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事件專題報導

谷歌效應:投資中國風險上升

支持者至香港谷歌公司表達谷歌「對中共網路監控說不」的贊同。
Getty Images
第55期
宋傑

媒體和業內人士近日表示,儘管谷歌事件不會導致中國外資企業的撤離,但還是會引發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商業環境以及中國投資風險的擔憂。

據悉,今年5月起,中國將針對資訊安全產品實施強制認證制度(Chinese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CCC),生產廠商申請時必須將晶片藍圖和軟體原始碼交給相關單位,不然無法在中國生產、進口和出售。

谷歌等多家美國公司遭中國駭客攻擊,引起西方企業對資訊安全的警惕。對其他中國公司來說,谷歌事件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加劇了對將來遭到網路攻擊的擔憂,尤其是網路駭客盜取知識產權的擔憂。谷歌事件也引發外商對信件內容防護的重新檢視。中國美國商會日前表示,在中國的美國企業對來往商務資訊的安全性感到憂心。

除了科技業外,包括金融、通訊、化工等產業的外資都曾遭受駭客入侵。一位金融業主管表示,情況讓人擔心,各公司已經感覺到他們在中國的專業技術很容易被盜取。

儘管外商基於利益考量,盡量避免激怒中國政府,去年還是發生了兩件雙方對立的事件。首先是中國政府要求電腦製造廠商安裝「綠壩」網路過濾軟體,遭到數十家科技公司大力反對,北京政府最後宣布該措施無限期延後。

接著,去年10月中國政府的新規定,要求廠商產品必須獲得認證,才能列入政府優先採購產品之列。業界批評此舉意在要把外國新科技轉移給中國企業。這一問題目前尚未獲得解決。

2002年,時代華納因擔心中共會索取用戶的郵件副本,終止了其麾下美國線上(America Online)與中國的電子郵件合資計畫。

德國《商務日報》(Handelsblatt)1月15日指出,中國利用產品認證、專利權、間諜和網路駭客等手段,意在取得國際駐中國公司的商務情報和技術。

德國資訊商業通訊新媒體公會(BITKOM)總裁謝爾(August-Wilhelm Scheer)警告,如果規定要求特定資訊商品申請認證,迫使軟體原始碼公開,那麼,致力創新的企業將離開中國。防火牆、作業系統和伺服器,都屬於資訊安全產品的範疇;而包括手機和晶片卡等含有安全科技的產品,也可能包括在內。

歐盟商會一份文件指出,如此一來,外商智慧財產權恐將不保,與認證標準無關的產品機密情報,都有可能落入中國競爭公司的手中。德國企業主管表示,中國的專利保護是個大問題,中國應採用國際共同認證標準,以減少機密不必要的流出。

駐北京德國商業代表說,機密外洩已經成為歐洲出口廠商最大的阻礙。例如太陽能領域的一家德國軟體公司也因為不願交出程式原始碼,而拒絕來自中國的大訂單。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未來中國論壇:成立中國過渡政府
  就在2007年歲末,即將進入2008北京奧運年的前夕,一個由海外中國人組成的《未來中國論壇》,在12月5日宣示了「…
活動櫥窗
  新創業者找人才 2017 第一屆新竹新創媒合派對   為提升校園創新創業風氣,同時也為新創企業找到適合的人才,清華大學、…
第五課 居不易,不易居
如果讓幼兒們畫畫,題目是「家」,我們經常會發現圖面出現一個紅瓦白牆,籬笆花園的家。但現實社會中有多少人住得起這樣一個夢幻理想的家?有的,…
中共捧紅熱比婭的10個條件
咱們就別繞圈子說話吧!熱比婭完全是中共一手捧出來的國際Super Star。 原本沒有甚麼人知曉的熱比婭紀錄片《愛的10個條件》(…
譴責北韓人權 南韓日趨強硬
南韓號稱將以CEO治國的新總統李明博的對北韓政策愈趨明確。據稱南韓將對聯合國譴責北韓迫害人權的草案投下近幾年來首次的贊同票。…
歐都納山野渡假村「 三不政策 」健康自然
不嫌路遠、不怕舟車勞頓,沿著漫漫山路來到座落於曾文水庫上游的歐都納渡假村,迎面而來的是純樸、自然的閒適風情以及以綠地、小木屋、…
私人典藏 台灣島的蕨類寶庫
夏季午後的雷陣雨,打在附生著多樣蕨類的老樟,啪搭雨滴將日本假蹄蓋蕨洗出鮮亮而多層次的綠色;有了濃密的筆筒樹遮擋,…
年輕人能否成為中國的新希望?
正就讀台灣某大學的小如曾跟兩位中國交換生同寢室,每每談起她的中國室友,總是一副好氣又好笑的表情。 第一位室友小靈來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