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貿易額於2007年雖創新高達470億美元,但是俄國方面卻首次出現逆差。俄國擔心如果不能改變雙方的貿易結構,此一逆差將持續快速擴大。
從進出口結構上來看,俄羅斯在全球市場上仍以能源和原材料為主要大宗。過去11個月以來,俄羅斯拜石油與原料價格激漲,整體經濟出現了1,170億美金的順差,但是在對中貿易上卻首次出現逆差;中國在2007年對俄貿易激增81%,反觀俄羅斯只有成長8.6%。
中國對俄羅斯出口中的科技商品比重迅速提升,尤其是家用電器與汽車。2007年,中國向俄羅斯銷售了16億美元的汽車,成長率加倍;化工類成長了61%;機械設備則高達77億美元,占對俄貿易的30%,成長率達87%。相較之下,俄國在機械設備輸中的比重僅占1%。在有色金屬(如鈦合金等貴重合金)方面,中國銷往俄羅斯的增幅高達131%,也引來俄羅斯的抗議之聲。
中國在其他民生物資也呈現高度成長趨勢。相較於中國的全面發展,俄羅斯僅能以石油與原材料為貿易主軸。但在過去一年,中國自俄羅斯進口的石油減少了10%,電力也因為俄國漲價而停止採購,對俄的天然氣採購則因為價格談不攏而告延宕。
俄羅斯官員十分憂心雙方的貿易結構,期望透過輸出核能電廠等大型先進設備來減少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但中國商品的品質問題,長期來看將阻礙它在俄羅斯市場的占有率。
從貿易結構來看,俄羅斯的經濟政策太過仰賴能源與原材,在歷年與周邊國家的糾葛也離不開天然氣等這些議題。經濟學家指出,俄羅斯的經濟官員在高油價時代放鬆了警戒,而普京執政八年,也不曾做出經濟結構上的重大改革,導致俄羅斯經濟易受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而油元收益的過度氾濫與盧布日益堅挺,更讓通膨加劇,貿易競爭力大幅衰退。觀察中國對非洲、緬甸、中南美等採購能源比例相對加重的趨勢,更不難看出中國分散俄國能源市場的防範政策。
所謂「人多好辦事」,相較於俄羅斯日益擴大的國營企業與急遽萎縮的中小企業動能,中國多如過江之鯽的「個體戶」與中小企業發展結構所產生的人海戰術,恐怕不是俄羅斯輸出一兩個核電廠設備給中國就足以應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