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奇髮型美容直營連鎖店,目前在高雄、台南地區共有16家分店,三百多名員工。然而,1995年三奇卻曾歷經一場嚴峻的經營挑戰──分店連續倒閉,設計師集體出走。
自己培養員工 打造「三奇文化」
為了度過這場危機,總經理沈美利決定顛覆一般人對美髮業的刻板印象。她帶著僅存的12名員工,重新開創新局。
怎麼顛覆?沈美利決定打造「三奇文化」。
首先,要改變其他業者習慣的方式,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所有設計師由公司培養,不對外徵求設計師。於是三奇開始與許多高職學校建立「輪調式建教合作」,從高一開始,學生們三個月在學校上課、三個月來三奇上班;從助理開始學習,慢慢訓練成為設計師、店長、主管。
然而,小小年紀的高一建教生,對自己的人生目標還懵懵懂懂,有的正處於叛逆階段、有的則是來自問題家庭,更有一些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被學校歸類為需要特別輔導的學生。孩子抽菸、罵三字經早已是家常便飯,每一個孩子都累積了十五年不同的家庭、學校生活背景。這些都是三奇必須面對的課題。
但三奇從來不挑選孩子,沈美利自豪地表示:「我們把任何孩子都當正常人看待,來了之後我們多一份關懷。其他業者會選人,我們不選,我們有能力可以協助孩子。」
沈美利認為,一位美髮設計師最重要的是觀念與態度。因此三奇帶領這群孩子的第一步,並不是教她們洗頭,而是重新做好孩子們在過去十五年裡頭可能沒做好的「教育」工作。
以身作則 要求人品高過技術
十多年來,三奇建立了一套機制,沈美利笑稱為「圍攻策略」:「要讓她們知道,不懂分寸、沒有禮貌、罵三字經,這些都是不對的。我們有一套機制,全部的員工都口徑一致,比如說這個小孩看別人都用瞪的,我就叫全部的人每個人輪流去跟她說一次那是不對的,她就會驚醒,確定這是不對的。」
與三奇一起經歷過變動危機的陳秀蓁經理,闡述三奇人以身作則、創造環境的重要性:「在這個環境裡面,沒有任何人可以飆髒話、沒有任何人可以抽菸,我們自己以身作則非常重要,這樣就可以用環境、用同儕的力量去改變孩子。我們對人品的要求很高,遠高過技術。」一段時間後,學生的品性與行為、觀念與思想都變了。學校老師都說三奇好,連家長都覺得驚訝。三奇就這樣出名了。
每一年,新的建教生來到三奇,對三奇而言都是一番新的挑戰,但被改變的總是學生。因為,三奇的文化早已根深柢固。
為了預防弱勢的孩子適應不良,三奇也設計出一套溝通的管道──沈美利要求每位學生寫週記,像在學校裡一樣,每一週、二週交到總管理處批閱。「這個週記,現場的老師是不能看的,我們跟她(建教生)直接溝通,不能讓她受到委屈沒地方講,不能夠讓她沒有溝通的管道。」
事實上,這條建教合作的道路,漫長而艱辛。三奇一年就必須支出將近二千萬元的薪資成本在建教合作案上。「很難,但一定要做!就算三年以後她可能會離開,我還是把她當作三奇未來的設計師栽培。我們就是不放棄任何一個人!」沈美利對於這條她認為對的道路勇往直前。
沈美利笑著說:「我本身就喜歡做這樣的社會教育工作。孩子們本性都很善良,用心是一定要的!自己生育的孩子要認真教育,別人託付我們照顧的更要加倍用心啊!」
「我們大家的共識就是把這裡開創成幸福的工作環境,來這裡的人都不會學壞,減少製造麻煩,減少社會的成本負擔。」沈美利正帶著三奇築夢踏實、邁向願景,為社會開創新希望!
(本文整理自《看》2009年第42期「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