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各方壓力,德國總理梅克爾最終還是在6月底的歐盟峰會上鬆口,同意歐洲永久紓困基金的「穩定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簡稱ESM)可直接注資各國銀行。歐盟還同意鬆綁西班牙與義大利銀行的紓困條件,將讓西、義政府得以規避撙節改造的制約方案。德國民眾認為這是一項挫敗,但是德國國會還是以三分之二的多數決通過了歐盟財政協定以及ESM相關法案。此次峰會看似解決了西、義發展停滯和債台高築的困境,但是具體執行層面依舊付之闕如。
ESM可直接紓困金融業
歐洲聯盟峰會6月29日通過了「歐盟穩定暨成長公約」,授權歐洲央行可監控金融機構,以及可動用規模高達五千億歐元的歐洲穩定機制,直接紓困金融機構或購買國家債券。但峰會敘明,在具有效率的專門監控機制建立之前,不得動支紓困款。
歐盟通過的這項公約為發放歐元區救援基金鋪了條坦途,同時還提出了1,2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畫,幫助陷入財務困難的國家降低借貸成本,並可直接重組銀行資本,這主要也是對西班牙失業率居歐盟之冠,以及義大利經濟成長停滯開出的藥方。此外,歐元區17國領袖已同意設立歐元區銀行聯合監管機構,27個歐盟成員國也同意一項更緊密結盟的長期計畫,包括一體化的金融體系、預算體系、經濟政策體系、強化民主立法和問責機制。
歐洲領袖還同意放寬對西班牙銀行業緊急貸款的償還規定,不再要求納稅人需取得優先債權人地位,同時也放寬援助義大利的條件,市場因此燃起歐債危機可望獲得控制的樂觀氣氛。
德國會通過財協與ESM
在朝野各大政黨有條件的支持下,德國國會兩院6月29日均以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批准由梅克爾主導,旨在強化歐盟各國預算紀律的財政協定,以及歐洲永久性紓困基金「歐洲穩定機制」。
在歐盟27成員國中,已有25國簽署通過財政協定,而「歐洲穩定機制(ESM)」旨在接替臨時性紓困機制的「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總額五千億歐元,身為最大資金貢獻者的德國必須批准才能開始運作,目前尚待德國憲法法庭做出最後裁定。
梅克爾讓步 政治挫敗
峰會上雖然強調,建立有效的專門監控機制是啟動ESM的先決條件,不過德國媒體仍舊高分貝譴責梅克爾的讓步,甚至批評這是政治上的挫敗,因為這將讓ESM的紓困資金直接曝險在不夠健全的金融體制下,對於德國這個大金主相當不利。
雖然梅克爾反駁指出,ESM直接注資銀行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先有效建立歐洲銀行監管機制,這需要數個月或是一年,同時,ESM措施是德國對外發出「歐洲(統一)是我們未來」的訊號。
不過,分析指出,ESM的銀行紓困但書只是安撫梅克爾的冠冕之詞,隨後放寬對西、義銀行紓困條件的聲明才是重點,因為對於即將面對的西、義債務危機,曠日費時的建立監控機制根本緩不濟急。
西班牙與義大利更是抓住了歐盟(尤其是德國)無法承受任一國家退出歐元區的風險,在會議上以杯葛「歐盟穩定暨成長公約」的逆向操作手法迫使德國就範,同意通過短期措施來緩解他們的信用支出壓力,其中包含了准許歐元區救援基金收購其政府公債以及支撐其銀行等措施。
儘管外界普遍認為這次峰會具有突破性成果,但ESM直接挹注問題銀行的細節仍舊模糊,金融監管機制未來究竟適用歐盟27國或僅限於歐元區17國,仍有待討論。
葛林斯潘:政治整合才有解
被公認需為前一波金融危機負責的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把歐洲比喻為一艘有洞的「漏水船」,只有政治整合才是金融危機的唯一解法,這也與梅克爾的主張不謀而合。然而,分析指出,屈服於西班牙與義大利威脅下所提出的紓困「短期措施」不但讓近利遲滯了政治整合的腳步,也讓同樣接受紓困的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紛紛挑戰歐盟,甚至不惜出走而引發骨牌效應。後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各國陷困銀行也將「有樣學樣」,利用此「短期措施」的寬鬆條件取得紓困基金,藉以打平呆帳,進行資本重組。但就像西班牙銀行一樣,真正需要紓困的百姓並未獲得好處,吃肥的依舊是銀行的高層與「相對富裕」的大戶。這種繞過國家政府預算,避免增加國家龐大債務的鴕鳥行徑,還等不到公布規範恐怕就耗盡了看似龐大的救援基金,到時恐怕只有歐元區崩解一途了。
末日博士羅比尼指出,釋出再多的刺激成長政策都不能解決主要的基本問題,以致歐洲各國的政治與社會動盪將更加激烈,而歐債、美國財政困境和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停滯,加上中東可能爆發戰爭,一場席捲全球的風暴正在逐漸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