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創環保的「隨緣技法」剪黏藝術,
化腐朽為神奇,作品活靈活現、立體飄逸,
獲選為台灣工藝之家。
在台灣,廟宇不僅是民間信仰中心,更是民間藝術薈萃之地。其中廟宇的屋頂景觀,更是極盡五光十色、熱鬧非凡。現代廟頂神祇、飛禽走獸等的製作,在成本考量下一般以楠燙模完成,外號「火師」的陳三火則遵循手工古法,結合「隨緣技法」,在屋脊上呈現一片祥和寧謐、簡潔而莊嚴肅穆場域,建構寺廟的復古風格。
謙虛受教,習藝精益求精
宿命中註定陳三火要吃剪黏這行飯。火師思想起念初三時,隨油漆寺廟的父親至廟裡彩繪,並幫屋脊裝飾師裁剪玻璃,就此剪出了興趣。書念不下去了,只想趕快就業,畢業後立即跟隨剛退伍創業的胞兄──剪黏國寶級大師李世逸學藝。
習藝過程中,朋友曾以6倍工資挖角他當師傅,但他還是留下來繼續「做中學」。他說,獨立出去做「瞎眼牛不怕槍」,雖有心想要做好但不懂要領,沒有益師指導技藝就無法再進步了。「改一個工,歹看一世人」,細節部分的手法,不止於漂亮而已,還要看不出匠氣。他慶幸自己留下來繼續習得要領與真功夫,才能做出今天的成績。
火師把「謙虛受教」終身奉為圭臬,抱持寬大為懷、樂於接受他人意見的心態,因此開始創作後,經常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大師對他的作品予以指導,讓他受益良多。
他說胞兄嚴格的鞭策、督導要求,才有今天紮實的火師,只是當時常挨罵很不服氣。1949年出生的火師,而立之年即離開師門自闖天下,創業以後一帆風順,直到2003年寺廟的工作量逐漸減少,正好開啟他剪黏創作的良機,當時仍以平面藝術品為主。
堅持使命感打造不落俗套古典寺廟的態度受到肯定後,隨緣技法的手藝於廟界逐漸受到重視,火師遂成為廟宇爭相聘請造廟的剪黏藝師。「自助、人助、天助」,對於在人生中曾經扶助過他的人,火師經常掛在嘴上一再表示感恩。
隨緣技法,創新剪黏藝術
陳三火從事傳統的廟宇剪黏四十多年,修建過百多間廟宇,被譽為「屋頂上的藝術家」,精湛的手藝和豐富的經驗,積累了藝術創作的豐沛能量。
2004年,湊巧接過一批正準備丟棄的破瓷瓶,陳三火將之拿來創作,從此開啟了獨特、創意、環保的「隨緣技法」剪黏藝術,使得原本以壁飾、平面人物為主的傳統技藝,蛻變成具動作勁道、飄逸而立體的藝術品。傳統做法是把人偶衣物以整齊服貼的方式呈現,而「隨緣技法」可使頭髮、衣物下擺呈現隨風飄動的意境。
「隨緣技法」是在打破陶瓷瓶碎片中找出合適素材貼黏,而不是想好了樣式再做敲打動作的剪黏創新手法,因此不可能出現第二件相同作品。根據碎裂片本身曲線、不規則形狀呈現千姿百態,以突顯生動美感。認為創作應隨緣進行的火師,對裁剪材料的陶瓷瓶選用具備了高敏感度,自可隨心所欲創作。
台灣大街小巷廟宇眾多,屋頂藝術卻大同小異,沒有特色表現。2005年,火師於剪黏事業最低潮時,承包了台南市鄭子寮福安宮屋脊裝飾工程,不用傳統的剪黏做法,改用獨創的「隨緣技法」集合現代素材,敲打出台灣首座手工廟宇,走出復古特色的藝術之路。
發展已有400年歷史的剪黏,歷代的匠師墨守成規承傳,呈現出匠氣的「術」法,火師則開創出「藝」境的大格局,在傳承歷史的定位上,就像樹的成長,到火師則又開枝結果,在剪黏藝界出類拔萃。雖然「隨緣技法」須有藝術底子較不易學,卻是不受拘束與限制的創作手法。
廢物再生,施作恰如其分有天意
創作過程中,意想不到的巧合或巧妙事經常圍繞在火師身旁,隨緣的他則視之為天意。作品施作中難免碰上材料不適的情況而做不下去,恰巧就會有人送來陶瓷,巧妙的是,恰好「正合我意」,或施作後恰如其分地搭配完美。不得不讓他覺得冥冥中恰似有天意。
另外,火師以「擊瓶隨緣意,創作隨我意」為創作哲學,廢棄陶瓷瓶拿來即隨意敲碎,碎片全貼用完畢毫不浪費,但連敲三次不破則暫放一旁。因此隨緣技法的作品自然生動、栩栩如生。
火師利用廢棄物環保再生,大家樂於把捨不得丟棄的破陶瓷瓶送給他創作,透過他的巧手,廢棄物竟可以成為維妙維肖的永恆藝術品,可謂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超過百件作品的背後各自有創作過程的巧妙故事,而件件創作更有典故,火師可以如說故事般詳述命名的內涵及作品的呈現方式,並加上創作的背景因素,動聽得令人擊掌。
作品24節氣中「白露」的創作,則碰過該穿甚麼袍衣的瓶頸,現成的碗或盅,彎曲幅度過大不適合,所以就暫停手上的創作,當晚突然就有人送來一裂開的白磁盤子,剛好符合他做了件白袍。
致力傳承,讓更多人認識剪黏
「傳承是我的使命,創新是我的目標、創作是我的興趣。」火師表示餘生將竭盡心力、努力以赴,做到無法做為止。因多數民眾沒有剪黏概念,看到了創作品也當是交趾燒,因此展覽、講座必須不辭辛勞、不間斷地舉辦,讓更多人認識剪黏,這是火師傳承使命的第一步。
前省美展的評審將剪黏作品驚為天物,藝術界的嘉評如潮、民眾的驚豔反應,提醒他剪黏這條路要永久傳承下去,也讓麻豆剪黏聲望提升起來,因此決定開班授藝。
火師成立了剪黏家族,利用週末跟著他敲打、學創作,這批來自各行各業的學員,有教育界、畫家、雕刻家等,因好奇來「了解剪黏、學習剪黏及應用剪黏」。火師期許學員將剪黏的方法運用在各自藝術領域中,走出剪黏的另片天空,目前已有結合玻璃創造的手法在進行。
兼具鄉土文化的藝術作品已上百件,還繼續勤於創作的火師,希望作品能留作歷史見證。明年的展覽,他計畫呈現以牛為主體的十二生肖創作,接著還有台灣獅系列,甚至水滸傳108條好漢也考慮列入創作中。火師挺直胸脯說,這些全部將留給後代的。
台灣剪黏史
屋頂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多追求宏偉壯觀的氣勢。而屋頂上的裝飾,越往南方,造形越顯得豐富而多樣化,色彩也更趨鮮豔。到了嶺南,則在廟宇屋脊上以五彩繽紛的剪黏藝術展現,寺廟更形美輪美奐。
剪黏又名剪花,創始於明代萬曆年間(約西元1600年)的廣東潮州、汕頭一帶。潮州自古是嶺南重要的陶瓷產地,當地泥匠剪黏陶瓷破片美化建築,後來隨著移民帶至東南亞與台灣,成為明清以來傳統建築的裝飾藝術。
剪黏藝術於清朝末年出現在台灣寺廟的建築中,在此之前,台灣的寺廟多以樸素簡單的交趾陶為主。由於交趾陶燒製不易且易碎、修復繁雜,逐漸由製作較易、價錢較低,又經得起日晒雨淋的剪黏替代。光復後不管是翻修或新建,剪黏已成為寺廟的主要裝飾,並成為台灣寺廟的代表。
台灣剪黏技藝,一脈相傳
台灣泉派剪黏師祖柯訓於1912年帶領大弟子洪坤福及其弟柯仁來至台灣,大修北港朝天宮,主持其剪黏與淋燙工程。完工即返回原籍的柯訓,被譽為台灣泉派交趾陶與剪黏的啟蒙大師;他的弟子洪坤福、柯仁來則留在台灣承包寺廟工程。台灣近50年來活躍的匠師,多為洪坤福門人或相關的藝匠,盡得真傳有「五虎將」美譽的陳天乞、張添發、姚自來、陳專友、江清露。陳三火的師父李世逸,即師承師公陳專友與師叔公江清露。
台南市鄭子寮福安宮建廟時,由台灣傳統木作師傅進駐實地施作木雕工藝外,並力邀剪黏大師陳三火手工打造,以「隨緣技法」慢工細活完成廟頂剪黏裝飾,為延續台灣傳統工藝盡心力,也為台灣充斥機械化的寺廟打入一針甦醒劑。
剪黏盛行,裝飾寺廟成主流
寺廟剪黏工藝強調主從關係、韻律的漸層原則,講究對稱平衡、對比和諧等等藝術美學,結合深具意涵的題材內容,表現祈福教化、趨吉避凶等功能,工藝精緻極富藝術價值。
剪黏作品大多出現於廟頂主樑燕尾脊排頭上,或屋外的牆壁堵上,也有在上頭貼滿剪黏作品;樣式則不離山巒樹花、飛禽走獸,及福祿壽三仙、八仙過海、封神榜等,並由龍與鳳為廟宇注入躍動的生命力,產生無窮的靈動。
結合了泥塑、陶瓷剪裁、鑲嵌、陶藝及彩繪等技法的剪黏技法,預先紮鐵絲為骨架,用灰泥塑出所需的造型,再將剪好的彩色陶片插貼於上,然後於細節部分施以彩繪修飾完成,人形的臉譜另以瓷土注模,上釉燒製而成,過程十分繁複;表現手法有平嵌、浮嵌和立體嵌等。剪黏與西洋「馬賽克」的鑲嵌工藝有點相似。
大陸劣品充斥,剪黏漸失序
剪黏所使用的材料豐富而多樣,隨著工業進步發展出新的材料,使剪黏作品更臻完善及表現時代意義。1960年代,簡單快速而方便的彩色玻璃和壓克力等新材料被應用在剪黏上,剪黏造型趨於金光閃閃、耀眼奪目。
到了工資日趨高漲的1980年代後則「求新、求快、求完工」,剪黏發展出利用燒陶技術,將常用的剪黏體材預先分解製作「淋燙模件」,再由一般泥水匠按圖拼湊完工,取代了沿襲傳統的「玻璃剪黏」,寺廟講究慢工細活剪黏裝飾的傳統工藝從此不易再現。
台灣寺廟剪黏裝飾,因翻修或新建寺廟一致追求建物規模的巨大,普遍不重視歷史、人文與工藝價值,變得相似且複雜、華麗卻失序。為了省錢,寺廟的建築裝飾,包括石雕、木雕、交趾燒、剪黏、彩繪等全部或大部從中國採購,運回台灣組裝。
這些由大陸一般工人粗製而成的建築裝飾,甚少具有技藝價值,代表傳統文化價值的象徵與意象也不見了。面對兩岸往來的愈趨頻繁,台灣傳統工藝的傳承更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