務,或阻止其他國家在中國建設新的使館設施。

中共與盟友公開反擊

面對歐美等國的斥責,中共也不甘示弱,找來盟友們站台較勁。

以古巴為首的45個國家隨後發表聲明,支持中國政府在新疆的反恐措施,認為這些措施是在對抗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且都在法律容許範圍內,用意是保障該省各族人民的人權。

巴勒斯坦特使也在會中宣讀包括中國在內的55個國家簽署的聲明,譴責任何以香港局勢為藉口「干涉中國內政」的行為。這份聲明說,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國安法確保了中國對香港「一國兩制」政策的持久性。

中共駐聯合國特使張軍會後發表談話,認為歐美聯合聲明的指控「毫無根據」,且是在聯合國會員間「挑起對立」的行為。他痛斥歐美以傲慢和偏見,利用虛假訊息對中國內政的干涉和對政權的抹黑,中國絕不接受,並轉而指責美國利用仇中情緒,掩蓋境內失控的疫情現況。

你的公司需要打造「會員經濟」嗎?

▲你的產品服務適合採取訂閱制來建立與顧客的長久關係嗎?Adobe Stock
第216期
商周出版提供
看著Netflix、Spotify、Microsoft訂閱制的成功,你是否也在思考自己的企業、產品或服務可否適用?

哈佛大學學士、史丹佛大學商學院企管碩士蘿比.凱爾曼‧巴克斯特(Robbie Kellman Baxter)2001年創辦半島策略公司(Peninsula Strategies LLC),專門協助客戶善用會員經濟帶來的利益。不論是網飛(Netflix)、軟體開發商SurveyMonkey和雅虎(Yahoo!)這些大企業,或是規模較小的新創公司,都是半島策略公司的客戶。

巴克斯特透過《讓訂閱制更長久的超級會員經濟》,犀利剖析投入訂閱模式的各種可能盲點,並分享她正在協助客戶做的事,讓你也能用來改造自己的組織,創造讓會員永久投入的環境。

不論你的產業為何,這本書將帶你檢視組織體質、檢討訂閱方案、避免盲點與初期的挫敗,以及衡量長期最關鍵的指標。

從第177期開始,《看》雜誌編輯部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為讀者精選好書,經授權後以小篇文章形式,供讀者吸收好書精華。以下內容摘自原書,文中第一人稱為原書作者,部分小標為編者所加。

讓訂閱制更長久的超級會員經濟:扭轉一次性銷售困境,打造永久鎖住顧客的頂尖商業模式

書名:讓訂閱制更長久的超級會員經濟:扭轉一次性銷售困境,打造永久鎖住顧客的頂尖商業模式

作者:蘿比.凱爾曼‧巴克斯特(Robbie Kellman Baxter)

譯者:曹嬿恆、吳慧珍

出版社:商周出版

類別:網路行銷、趨勢商機、商業模式、經營模式、經營管理、創業

出版日期:2020年9月5日

 

 

 

我剛剛訂購了一支新的電動牙刷。

我們凱爾曼家的人超會長牙菌斑,所以我一般來說會挑最貴的那款電動牙刷,什麼附加功能都有,看到歐樂B(Oral-B)Pro 6000電動牙刷有藍牙,而且是「智慧型」,我就上鉤了。這款電動牙刷除了每30秒會發出嗡嗡聲,提醒我往口腔的下一個刷牙部位移動外,還搭配手機APP,可以追蹤刷牙的位置、次數和力道。APP裡有滿足各種目標的方案可以選擇,像是美白或牙齦健康,還有一個我沒搞懂的相機功能,不過我猜想它可以和歐樂B的「專家」溝通,針對我的表現、哪時需要換新刷頭,以及有幫助的商品(牙線、漱口水、牙膏、特殊刷頭等,不勝枚舉),提供回饋意見。

我每次去看牙醫都可以拿到一支免費牙刷,但並不以此滿足,反倒花費一百美元購買電動牙刷。我正在把刷牙的頻率、多久更換一次刷頭、哪些「刷牙功課」的苦惱資訊寄給歐樂B,允許對方發送電子郵件給我,也能經由正在使用的APP直接和我溝通,理想上是一天兩次。

歐樂B和我之間現在有了直達線,不用再透過亞馬遜(Amazon)或CVS連鎖藥局這類零售商,我正考慮跳過中間商,直接向歐樂B訂購所有口腔保健產品。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希望有人能對維護自己的牙齒和牙齦健康許下「永久承諾」。由於歐樂B能滿足這個想望,所以我成為歐樂B家族的會員,而歐樂B也成為會員經濟(Membership Economy)的一環。

我以會員經濟指稱組織利用訂閱制挖掘長期正式關係價值的一股狂潮,這意謂著從所有權制走向取用權制,從單次付費走向多次重複付費,從匿名交易走向已知關係,從單向或甚至雙向溝通走向齊聚於組織羽翼下的完整社群。

許多這類新的會員經濟組織,會採取訂閱計費制、常客優惠俱樂部和行動APP之類的戰術,不過都表現出一個共通特徵,就是和服務對象建立永久交易。組織把顧客視為一員,而顧客則信任該組織會持續改進產品與服務,履行永誌不渝的承諾,結果是顧客不必考慮其他選項,就能滿足目標。

身為消費者的你,在私人生活中可能因為使用Office 365或加入一元刮鬍刀俱樂部(Dollar Shave Club),而與微軟(Microsoft)或聯合利華(Unilever)有了永久交易;又或許你進行永久交易的對象是像大衛.藍西(Dave Ramsey)這樣受信賴的領域專家、AARP樂齡會之類的非營利組織或一家大型教會。永久交易是對價值許下永久承諾的自然結果,不管什麼組織幾乎都能藉此邁入會員經濟。從消費者或參與者的角度來看,就能知道這種關係帶給人們的感受,你要如何為自己的組織重建這樣的體驗呢?

浪潮正在發生,你能怎麼做?

我在寫作的第一本書《引爆會員經濟》(The Membership Economy)裡,解釋為何組織正在走向這種新模式,想要呈現甚至證明有一股巨大的轉型浪潮正在發生。人們起初對訂閱計費制、以顧客為中心及社群擁有無限寬廣的應用性,抱持懷疑態度。當時高階主管和企業家總是說:「凱爾曼,妳在做的東西很有趣,不過跟我們的關係不大。」他們會緊抱著單一業別,看不到可仿效之處:「我們不是Netflix」、「我們是一家協會,不是科技新創公司」,或「可是我們的產業(健康照護/金融服務/有線電視/非營利組織)不一樣」。

昨是今非,企業現在想要永久交易,積極尋找可預期的經常性收入,而這種收入往往來自訂閱制。根據顧問公司西門羅(West Monroe Partners)於2018年7月的一份報告指出,普通美國人每個月花費237美元,使用諸如串流影音、報紙、軟體和食材配送等訂閱服務,這是全世界都具備的典型現象,亞洲與歐洲的訂閱支出更有領先性成長。哈里斯民調(Harris Poll)和提供訂閱式服務的平台業者祖睿(Zuora)在2018年11月進行一份民調,詢問消費者覺得在兩年內會不會使用更多訂閱服務,受訪的中國人裡有53%給予肯定答覆,西班牙人是42%,義大利人則是40%。

訂閱制不是通往會員經濟的唯一途徑。有些組織會提供免費會員或尊榮會員讓人取用大量服務,或是以集點制追蹤並獎勵互動。不管採用什麼戰術,會員經濟組織的共同點是,都認為自己將和同一批顧客有長久往來。維護顧客福祉與長期關係的健全是這些組織的最高宗旨,因為若想長長久久,就要讓自己值得信賴,你必須信守承諾。

今天,人們聽懂我的重點了。購買《引爆會員經濟》來看的讀者遍及全世界,我指導五大洲許多組織建立永久交易,對報紙發行人、汽車美容經理人、軟體業者、企業主、協會執行長、醫院專科醫師、創業家、高階主管及投資人發表演講並提供諮詢,你想得到的各行各業都包含在內。現在人們會帶著和自己業務相關的具體問題來找我,不再問我為什麼,而是問我要怎麼做。他們看到重要的片段,卻不確定要如何整合,這對我的顧問與演講事業來說有好處,可是因為我無法直接照顧到每個人,因而決定撰寫本書。

本書追求的是「怎麼做」模式,也呈現出我幫助客戶做了什麼。《引爆會員經濟》談的是我當時注意到的現象,而本書則會分享我正在協助客戶做的事,以便你也能用來改造自己的組織。

怎樣才算是永久交易?

我第一次無意中想到永久交易的點子,是在2001年訂閱Netflix不久後,之所以會記得這個時間點,是因為我當時要照顧剛出生的寶寶,晚上大多都醒著,寄到信箱裡那些Netflix紅色信封拯救了我。我在《引爆會員經濟》裡是這麼寫的:「和仰賴單次交易的實體影片出租店不同,Netflix一開始就以『一次永久交易』為主,從你入會到取消會籍前,不必再輸入付費資訊,即能取得同樣優質的體驗。」

我想告訴你如何創造自己的永久交易,它關乎時機的精心安排,讓顧客拋開「消費者」的心態,披上「會員」的衣袍,長久託付給組織,再也不另做他想。一再回鍋的忠實顧客,而且常常是自動、無止盡地掏錢出來,是許多組織眼中的聖盃。

想要得到「永久交易」,就要以「永久承諾」做為回報,承諾永遠都會給會員交代,幫助他們解決痛點或實現成果,換取他們忠誠以對。

你需要重新思考的不是只有訂價,還包括藉以傳遞價值的各個方面,如此才足以構成永久交易的理由,這正是本書的核心理念。

(以上取材自《讓訂閱制更長久的超級會員經濟》前言〈打造可預期的永久性收入〉)

楊嘉祥翻玩拉花 打造台客風「窺視珈琲」

▲楊嘉祥打造特色小店「窺視珈琲」。
第216期
文⊙楊櫻淑 攝影⊙吳長益
2019年5月開店的「窺視珈琲」,座落在華江集中市場入口一隅,兩坪大的空間洋溢著迥異於一般咖啡店的開放和隨興。七年級老闆楊嘉祥以令人驚豔的咖啡拉花,以及不拘小節的台式作風,在萬華逐夢踏實。

從鐵窗的縫隙裡窺探紅色霓虹燈管拼出的「窺視珈琲」四個字。

▲從鐵窗的縫隙裡窺探紅色霓虹燈管拼出的「窺視珈琲」四個字。

 

穿過宛如異世界的華江整建住宅,望著環河快速道路上逐漸西沉的夕陽,不知不覺已然來到台北市萬華鬧區的邊陲。走在恰到好處的喧囂裡,眼角餘光補捉到華江八號公園旁一方奇妙的小天地。從鐵窗的縫隙裡悄悄探看,充滿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街頭氛圍的紅色霓虹燈管,拼出「窺視珈琲」四個字。

 

窺視珈琲店門口的坐位,也是許多客人拍照取景的首選。

▲窺視珈琲店門口的坐位,也是許多客人拍照取景的首選。

 

設計出身》美感連結,走入咖啡世界

黑框眼鏡、反戴鴨舌帽,個性鮮明的老闆楊嘉祥以輕鬆自適的態度聊起開店的經緯,言談間不時露出頑皮的笑容,愉悅的空氣自在流動。今年35歲的他來自高雄梓官,由於本身學設計,這類工作在南部較少,台北的機會較多,於是24歲退伍隨即北上。他曾做過一年的設計工作,卻發現沒有想像中好,因為設計業是責任制或接案,收入不穩定,需要熬很久才能有較好的報酬,後來便轉行服務業,挑收入好的先嘗試。

楊嘉祥曾做過漆彈場教練,優點是邊玩邊工作,然而過程相當耗體力,且要有很多點子才能獲得客人青睞,他因此感到疲乏,想要回到自己擅長的事,例如西餐擺盤等需要美感的工作。後來看到咖啡拉花,直覺「好像在畫畫」,立刻被吸引,從此走入咖啡的世界。

接觸咖啡後,楊嘉祥待過四家咖啡店,一家連鎖,以及民生社區富錦街兩家與大稻埕一家特色小店,平均每家店待上一年半到兩年時間。他從一般員工慢慢爬到店長,職涯漸入佳境,31歲時萌生自己開店的念頭,於是一邊觀察其他店家如何經營,了解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一邊持續累積資金與經驗。

楊嘉祥笑說小時候自己想當體育老師,長大想當設計師,結果現在在泡咖啡。為什麼是咖啡?他認真道:「我想做一個以後不會餓死的工作。」比起在公司上班,但命運掌握在老闆手裡,他認為以餐飲服務業來說,本身有一點基礎就可創業,這也是很多人說這一行創業門檻低的原因。

雖說如此,但楊嘉祥認為實際上店開得快,也倒得快。他分析這是由於很多人並非「用上大量時間在這個領域努力」,有些可能是上班族存了一筆資金,突然遇到一些狀況便轉而創業。而楊嘉祥自認在咖啡產業熬了好幾年,確定真的喜歡才會創業。

 

楊嘉祥背後牆上兩排六個電表,讓他初見時不免大呼:「很像抽到籤王!」

▲楊嘉祥背後牆上兩排六個電表,讓他初見時不免大呼:「很像抽到籤王!」

 

創業歷程》轉戰萬華開創藍海,打造特色小店

要創業做餐飲,租金和地點都很重要。原本楊嘉祥希望能回到熟悉且喜愛的富錦街,無奈租金很高。爾後因緣際會來到萬華,這處位於華江集中市場入口處的兩坪小店面,除了租金合理,一旁還緊鄰小公園。

他也發現此處是個未開發的「淨土」:承租前他曾觀察,這條路短短500公尺就有四家便利商店,而一家便利商店至少有一到兩台咖啡機,表示這裡有喝咖啡的人口,但附近都是一些麵攤或小吃,沒有咖啡店,讓他決心試試。他也以著名的咖啡街「赤峰街」為例,現在要打進去有一定的難度,但他相信在紅起來之前也沒有人想到,原本那裡都是一些五金材料,為什麼要去喝咖啡?

而第一眼看到小店鋪的藍色鐵捲門與白色牆面,他反射性覺得:「是不是檳榔攤?」由於強烈的第一印象使然,當時形塑整間店的概念,便一直往那個方向發想。例如檳榔西施常常會被「觀賞」,加上他之前在咖啡店工作時,原本客人並不會看到製作過程,但如果他們拿到咖啡時很開心,下次再來就會在吧台附近「偷看」,想知道是怎麼變出來的。而人們對一間陌生的店其實是會害怕的,所以通常會先上網或遠遠觀望,確定沒問題才會走進來。所以,其實大家都在做「窺視」這件事。

綜合以上因素,他認為「窺視珈琲」這個店名剛剛好,很有故事性。而「珈琲」這兩個字是日文,中文發音同「加倍」,用台語唸也很像「咖啡」,有南部台客的感覺。

 

窺視珈琲Logo。楊嘉祥提供

▲窺視珈琲Logo。楊嘉祥提供

 

同樣別具特色的Logo,一手食指與大拇指圈起來,營造出「窺視孔」的印象,另一手從中穿過去則是「請進」的意思,結合起來便是「想看到就要進來」。雖然有些複雜,以真正Logo的設計來說是不合格的,但他笑稱弄得像潮流店,同時也可以是拍照的手勢,是個好玩的詼諧幽默。

 

店裡琳瑯滿目的各式公仔。

▲店裡琳瑯滿目的各式公仔。

 

環顧店裡,除了琳瑯滿目的各式公仔,僅有的兩面牆上,其中一面竟硬生生塞了兩排六個電表,讓他初見時不免大呼:「很像抽到籤王!」他表示當初真的非常頭痛又苦惱,然而在沒有辦法移動的狀況下,要怎麼讓它看起來是合理的?於是他發揮巧思為電表做包裝,讓一切看起來「很正常」。以結果來看他成功了,甚至有客人以為那是假的電表。雖然過程不乏波折,但他滿足地說,整間店自己設計、規劃,省下不少裝潢費,很有成就感。

提到經營理念,他表示其實不少咖啡店給他「綁手綁腳」的感覺,因為許多人在裡面工作,氣氛安靜,所以不太能聊天。而這裡是市場,沒有完善的空調或封閉式空間,所以有時連外頭馬路上的車聲都比人們的交談還大聲。他想既然如此,不如就走一個帶有戶外感的輕鬆路線,如果大家喜歡這種自在、吵鬧感就會來,他希望這家店能給人毫不拘束的舒服感覺。

 

原本輕鬆談笑的楊嘉祥,一開始做拉花立刻變身藝術家,專注其中。

▲原本輕鬆談笑的楊嘉祥,一開始做拉花立刻變身藝術家,專注其中。

令人驚豔的拉花是窺視珈琲的賣點之一。

▲令人驚豔的拉花是窺視珈琲的賣點之一。

 

巧思過人》獨創精美拉花,菜單饒富趣味

「窺視珈琲」的特色之一是絕無僅有的精美拉花。談及學習與研究的過程,楊嘉祥表示,剛開始是從愛心或葉子等基本圖案著手,但喜歡畫畫的他思考:「除了這些之外,還能做出什麼新花樣?」最常看到的都是熊、豬、兔子等可愛圖案,他笑著承認自己受不了那種風格,想要做帥一點的圖案,而第一次看到外國人製作的創意拉花時他感到非常驚豔,從此燃起了挑戰的慾望。經過慢慢摸索,結合以前所學的技巧,便逐漸出現自己的風格,在持續不斷的練習下,這三年來他的拉花創作也愈來愈穩定,比方栩栩如生的海豚、獨角獸、飛魚等。

 

看似被燒過的菜單,也是楊嘉祥的巧思之一。

▲看似被燒過的菜單,也是楊嘉祥的巧思之一。

 

店內的菜單設計成看似被燒過的模樣,上頭的品項同樣引人好奇,例如「林美如」。什麼意思呢?楊嘉祥露出調皮的笑容:「用台語唸唸看?」──立刻恍然大悟!聽起來像「喝啤酒」,這款咖啡就是台灣啤酒加濃縮咖啡。他解釋因為這裡是市場,希望能在地一點,選擇台啤則是因為感覺比較「俗」,而且是許多台灣人的啤酒入門款。他說明咖啡會讓啤酒的味道變得更厚實,喝起來有點像黑麥啤酒,他也坦言自己沒有太多專業的說法,怕大家聽到頭暈,「我覺得咖啡是很生活的東西,喝得開心、喜歡就好。」

 

窺視珈琲的Instagram滿載楊嘉祥獨創的拉花與咖啡品項。網路擷圖

▲窺視珈琲的Instagram滿載楊嘉祥獨創的拉花與咖啡品項。網路擷圖

 

另一款「別害羞」則是創意咖啡,就像廚師做料理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做咖啡也是。「當你喝過了很多中規中矩的咖啡後,一定會想要加一些有的沒的去試試看,在過程中就會蹦出許多新的想法或滋味。」例如「美奶滋」:上面是奶油乳酪,下面是美式咖啡,喝起來鹹鹹甜甜苦苦,有點像奶蓋茶,因此名稱的真正意思是「美式奶蓋好滋味」。還有枇杷膏拿鐵,或加了奇異果的咖啡等,有點像隱藏式菜單。這些創意咖啡都放在窺視珈琲的Instagram上,因為圖像式的排列可以幫助想像,同時一目了然。

 

「窺視珈琲」,一家讓人想要再三回訪的迷人小店。

▲「窺視珈琲」,一家讓人想要再三回訪的迷人小店。

 

拓展客源》參與「萬華老城咖啡香」,逐步打響名號

創業至今遇到的困難,就在於如何讓大家知道這家店。因為資金有限,楊嘉祥從未特別做行銷,他希望是大家喜歡後自然散播出去,對店家來說比較健康。行銷可能是一次性,例如「長在市場裡好特別,我來看一下」、「拉花好像很不錯,我來看一下」,而並非中意這家店。

楊嘉祥觀察後認為,咖啡店大多以女性為主要客群,喜歡上咖啡店的男生相對較少,即使有,也多半是女生帶男友去喝,比較「Man」的咖啡店很少。「窺視珈琲」的客群一開始以男生為主,個性外向、擅長社交的女生也會喜歡。現在女生慢慢增加,客群男女各半。楊嘉祥大致分析,內用的客人比較活潑,怕生或害羞的客人則多半選擇外帶。之前多半是在地人或過路客,今年初次參加「萬華老城咖啡香」後,增加了很多新客。

對楊嘉祥來說,自己開店後也是他第一次覺得做咖啡可以和人互動。以前他在其他咖啡店工作時,很少和客人接觸,因為除了做餐還得整理,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致主動和客人搭話。現在由於空間狹窄,大家的好奇心比較大,所以會主動來跟他聊天,有時聊到最後變成好朋友。

閒暇時,楊嘉祥就在一旁和朋友打電動,客人上門了,他立刻以「老闆」之姿回到吧台。一杯原本普通的咖啡,在他手中玩出了花,短短數十分鐘便長出了自己的個性──這裡是「窺視珈琲」,一家讓人想要再三回訪的迷人小店。

健康事業兩全其美 柳吉遠開發「NISORO熱量調控餐」

▲「NISORO熱量調控餐」創辦人柳吉遠。吳長益攝影
第216期
楊戎真
曾經經營事業風風火火,卻因為失去健康而中斷,柳吉遠與陳蘚釀夫妻倆開始自己煮食熱量調控餐,重拾健康。而基於分享心態而發的貼文,讓粉絲頻頻催促他們販售調控餐。無心插柳的舉動,意外開展了事業第二春。

一手開發「NISORO/泥瘦了/熱量調控餐」的康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柳吉遠,曾經擺過地攤、開過服飾店、做過電商,2014年轉換至健康跑道。走過初期的虧損連連,後來創造了上億的年營業額,面對這一路的艱辛,柳吉遠強調:「要很勇敢,理性判斷數據,且相信專業,與專業合作,可以少走冤枉路。」

NISORO成立於2014年,2015年正式銷售熱量調控餐,2018年創辦第一家健身中心,真正做到柳吉遠理想中的運動與餐飲的結合。

 

柳吉遠夫妻因工作繁忙失去健康(左)透過運動、餐飲重拾健康後(右)

▲柳吉遠夫妻因工作繁忙失去健康(上),透過運動、餐飲重拾健康後(下),明顯年輕了不少。NISORO提供

 

累出毛病》調整飲食重獲健康

談到從服飾轉戰健康產業,柳吉遠坦言,正是因為健康出問題,才會無心插柳開啟這番事業。早年,柳吉遠與太太陳蘚釀(Gina)從事服飾電商業,同時經營五分埔店面。事業鼎盛時,曾擁有八家實體店,網路零售月營收近千萬。但隨著競爭日益激烈,廣告投放金額、開銷越來越大,壓力也相對變得非常大。加上電商服飾經營瑣事繁多,每月、每季要上新款商品,要拍照、修圖,久而久之,夫妻兩人身體開始出狀況。

太太Gina一度被醫生判定罹患「最輕微的癌症」,柳吉遠自己則是精神不濟,衍生出很多自律神經的問題,「剛睡醒半個小時,開車上高速公路,三十分鐘內一定打瞌睡。且精神沒有辦法集中,一集中就想睡覺。胃食道逆流、膽囊結石、肩頸永遠痠痛、椎間盤突出……」不過四十來歲,柳吉遠卻彷彿步入老年。

痛定思痛,夫妻倆決定以健康為重。首先結束網路零售,並逐漸縮小五分埔店面的規模。結束事業出國旅遊回來後,雖打算重新出發,但柳吉遠坦言,面對生活的轉變,自己非常害怕,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

熱衷分享》開啟事業第二春

「我也曾玩了一年多股票,學技術分析,後來發現那不是我的世界,因為那是一個賭博的世界。」柳吉遠感到不踏實,「做生意,我努力一點,把產品做好,很多事情是我可以掌控的。但股票世界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完全不適合我。」

Gina則是透過電商平台再度出發,與朋友合夥經營女性家用美容保養器材。美容保養器材不像服飾那麼繁雜,瑣事相對少很多。Gina與合夥人變得很輕鬆,每到中午兩人便相偕到運動中心運動並找教練指導,希望能健康塑身。

由於教練要求必須配合飲食,為聽從教練指示,Gina與柳吉遠開始了熱量調控的飲食方式。沒想到,這些清淡難以入口的水煮餐,卻讓柳吉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吃沒兩天,我覺得精神好起來,身體變得很輕鬆。我覺得好神奇,勝過吃藥。」而Gina則發揮自己餐飲管理的專長,把熱量調控餐做得更為美味。

感受到身體巨大的轉變後,Gina開始在過去經營服飾時早已荒廢的粉絲頁上分享她的運動、餐飲紀錄與心得,意外吸引了大量粉絲的關注。柳吉遠笑著說:「以前經營服飾砸錢投臉書廣告,成果不如預期,反而Gina自然分享自己怎麼吃、怎麼運動的迴響,比砸錢投廣告還要更高、更好。」

由於經常有粉絲希望他們能銷售調控餐,柳吉遠開始思索:調控餐不僅有益自己的身體,如果可以幫助別人又可以賺錢,將運動跟飲食結合,何樂而不為?

 

柳吉遠透過專業中央廚房製作餐點。NISORO提供柳吉遠透過專業中央廚房製作餐點。NISORO提供2

▲柳吉遠透過專業中央廚房製作餐點。NISORO提供

 

做調控餐》從專業出發,堅持品質

2014年,夫妻兩人開始認真規劃,原本想在運動中心旁邊開一家店,運動完的人就可以來吃,最終還是決定做網路生意,以便觸及全台灣的消費者。

首先進行硬體規劃。估算銷售批量後,柳吉遠找了專業的廚師來規劃廚房,依蔬菜區、清洗區、烹調區、包裝區等清楚劃分。接著規劃流程與設計菜單,夫妻兩人對食材與做法十分堅持,不但找營養師當顧問,依照減重女性的需求設計健身餐,且以高標準規範哪些食材、佐料不可以用。對於食材,不論肉品或蔬菜,則是從源頭要求新鮮,肉品送來後會修整,海鮮也禁止泡任何藥水。

柳吉遠表示:「我們要的是健康,不只有減重,所以要均衡。我們要做的是讓你一輩子都可以遵循的方式,那才有意義。」

在創新菜單的過程當中,為了要以更健康的方式煮出美味的餐點,歷經不少失敗的嘗試。例如為了想用健康且不花時間的方式將肉滷得很爛,柳吉遠曾經在生牛肉上鋪鳳梨醃製一晚,結果第二天生牛肉一戳就全部裂開。過程中,他不斷嘗試,改變醃製的時間、量、鳳梨品質等,甚至想用膠原蛋白入菜。

歷經一年的研發與布局,2015年「NISORO熱量調控餐」正式上線開賣。當時手機購物已經興起,未料瞬間流量太大,「兩分鐘網站掛掉!」柳吉遠用一團亂形容當下的慘狀,一直到改用性能較好的App,訂貨才趨於穩定。

 

柳吉遠認為,熱量調控的同時,兼顧美味與營養需求,才能長久。NISORO提供

▲柳吉遠認為,熱量調控的同時,兼顧美味與營養需求,才能長久。NISORO提供

 

轉虧為盈》冷藏改冷凍,開發調理包

從服飾轉做食品電商,製程中食材無形的消耗,成為一大問題。柳吉遠表示,開賣的第一個月,雖然做了一百多萬的業績,但花掉的錢更多,「那時候只知道把產品做好,以為用業界的定倍率(指用商品的零售價格比商品成本的倍數)來估算,經營餐廳食材成本不能超過30%來算,再怎麼樣也有錢賺。沒想到人力成本、包裝費用、宅配費用都有很大的占比。」

幾個月下來,財務結算後發現一直在賠錢。為此,柳吉遠首先把冷藏改成冷凍。過去雖然接單才生產,但並非因此就「零庫存」,且食材準備無法完全精準,多出來的隔天就不能用了,產生很多無形的浪費。遇到天候不佳如颱風時,是否要出貨都是考驗,「貨寄出去,如果南部淹水,隔兩天後才送到,就壞掉了。」

改為冷凍後,不僅可預估且可大量生產。柳吉遠透過分析數據,找到熱銷的商品,大約經過半年的時間,逐步把餐點由冷藏完全改成冷凍,除改善食材浪費的情況,備貨、庫存、流程也比較好掌握。

然而改成冷凍後,毛利還是不高。由於NISORO粉絲團有很好的互動,柳吉遠開始針對粉絲的需求開發常溫保健食品以及常溫調理包。隨著這些產品的開發,大約經營到第四年末,公司開始轉虧為盈,並於2019年達到一億兩千萬的年營業額。

 

柳吉遠結合健身與餐飲,打造整合的健康事業。NISORO提供柳吉遠結合健身與餐飲,打造整合的健康事業。NISORO提供2

▲柳吉遠結合健身與餐飲,打造整合的健康事業。NISORO提供

 

完整供應鏈》結合運動與飲食

為了更進一步實現健康事業的理想,柳吉遠認為唯有結合運動與飲食,才能形成完整的健康供應鏈。因此,柳吉遠找了二、三十家健身工作室合作,推廣常溫調理包。但理想與現實卻有落差,很多教練、老闆對於這個機制並不積極,第一批貨銷售完後續訂率不高。柳吉遠認為,只有自己開健身房,才能落實理想。

 

Gina(右)在自家健身房運動。NISORO提供

▲Gina(右)在自家健身房運動。NISORO提供

 

2018年,籌劃了半年之後,柳吉遠自營的第一家NISORO健身房在松山區開幕,短短四十天就銷售了一萬堂的教練課。看到結合運動與飲食的廣大需求後,第二家自營南京店也在2020年5月順利開幕。

 

健身房結合聊天機器人進行管理,不但可以看到來客數、店內購買餐點與課程,也可記錄體脂變化。NISORO提供

▲健身房結合聊天機器人進行管理,不但可以看到來客數、店內購買餐點與課程,也可記錄體脂變化。NISORO提供

 

柳吉遠還將健身房結合粉絲社團經營,透過Messenger聊天機器人的串連,只要掃瞄QR Code即可進場,很多前往健身房運動的粉絲彼此在健身房「相認」,運動過後則可透過手機消費產品,直接補給所需營養。

「我們發掘了很多運動小白、從來沒有運動過的人,帶他進入運動的世界,很多人真的持續到現在。」看到一些粉絲從過去體態不佳,到現在對自己很滿意且有自信,柳吉遠感性地說:「這就是我們的成就感。」

 

柳吉遠認為,與專業合作,可以少走冤枉路。吳長益攝影

▲柳吉遠認為,與專業合作,可以少走冤枉路。吳長益攝影

 

經歷一段成功、失敗、再成功,賺錢、虧錢、再賺錢的過程,柳吉遠對於經營有了不同的認知。他認為自己走的是一條創新之路,過去沒有參照,唯有相信專業、依照數據判斷,方可少走冤枉路。而這番改變飲食重獲健康,進而開啟事業第二春的機遇,也讓他對身體健康與事業如何兩全有了深刻的體悟。他認為,能做到飲食控制、運動,排除壓力與擁有良好的睡眠,才能獲得真正的健康。

看雜誌第216期

NT$128

耳朵風暴來襲 聽見Podcast 新世界

台灣Podcast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爆炸成長,2020甚至被視為台灣Podcast元年。Podcast作為一種聲音媒體,成為許多聽眾生活的陪伴,企業主看準流量和聽眾忠誠度高的特性,嘗試在Podcast投放廣告。Podcast究竟有哪些企業主可用的商業模式?

==============================

爭取第二注意力 Podcast帶你聽見全世界  ☉曾允盈

Podcast風靡台灣 該在Podcast下廣告嗎?  ☉曾允盈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說一個台灣Podcast開拓者的故事  ☉曾允盈

創播《Kevin 英文不難》 Podcast節目產製心法大公開  ☉楊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