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陸

如果有人隨時「盯著」你

在中國,隨處可見「電子眼」,監視著民眾一舉一動。
在中國,隨處可見「電子眼」,監視著民眾一舉一動。
Getty Images
第21期
趙煙雲(寄自中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眼」家族中又添新丁——電子眼。
電子眼最初只局限在特殊部門的特殊項目上使用,離普通百姓的生活十分遙遠。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這電子眼逐漸走近了尋常百姓……

說起眼,誰也不陌生,人人都有一雙眼,是人認知世界的主要器官。

除了人和動物有眼外,據說天也有眼。有句俗話不是說「老天有眼,明察秋毫」?小的時候,玩伴平兒的姥姥會講神話故事,招的我們幾個小孩子沒事就纏著姥姥聽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姥姥講過故事後,常會用手指點著我們的小腦袋說:「娃兒們記住啊,啥時都不能做壞事,人在做天在看哪;舉頭三尺可是有神靈的,沒人看見也不行,天眼無處不在的哦。」那時,我們的小腦袋瓜不能理解甚麼是天眼,常會抬頭看著藍藍的天空,茫然地找天的眼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眼」家族中又添新丁--電子眼。我們可以在綠化帶或者人行道上看見3到3.5公尺高的兩根立桿,電子眼就安裝在桿子的上面。

電子眼最初只局限在特殊部門的特殊項目上使用,離普通百姓的生活十分遙遠。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這電子眼逐漸走近了尋常百姓,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已幾乎是無處不見了。

那麼這個電子眼的功用是甚麼呢?最早大概是應用於各國間諜戰,用於監視、窺探,獵取情報;後來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普及,逐步應用到了其他行業。最初大量用於民間的是道路監控,記錄汽車違規。現在這項科技成果已涉獵到所有領域--機關、學校、醫院、商業、街道、居民小區等等,監控的是所有的人。按中共當局的話說,這是一種很好的執法輔助工具。

半個月前,同鄉海子約幾個老同學到他家聚聚,沒想到此次聚會的最大收穫就是真正了解電子眼。

海子是我老鄉,我們同窗數年情同手足。畢業後他就職於國家某機關,分到兩居室住房就在機關家屬院內。院子不小,布局、綠化都很好,漫步其中很是愜意。那天傍晚海子送我們出來時,大家邊走邊隨意點評著這院子的環境。

忽然海子拍拍我的肩,用手指著遠處灌木叢小聲說:「你看那女孩兒。」順著他手指望過去,只見一女孩兒正躲在灌木叢後邊整理衣服,確切的說應該是內衣。我嗔怪道:「你這傢伙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今家也成了,眼還這麼不老實?!」他呵呵笑著說:「兄弟錯怪俺了,俺是可憐那女孩子,你看她躲在後面以為避了人,可她不知道有電子眼看著呢?!」

「哦?」我有些吃驚:「這裡也有電子眼?」

「咳,你不知道,因為那保安頭兒也是咱老鄉,在這兒幹了好多年了,平時碰上挺聊得來,哥們兒也仗義。他說你別大驚小怪的,院子裡早就安上電子眼了,他帶俺到他的監控室看了,那個電子眼真厲害,可以隨意360度旋轉,還可隨意拉近鏡頭,整個院子裡沒有死角,就你拿的這個包,鏡頭拉近牌子都看的出來,如果你手裡拿本書,書上的字兒都能看清。這個錄像自動保留一定時間,以備公安隨時查看。」

說著走著,前邊不遠院門口有人和海子打招呼。海子衝我眨眨眼說:「哈,說曹操曹操到,那就是咱那老鄉,看來他今天值班,我去和他說說,讓你們也見識見識。」

海子快步前去,不一會兒就見他在一個房門口衝我們招手,示意我們過去。

於是我們也進了監控室,親眼見證了海子剛才說的,樹叢後的那個女孩兒果然被攝了下來。

從那屋裡出來,感覺很壓抑,誰也不想說話。只有在公安機關供職的大周見怪不怪,大大咧咧地說:「別看這個唬人,也不是沒招可破,你們哪位要想幹點兒啥事,告訴你們啊,戴上墨鏡、帽子,再打把傘,那東西就沒招了。」

「對,最好再找件警服穿上。」海子接口道。

哈哈哈哈......大家終於在笑聲中道別。

回家的路上,監視器和樹叢後整理衣服女孩兒的畫面,交替在眼前晃動,心中的感受難以言表。監控路面的電子眼居然已偷偷轉向居民區,幽靈般的「偷窺」市民隱私,每個人都不能倖免被偷窺,電子眼的功能已被當權者歪用濫用了。

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啊?!這樣一個人人自危、人人都被監控的社會,居然被中共標榜為和諧社會;在這個所謂的和諧社會中,人最基本的隱私權被悄無聲息地剝奪了,卻被中共大言不慚的號稱是有史以來人權最好時期。這個只為保權而害人無數的獨裁謊言黨,難怪到處都在傳說天要滅它,不滅簡直都沒了天理!

打從海子那兒回來以後,我就落下了個毛病:無論走到哪兒,都會不自覺的抬頭四處張望看有沒有電子眼,同時也會下意識的看看天,耳邊間或還會響起姥姥的話:「人在做,天在看哪!」我知道,只有天眼是永恆的,天眼在看著我,看著電子眼,看著人世間的一切......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大陸地下長城坐擁三千核彈頭
由前美國國防部首席戰略家、現任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教授菲力普‧卡伯(Phillip A. Karber…
里佳藍色部落的曠野星光大餐
一提到阿里山,無論中外旅客,大家耳熟能詳的不外乎是日出、雲海、神木、櫻花、鐵道等阿里山五奇。不過,如果只是跟隨著大眾化之旅,未免可惜。…
《找路》前傳── 林克孝登山心境的轉變
林克孝在大學時就創下登上玉山東峰北壁的攀岩紀錄,外加上他的登山經歷──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百座高山他登過半數以上,或許會讓人以為他是那種敢衝…
海南島會是下一個杜拜?
中國政府在去年年底批准了海南省提出的「國際旅遊島」規劃書。至此,中國2009年批准的區域發展規劃已達11個,從海南到甘肅天水,…
冬眠裏的大聯盟大事
所有的死忠美國職棒球迷在日曆上都會標明一個日子:投手和捕手報到日。今年各隊設定的時間從2月13日到17日不等,當日曆終於掀到這一天,…
中國官方吉尼係數被斥為「編童話」
最近,久不公布吉尼係數的中國國家統計局一次性公布了近十年的數據,稱2008年0.491是最高點,然後逐步回落,2012年為0.474。…
英國貴族口音奇聞
在許多人心目中,上一世紀最高貴優雅的好萊塢女星,當屬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赫本的經典演出不計其數,如《羅馬假期…
中共驅逐美記者,為何拖香港下水?
中國外交部在3月18日凌晨宣布,要求《美國之音》、《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時代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