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縣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嘉南文化藝術館正在展出「游漆園──黃麗淑的漆藝世界」。甫進展場,目光旋即被華麗精緻的漆藝作品吸引。漫步瀏覽,包括漆畫、胎脫漆器、竹胎漆器、籐胎漆器等百餘件作品,光彩亮麗,細細品味之後,不由得令人讚嘆不已。
生漆易「咬」人 要得真傳得下工夫
與台灣首位結合竹編與漆藝的工藝家黃麗淑相約訪談,來到南投縣草屯鎮郊外的產業道路口,隨她通過鄉間小路,眼前豁然開朗,占地千坪的「游漆園」隱身在群山環抱的田野中。樸實的外觀結構已經完工,偌大的工作室顯得十分空曠,只有「小徒弟」李予仁正低著頭認真地在一面竹編的屏風上髹塗天然漆。黃麗淑一面細心指導他髹漆的要領,一面告誡他學習漆藝要有敬業精神,不可偷懶。
尚在念高中夜校的李予仁靦腆地說,阿嬤建議他學漆藝,他也覺得漆器很好看,就利用白天來學。黃麗淑說年輕人想學傳統工藝很難得,所以收了這個「小徒弟」,但是能不能得到「真傳」,得看他願不願意下功夫認真學藝。
「因為工藝是要靠技術與經驗的累積,無法速成。而生漆和人體皮膚接觸容易引起過敏,嚴重者會被漆『咬』得全身紅腫、發癢,加上漆器的製作過程繁複,一定要經過長期的學習、訓練,才能有所得。」黃麗淑一語道破漆藝傳習的難度。雖然這些因素讓許多人對漆藝敬而遠之,黃麗淑卻在人生最精華的歲月優遊其中,三十年樂此不疲。
教師研習驚覺漆器珍貴
再度造訪「游漆園」,巧遇草屯鎮虎山國小教務主任楊曜綜帶領全校教師前來研習漆器。這是「游漆園」首次接受團體研習,寬廣的工作室顯得十分熱鬧。黃麗淑先以投影機細說漆藝之美與中日文化的淵源,接著示範簡易的漆器DIY。教師們在她幽默風趣的指引下,趣味盎然地體驗製作漆器的樂趣。
「原來我阿嬤留下來的東西(漆器)好珍貴喔!我以前怎麼都沒有注意到?回去後要拿出來好好觀賞。」帶著兒子同行的林芳智老師驚喜地說。教務主任楊曜綜覺得這一趟研習讓教師們瞭解漆藝與中華文化淵遠流長,可以幫助老師在相關課程上,引導學生認識傳統工藝之美。
提起漆藝,黃麗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光輝:「我大概天生是做漆器的料,不會對生漆過敏。能夠以自己的興趣當工作,是很幸福的事!」她說當初接觸漆藝是因為工作需要,沒想到一頭栽入後,竟與漆藝結下不解之緣。
從竹、籐編到天然漆
黃麗淑年輕時就讀國立藝專(今國立藝術大學)美工科,1972年畢業後,回到家鄉屏東擔任國中美術老師,婚後隨先生定居南投,任職竹山高中。當時竹山地區盛產竹子,竹材加工業相當發達,為因應學校竹編課程,她向曾獲民族藝術薪傳獎的竹編藝師黃塗山學習竹編,從而對台灣的竹材及加工技術有了初步認識。
1976年離開教職,進入先生任職的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現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在設計組擔任竹材工藝的研究創新,負責輔導廠商開發產品。為了提升產品設計的技術,黃麗淑前往籐家具工廠跟著技術人員學習籐編。她結合竹籐材料,為竹南栗林公司開發竹花器與吊燈,獲得「台灣省手工業評選展」佳作及優良獎。
因輔導廠商有績效,黃麗淑獲得手工所獎勵,前往日本觀摩一個月。她發現日本花道的花器塗上一層漆,非常美:「那種溫潤的手感與悠遠的境界讓我相當感動,是我日後投入學習漆藝的原因之一。」後來在開發竹材產品過程中,因苦惱竹材易破敗、壽命不長的缺點,引發黃麗淑以天然漆加強竹材堅牢度的念頭。
拜漆藝大師門下 創作生涯大轉折
心念一起,對天然漆不熟悉的黃麗淑宛如「初生之犢不畏虎」,在沒有人指導的狀況下,自己動手塗起天然漆。1984年,因輔導廠商,與豐原漆器業者合作的過程中,經廠家介紹,探訪到漆藝國寶陳火慶,她說:「當時在陳火慶老師家中,我看到了漆器高貴迷人的色澤及多樣的技法。這是我真正接觸漆器的開始。」從此黃麗淑拜陳火慶為師,從事漆器產品設計,並致力漆藝創作與傳承,至今無怨無悔。
黃麗淑說能夠成為漆藝大師陳火慶的弟子,是她創作生涯的一大轉捩點。「陳火慶老師不但讓我學到很多漆藝的技術,更重要的是學習老師的修養。」她說:「我常告訴學生,修養比技術重要,那是一門技藝的精髓。」
雖然盡得陳火慶「真傳」,黃麗淑並不自滿,為了精益求精,先後至「日本國立東京文化財研究所」、「沖繩公益指導所」進修深造,她說在日本不止學漆藝,也學到生活美學,對日後的創作很有幫助。
黃麗淑除了將所學應用於產品設計,並持續對台灣、日本的漆藝技術做研究,出版多項產品開發相關著作。為了培育台灣漆藝人才作為傳承種子,黃麗淑走訪日本與大陸的漆藝研習機構,參考他們的研習課程,於1996年完成《漆器藝人陳火慶技藝保存與傳習規劃報告書》,並辦理手工業研究所為期一年的漆藝傳習課程,聘請陳火慶親自傳授漆藝,她說當時參與研習的十位學員很優秀,目前在漆藝修護、創作、專業研究及教學各個領域都有很好的發展。
期許漆器被廣泛用於生活中
「人的思想會隨著年齡改變。」黃麗淑說退休前覺得技術的傳承很重要,希望學生學到很好的技術,現在卻不這樣想:「因為有技術沒飯吃!」這是許多傳統工藝家面臨的困境,因此1999年退休之後,黃麗淑專心漆藝創作之餘,更致力於漆藝的教學與推廣,除了在「台南藝術學院」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兼任教授,還深入社區推廣。她說推廣漆藝的目的,不是要大家都來學漆藝,而是希望漆器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才能帶動產業發展。
2009年黃麗淑把學校的課停掉,她覺得過了60歲,「名」不是頂重要,「有些事要放開,不要往自己身上攬。」
黃麗淑謙稱自己不是很聰明,但是很勤勞,不管是掃地還是做設計,一定會全力把它做好,盡到自己的責任。如今她在漆藝領域裡揮灑自如,作品得獎無數,卻虛心表示自己其實是很傳統的婦女,一生以家為重,沒有甚麼雄心壯志。「先生、孩子就是我的全部,工作只是為了多一份薪水,讓家人生活好一點。」她說每天為家人煮飯是一種樂趣:「因為每個人都很忙,只有吃飯的時候才能坐在一起互相聊天,我喜歡那種和樂的感覺。」
為了圓一個夢,讓自己過得自在些,可以去做一些想做的事,黃麗淑於兩年前開始建造「游漆園」。目前外部建築及庭園設施已完工,內部設置還在進行中,黃麗淑說:「我要營造一個很舒服的環境,在這裡作漆器,跟喜歡漆器的人共享。」她將整棟建築規劃為工作室、展示室和住宿區三部分,希望提供喜愛漆器的同好一起創作的場地,及作為與日本、大陸等國外漆藝家的學術交流平台。
想到「夢想」即將實現,黃麗淑很開心:「現在每天掃落葉,忙很多事情,都覺得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