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年完成攝影大師李屏賓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在決定開拍前幾天才意外發現懷了第二胎的導演姜秀瓊,是近年崛起的電影工作者。一直對台灣電影圈許多幕後工作人員非常尊敬的她,想透過侯孝賢和李屏賓這兩個長期合作的導演和攝影師的工作關係,把很有人情味的台灣電影圈精神帶給觀眾,留下印記。
在經費困難下,姜秀瓊以一個母親的毅力,隨著李屏賓的攝影工作踏遍台、港、中、日、美、法、挪威等世界各地,完成了她覺得未來可以讓小孩「認同媽媽心意」的作品。
心思纖細的姜秀瓊形容電影如同她最久的情人,「像賓哥說的,不好說也說不清楚,說了會失控。」那麼,她如何說這個動人故事?如何詮釋一位世界級的台灣攝影大師?
紀錄之1:向電影幕後英雄致敬
身材嬌瘦,說話聲輕柔的姜秀瓊,看起來就像緬靦的鄰家女孩,完全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種人生閱歷豐富的導演。「講到賓哥,難免會比較嚴肅,因為有個使命感。」姜秀瓊皺著眉頭,顯得十分慎重。
從事電影工作將近20年,只有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當過演員,其他長期都是擔任電影幕後工作的姜秀瓊,對台灣電影圈很多幕後工作人員都非常尊敬:「我覺得很幸運,像賓哥講的,這個緣分,早就注定在那裡了。」
「因為我記錄了李屏賓,也把很多一直在台灣電影背後默默付出的,非常非常東方哲學、非常侯導式的,他們的為人處事,他們一些對人尊重的情感,非常打動我的,我希望能把它記錄下來。」姜秀瓊認為,記錄了李屏賓,也同時記錄了侯孝賢,藉由影像的力量,跟沒有辦法這麼近距離接觸他們的人分享兩人的人生態度跟創作精神。
「賓哥是內斂得高潮迭起,感情很深,但是非常內斂。他的為人處事、對人尊重的情感非常打動我。」就這樣,李屏賓成了姜秀瓊記錄電影工作者心聲的一個代表。
紀錄之2:見證真正的無名英雄
到底,李屏賓成為攝影大師的成功祕訣是甚麼?
以李屏賓和周杰倫合作的《不能說的祕密》為例,姜秀瓊認為李屏賓非常清楚自己的崗位,雖然李屏賓在電影上的經歷比周杰倫來說資深許多,但李屏賓清楚「這是你的作品,我還是要服務你」。
姜秀瓊說很多攝影師想展現自己,會忘記電影的內容才是主軸,導演才知道所有的面向。「故事跟人物還是最重要的,導演還是最清楚甚麼時候該音樂出來,你的畫面不用那麼強。或這時只有演員最重要,其他的都退,美術不用那麼強,顏色不用那麼多,只有導演才知道,哪一刻、哪一個部門要站出來。」
姜秀瓊表示,李屏賓很好的部分就是很清楚自己的分際,在導演要的範圍裡做到最好,也會尋求自己突破的空間。所以李屏賓才能不斷成長、不斷有新的東西出來。「其實我們覺得李屏賓可以當導演,但他說從來不會這樣想,他說攝影的領域,就可以一直不斷地鑽研、專注。」
就是這樣「有分際的專注」,讓許多一流的導演折服。
和李屏賓合作的女演員出身的中國導演徐靜蕾說,當時她準備了一堆旁白,最後都沒用到,因為李屏賓拍的畫面已經交代了很多感情。但當時李屏賓說:「我幫你多拍一些,你不用沒關係,這樣你剪接比較好剪。」徐靜蕾表示:「他會放下所有東西,和我默默站在一起。」
導演王家衛則形容李屏賓像軍人:「很多攝影師鋒芒畢露,但李屏賓很安靜,你要求他的,他就去做。」導演陳英雄則說:「看到李屏賓就像告訴你──來吧!跟我來吧!一切都可以!」
這就是李屏賓成為攝影大師的原因。不顯露自己,永遠堅守好攝影師的崗位,默默做個陪襯的角色來完善導演的作品,真正的無名英雄、大師風範。
紀錄之3:特別有詩意的寫實
講到李屏賓的攝影風格,姜秀瓊這樣解讀:「李屏賓的寫實是特別寫實,特別有詩意。因為我覺得他不展現,他有非常豐富的情感是包含在外在的展現之下的。」姜秀瓊認為李屏賓的風格如同其人,看他的外型,很容易發覺到他的獨特性,可是表現上又是非常地低調、非常地謙虛。姜秀瓊認為這就是「大師的風範」,因為真正意境高的,其實不需要有過多的展現。
姜秀瓊舉李屏賓喜愛的古董為例:「他沒有那種工業的匠氣,有一些手工的質感,經過時間的沉澱下,光芒不是那麼直接的,這麼豔麗的,可是那個色澤是隱隱地發著光。他對生活是真的有深刻體驗,可是他又非常雲淡風輕地展現出來。其實他有詩意,有一種優雅的氣質,卻還是保留這種寫實,我覺得是很樸實無華的。」這段話,也深刻詮釋著李屏賓被譽為「光影詩人」的意涵。
紀錄之4:一脈相承的李氏家風
在影片中,讓人十分動容的,除了李屏賓的專業以及待人處事之道的圓融練達外,就是觸動人心的「親情」了。
李屏賓說,母親對他的影響非常大。他的母親從大陸一個人過來台灣時,在船上喝了好幾天的鏽水,是經歷過很艱困環境的人。而李屏賓的父親在他四、五歲時就過世,母親在很年輕的時候一個人扶養五個小孩長大。因為心疼媽媽,也養成了李屏賓很能吃苦的個性。
姜秀瓊因為拍攝紀錄片的關係,有機會和李屏賓的母親相處而成為朋友。在姜秀瓊眼裡,從李媽媽到李屏賓,到李屏賓的兒子,性格都是一脈相承的「李氏家風」。「李媽媽的感覺,就是很敦厚、很慈悲、很平常心。例如我問李媽媽比較辛苦的部分,她講得都非常淡然,都說不會、都很好。這些大風大浪,在他們眼裡,倒不是說無感,而是說那個東西已經內化地非常……怎麼形容,包括他們倆的互動,有些觀眾會覺得他們的互動很客氣到有點生疏。其實不是的,他們互動就是這麼優雅,其實是很關心但是含蓄的。」
姜秀瓊提到,李屏賓之前在中影每天下班回來,會坐在李媽媽床邊,聊他的感受才去就寢,包括跟女孩的交往也會跟媽媽報告討論。現在在外地也是每隔兩、三天就會打電話回家。
因為小時候在沒有父親的家庭,在那樣的環境下李屏賓很早就知道人情冷暖、社會現實的一面,他強迫自己要很強壯、保護自己。姜秀瓊說:「李屏賓可以選擇保護自己,做很殘酷的人。可是他卻沒有選擇往這方向走。他的多情、他想體貼人,才是他的本性。他的個性絕對跟家教很有關,因為這是價值判斷的選擇。」
在《乘著光影旅行》影片裡,觀眾可能很期待看到李屏賓的太太。因為沒有出現,除了失落感外,可能也多了一份「猜測」。姜秀瓊解開了這份疑慮。
李屏賓的太太雖然是美國人,但在姜秀瓊的眼裡卻是觀念很中國、很傳統的西方人。「賓哥常年不在家,其實對西方女性來說,也許會覺得婚姻不需要這樣維持下去,但是她的觀念就是很中國女性的。包括她跟李媽媽的互動,非常好、非常尊重。所以她可能非常欣賞自己的台灣丈夫。還有他的兒子Justin,除了口音外,一點不覺得是外國(長大)。你發現這個美國媽媽把小孩教養得真的很好,真的是李氏風格家教的傳承,感覺就是個小賓哥。從李媽媽到賓哥到Justin,那種感覺很像。」
姜秀瓊認為,父親對小孩的影響是身教,不是那種家常生活細節的照顧,而是一種形象、精神。對李屏賓的一雙兒女來說,雖然父親不常在家,但姜秀瓊覺得他們是非常滿足的,父親對工作的態度、為人處事,他們都感受得到。
姜秀瓊曾問李屏賓,回到美國的家,周圍都是美國親戚朋友,做為美國女婿,如何相處?李屏賓答說:「就是不卑不亢。」姜秀瓊認為這個態度也一以貫之在李屏賓的工作態度和國際不同的工作組合作上。
李屏賓十分謙虛,他是以工作表現來贏得尊重。姜秀瓊形容:「他很像水很有滲透力,可以不斷轉變。所以到每個不同環境文化背景、不同劇組,他可以融入。其實就是他觀察、變化,他不會把自己放前面,他的視野也夠大。」
紀錄之5:國際導演都為之動容
對於《乘著光影旅行》紀錄片中一些接受採訪的導演看到這部影片後的反應,讓身為導演的姜秀瓊非常感動,更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越南籍導演陳英雄看完後,鄭重地跟姜秀瓊說他很抱歉,因為陳英雄接受訪問的當時,狀態非常差,他覺得回答得不夠好,覺得非常可惜。陳英雄認為看到一部這麼感動人的片子,但他能貢獻的部分還不夠。姜秀瓊說:「作為這部片的導演,我非常感動。其實我應該謝謝他,他反而過來跟我道歉。」
熱情的法國導演吉爾布都(Gilles Bourdos),看完片子後就哭倒在李屏賓的肩膀上。姜秀瓊問他為甚麼這麼感動,是因為心疼賓哥還是甚麼?吉爾布都真誠地表示,經由這部片他更瞭解李屏賓的成長背景,更覺得難得,更珍惜這個朋友。
這樣一部能讓國際大導演感動落淚的紀錄片,拍得也真的「值回票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