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滅私奉公
東科媒體集團每個禮拜一早上,都會安排一個高階主管用視訊轉播的方式,對所有員工演講一個小時。在短短的一個小時,吸收高階主管的成功經驗,有如醍醐灌頂一般,為東科人一週的工作帶來滿滿的活力。
演講的內容是甚麼,都由高階主管依自己拿手的方向訂定。趙東董事長最常講的是比較理念性的主題,如「新聞道德」、「新聞自由」等。吳金虎副總常講的則是比較實務性的題目,像是:「如何建立進入障礙」、「打造理想品牌印象」等。這個禮拜是資通部雷新榮副總演講,講的題目是「管理決策新思維」。
「各位同仁早安!我是整天和電腦生活在一起的資通部副總雷新榮。」
因為時間很短,所以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後,馬上破題進入:「今天和大家講的是管理決策。管理決策很難,很多的管理決策,其實是在嚴重缺乏資訊的情況下做出來的。為甚麼這樣說呢?」
雷新榮身後的大螢幕上秀出了一個超大的象棋的棋盤。
「大家看這個棋盤,我們下棋的時候,敵我雙方都是看得見的,而且自己的每個兵在哪裡,都看得清清楚楚。管理決策是不是這樣呢?以我自己為例,我在集團裡像是在『士』的位置。競爭者在做些甚麼?我其實知道的很少。這樣一來,棋盤就先蓋掉一半了。」
棋盤的上半部變得灰濛濛的一片,甚麼都看不清楚。
「再來,我知道我下面的員工和其他部門的人在哪裡、正在做甚麼嗎?我最多只知道我的祕書和助理在做甚麼,其他人的行蹤我不清楚。所以除非『士』走的這個『米』字之內有敵人闖入,或是我方的車、馬、包進入我會知道之外,頂多只會和我上面的『將』、另外一顆『士』保持良好的溝通,知道彼此在做甚麼。棋盤的其他部分也是要蓋掉的。」
這時原來的整個棋盤,現在只剩下我方的『米』字區域亮著,不到整個棋盤的六分之一。其他都浸在茫茫大霧裡。
雷新榮此時像是定了定神說:「所以,管理決策的本質之一,就是缺乏資訊,越到高層越是如此。」
「那怎麼辦呢?有的管理者覺得更多的資訊,能讓決策品質提升。甚麼是更多的資訊呢?我舉一些不同的面向:長期短期、有形無形、直接間接、攻擊防守、主要次要、數位類比,這些只是很隨意舉出的資訊分類方式。再具體一點分出部門的話,每個部門又是很多很多資訊。任何一個曾經認真努力獲得更多資訊,來幫助提升決策品質的管理者,最後都會被滿滿的資訊搞到用腦過度,禿頭白髮,像民調中心的魯統利一樣。」
大螢幕上秀出Q版的魯統利,這時很多東科人在電腦前笑了出來。
「民調中心那裡怎麼傳來陣陣笑聲?開個玩笑別介意。反正呢,這條路是行不通的,管理者最後又會回到他習慣去注意的一些重點,也就是,又回到缺乏資訊的狀態了。只是管理者這回忘記資訊缺乏這個問題。」
大螢幕慢慢變回到茫茫大霧那張棋盤圖。
「那我今天難道就是來告訴大家,管理決策都是閉著眼睛下盲棋嗎?當然不是。管理決策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個提升的方法,不在資訊量、不在資訊科技、不在統計、也不在過去的經驗。可能很多人知道我在修煉,修煉就是去掉自己的私心。我在修煉的過程中,慢慢發現自己的私心在我做管理決策的時候,影響很大。」
大螢幕這時換上了一張雷新榮打坐的照片。
「以前當小主管時,為了自己升職、加薪,不管下面的人多累多忙,專案一直接;案子接進來再威逼利誘,好說歹說,讓他們把程式寫出來,常常趕鴨子上架,先求有再求好。這時做出的管理決策,都沒在考量公司利益、沒考慮部門之間如何通力合作、沒想到要善待屬下。有的人壓力太大或身體不行就離職了,我那時也不管。部門之間關係緊張,爭功諉過。我那時想的都是自己,思考的角度很窄、思考的時間範圍很短。回頭來看,這樣的決策方式和產生的結果實在該打上一個大問號。」
「後來因緣際會開始修煉,知道一些道理。我試著在做決策的時候,先衡量衡量自己的心是怎麼擺的。如果發現自己有私心,就抑制它、排斥它,這樣就比較能從公的角度去思考,包括為公眾、為公司、為員工。這個過程是痛苦的,有時明知對自己會吃虧,但對公司有益,真是心如刀割。不過我發現,割捨之後,換來的回報更大。我為下屬著想之後,他們更願意付出,不再是無奈地做著工作,而是充滿能量地付出;我為公司著想,不去爭功諉過之後,部門之間的關係就緩和了。」
大螢幕秀出了簡單的兩個字「結語」。
「我漸漸地體會,在資訊缺乏的狀態下,管理決策仍然可以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蒐集更多的資訊之前,不如先看看自己的心。大家這個禮拜在工作上遇到事情要決定時,可以試試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