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順祈積極為學生尋找學習的「良方」,
希望孩子們都能快樂地優遊在看似嚴肅的書法天地之中……
一踏進蔡順祈座落於花蓮市近郊的寓所,眼光立刻被牆上整齊懸掛的幾幅篆刻及書法作品所吸引。堅毅中略帶平淡樸實、穩重中帶點灑脫圓融,是蔡順祈作品所呈現出的獨特風格,也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
一襲輕便的短袖T恤上衣配上牛仔褲的簡單裝扮,平易近人的笑容加上委婉的語調,談吐間,立刻讓人感受到他的親切與隨和。這位年輕書法家,看似 動作緩緩的、講話慢慢的,可是,一拿起毛筆,卻是寫得又快又準,談笑間,他用熟練的筆鋒在紙上飛舞著,讓旁觀者不得不為之驚嘆!在下筆之前,他早已胸有成竹,彈指之間,揮灑出來的盡是自信與沉穩。
社團指導老師最佳人選
曾多次在全國書法比賽表現優異,且數次榮獲花蓮縣最高榮譽洄瀾獎的花蓮縣鑄強國小學務主任蔡順祈,他的書法、篆刻之路其實有一段漫長的潛伏期。
由於小時候受到幾位老師的影響,「書法」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印象,因此,他從小便對書法有一種特別的好感。
大學時,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學長刻的石頭印章,他才赫然發現,原來印章並非只有用來領錢的那種木頭章,它竟然也可以有如此豐富的變化,也可以刻得如此特別、如此漂亮!因為一顆小小的印章而對篆刻產生濃厚興趣,蔡順祈加入篆刻社團,開始學習各種篆刻的方法。為了讓篆刻技巧更上一層樓,他四處尋覓良師,學寫書法。從此,蔡順祈與篆刻、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
畢業後,蔡順祈在宜蘭一所小學校任教,第一次代表學校參加全縣國語文競賽就榮獲第一名的佳績,這樣的成就給了他很大的鼓舞與信心,也讓他從此和書法劃上了等號,不論是寫海報,或是參加大大小小的書法比賽,甚至擔任學校裡書法社團的指導老師,他總是長官及同事們心目中的不二人選。
開創有趣的書法教學方式
幾年前接任學校行政職務後,蔡順祈一直馬不停蹄,成立多元的社團活動,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舉辦各項才藝、成果發表會,提供學生表演的舞台;帶隊參與校際各項競賽,開拓學生的視野……然而,如此繁忙的行政工作,並未削減他對投入書法教學的興趣與熱忱。幾年來,他仍然堅持利用早自修及午休時間在學校裡擔任書法社團指導老師,希望透過社團可以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接觸書法。
蔡順祈認為自己沒有那種要「復興中華文化」的雄心壯志,但他覺得學習書法,應該要先從「接受」開始,也因此,他希望透過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喜歡接觸,對學習書法留下一個美好印象。
蔡順祈堅持「要讓學生對書法有興趣,再慢慢地進入規範」,憑著這樣的一份理念,他積極為學生尋找學習的「良方」,並試圖為學生設計一帖「開胃散」,希望孩子們都能快樂地優遊在看似嚴肅的書法天地之中。
從一開始的構思,到上圖書館翻閱相關的文獻、書籍,和研究所的指導老師切磋、討論,甚至一一請教在學校裡擔任書法課的任課老師,蔡順祈花了將近三年的時間,終於設計出一套專屬於國小學童的書法課程。
「透過畫字、演字等圖像及肢體表演的方式,再搭配介紹文字形象背後所傳達的意義。例如,古時候『足』的形象,就是一個腳趾頭的樣子;或者,讓學生扮演現代倉頡的角色,想像自己就是個造字天王,為大家創造出一個實用而且有意義的文字;甚至,讓學生動手去拓印、實際去操作……」就這樣,一堂生動有趣且內容充實的書法課,在蔡順祈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及孩童一連串的歡笑聲中展開。
蔡順祈不喜歡高談闊論,而是花很多時間思考「如何讓學生產生興趣」。「興趣」是他最常掛在嘴邊的字眼,期待透過有趣的教學方式,能讓更多學生和他一樣有機緣踏入書法學習的這塊領域。
「他在哪個階段想要去學,那是他自己的機緣跟造化。讓孩子對書法先有好感,不要急於看到學生有多大的成就。」他相信,也許有一天孩子長大後,也會在某種因緣際會之下,跨進書法的大門。
「包容、等待」的教育理念
小時候樸實無華的成長背景,為蔡順祈埋下了日後在教學上「包容、等待」的教育理念種子。「不要讓學生感受到威脅,要以幽默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錯。」他自有一套「圓融」的管理哲學。
面對全校一千多位小朋友,蔡順祈嘗試去記下每一位小朋友的名字,他要讓小朋友知道,學校裡的主任認識他。所以,平常雖然也會對學生訓話,但下課時,他會盡量讓學生感覺和他就像朋友一樣,「這樣,日後在學生犯錯時,他才會比較願意接受我對他的指正。」
在學生眼中,蔡順祈是位平易近人的「菜頭老師」,就教學上來說,他謙虛地認為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但自認最大的長處就是可以跟老師、學生,或者是社會大眾都相處得很好。對學生,蔡順祈最在意的是:「讓學生喜歡你、願意親近你、讓他畢業後還會記得你。」
山野璞玉,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
年僅三十多歲的蔡順祈,出生於雲林鄉下的一個小村落,曾是一個從小沒有到過市區,家中環境不是很好,父母均目不識丁的鄉下孩子。
回憶起小時候的那段日子,他不疾不徐地娓娓道來:「小時候,村子裡都是務農的,我們那個村子裡沒有幾個人會唸書,自己的成績雖不是很差,但也不是很好,只能說是跟得上,看到別人都在補習,但家裡沒有錢,當時覺得自己不是讀書的料,一路就是傻傻的,看到班上的同學,尤其是鎮上的小孩都很厲害,自己是鄉下來的,又長得小小的,所以對自己很沒有自信……」
國中畢業後,對升學沒甚麼信心,一心只想趕快唸完書,畢業後早點賺錢,沒想到,本來只打算唸嘉義高工,後來順利考上了嘉義高中,人家說:「你是歹竹出好筍。父母都不識字的鄉下人,竟然考上這麼好的高中,很神奇!」後來,在哥哥的鼓勵下,蔡順祈決定繼續唸高中,沒想到,高二時竟然突然開竅,考了全班第一名。他,就像一塊被棄置山野的璞玉,經過歲月的琢磨、時間的等待,終於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高中畢業後,蔡順祈順利考上台北師範學院,實習那年選擇在宜蘭的一所山地小學服務,實習完曾經調回雲林老家,後來又陸續待過幾個縣市,最後因母親、祖母相繼過世而舉家遷居花蓮與哥哥相鄰。這一段有如浮雲般漂泊的流浪生涯,奠定他現在能用更開闊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件事情。「這一路走來,我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支持跟鼓勵,所以很知足、很感恩!」他選擇用謙虛、感恩的心去回憶這一段辛苦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