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臉譜

魏清水為「海牛車」申設世界文化遺產

碩果僅存的海牛車隊,平日載蚵,假日則成為觀光車。
碩果僅存的海牛車隊,平日載蚵,假日則成為觀光車。
岳翔雲
第121期
岳翔雲
國光石化「退場」後,芳苑並沒有因此而銷聲匿跡,反而以海牛溼地生態之旅,吸引了國際媒體的爭相報導以及台灣偶像劇的取景拍攝。種種奇蹟的幕後推手,竟然只是一位文史工作者──「台灣憨牛」魏清水……

一向靜悄悄的彰化縣芳苑鄉,從2003年開始有了變化與雜音。因為八輕國光石化預定地落腳在芳苑,引發外海的台灣白海豚瀕臨絕種危機。這起涉及國際級保育動物的事件因而躍上國際舞台,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孰輕孰重的論戰,可說喋喋不休。直到2011年4月,一場紛爭終於以國光石化「退場」方式落幕,讓芳苑溼地得以保留純樸的容顏。

也許有人會認為,不再成為熱門話題的芳苑,終將回歸「平靜」與「哀怨」。殊不知激情過後,芳苑反而出人意料地以更傳統、更有創意與獨特性的「海牛生態之旅」,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傳統海牛生態之旅成觀光新寵兒

當大家都把焦點放在國光石化與白海豚之際,原本擔任配角的「海牛車」,其實已經慢慢浮上檯面。在整起事件裡,海牛車因與溼地結合,發揮了畫龍點睛、襯托主題的功效而嶄露頭角。除了台灣在地媒體外,也逐漸吸引了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中國、馬來西亞等國媒體的競相採訪報導。

今年,攝影大師齊柏林「從空中看台灣」空拍芳苑之美;7月台灣偶像劇《原來愛.就是甜蜜》前來取景拍攝;8月19日,在沒有特別辦活動情況下,來自四面八方遊客不約而同湧向芳苑參加海牛溼地之旅,當日總共出動牛車10輛、三輪車23輛,合計7團265人。「惦惦吃三碗公半」的海牛車隊,鹹魚翻身成為觀光明星。

芳苑地方文史工作者、人稱「阿水」的魏清水,是方興未艾的「海牛文化」的幕後推手。看著8月19日滿載的海牛車,魏清水既欣慰又感慨地說道:「這是海牛出勤的最高紀錄!」

為了眼前這一刻,魏清水苦熬了整整八年……

從社區營造轉向文化觀光推廣

原本從事水電加工、喜愛攝影的魏清水表示,十年前因為要照顧年邁的阿嬤而回到故鄉。2005年時,魏清水參加了社區營造講習,配合在地特色產業嘗試推出「坐牛車觀光」,但苦於沒有知名度與配套措施而「摃龜」。

雖然初試啼聲效果不如預期,但他沒有因此轉向,「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說看能不能有機會幫蚵農增加收入。」回想起這段艱辛歷程,魏清水道出單純的初衷。

後來在偶然機會裡,聽到「彰化環境保護協會」前理事長蔡嘉陽關於海洋生態的演講,魏清水開始動念將生態保育納入社區工作。他心想:「光坐牛車,有甚麼賣點?何不把海牛也拉到潮間帶做生態體驗、吃烤蚵。」

另外,參與文化局「社區深度旅遊」後,也促使他認真思考怎樣才能創造出有意義、遊客又可接受的文化產業。「海牛文化要深耕,除了生態還要能提供懷舊氛圍與創造回憶。」

就這樣一步又一步,魏清水找到了執行的方向,從社區營造轉向文化觀光,他不僅發願要守護在地,更要行銷海牛文化。

擴大深度後,芳苑海牛車鐵蹄聲始終未曾停歇。2008年時,一年大約有三、四十團;二年後增加到一年100團;2011年撤掉國光後,隨即逆勢成長到150團;今年8月前,已經突破了去年全年的紀錄。

如今,魏清水三不五時就要接聽電話、看簡訊與遊客敲行程,預約團隊不斷增加,未來顯然還會繼續往上飆。

魏清水認為,海牛生態之旅之所以大受歡迎,除了具有獨特性外,「口碑很重要!」行程中,解說、體驗各占一半,每個來參加的人,因為印象深刻,回去後自然成為傳聲筒,因而一傳十、十傳百!

「海牛生態文化」向聯合國申設世界文化遺產

談起「海牛車」的起源,魏清水表示,過去台灣西海岸的潮間帶,都曾出現牛車下海耕蚵田、載蚵的情景,故而稱之為「海牛」。隨著工業區開發,水質漸受汙染,台西、麥寮、北彰濱、新竹香山等地,不僅蚵田減少,海牛數量也銳減。

讓魏清水頗感安慰並引以為傲的是,芳苑濱海地區的海牛歷史悠久,雖然隨著柴油三輪車的興起而逐漸沒落,但至今仍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蚵農堅守傳統駕駛著牛車出海。目前僅剩的26隻海牛,在魏清水眼中可說是碩果僅存的「末代武士」,每一隻都是「國寶」。

「芳苑擁有全國密度最高的養牛人家,來蚵鄉搭牛車,可以同時找到旅遊的新鮮感與古早的記憶。」魏清水表示,海牛應從生態、觀光層次提升到文化層次來經營。

由於深切地體認到芳苑溼地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泥灘地,加上芳苑的海牛耕蚵田不僅有百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全世界也找不到這種「農耕方式」,愈發顯得海牛文化的彌足珍貴。魏清水因而發下豪願,要以「海牛生態文化」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設「世界文化遺產」。

娘不疼、爹不愛孤軍奮戰苦撐

魏清水一路走來,可說是備嘗冷暖。2005年至2007年,魏清水參與了彰化縣府籌劃的「王功漁火節」,一場音樂會與煙火,吸引了數萬人參與。然而,政府花許多心力與金錢,就在王功隔壁的芳苑,卻無法同時招攬人氣、帶動發展。除了漁火節,元宵燈謎也選在王功的福海宮舉行。相形之下,魏清水不禁慨嘆,芳苑是個「娘不疼、爹不愛」的棄兒。

「我曾告訴國家溼地評審人員,就算彰化縣府不重視芳苑的發展,但我們絕不放棄。因為自助人助,天公疼傻人。」自己站起來了,人家才會看見你,魏清水展現捨我其誰的決心。

這幾年,魏清水不斷拍照、記錄,把重要文章與相關知識放上部落格。當臉書走紅以後,也開始PO照片與在地小故事,逐漸獲得網友前來按「讚」。會有這樣迴響,魏清水淡然一笑:「我不是在做個人的事,而是全民共同的願景,因此比較容易獲得共鳴。」

「在爭取國光設廠時代,芳苑、大城兩鄉長口口聲聲為鄉民謀求福利,甚麼都敢大聲。可是後國光時代回到原點後,鄉長只是在等待中央掉下的禮物。這種淡定我做不到。」魏清水一刻鐘都不願等待,就是衝、衝、衝,不斷地去做。

地方不支持、甚至軟性牽制,魏清水並不氣餒,他積極配合芳苑鄉公所推出的休閒農業輔導計畫,扮演執行者角色,利用機會讓政府掛名當主辦、出宣傳品。「雖然不是甚麼小蝦米對上大鯨魚,但我們任勞任怨地做,慢慢他們就會瞭解到我們真的在做事。」孤軍奮戰的魏清水有信心喚起地方政府重視。

「二年前,他們還在笑:『這隻憨牛、大箍(胖子)水,能做出甚麼來?』現在他們不敢笑了。」身材微胖的魏清水說:「真的不能給他們看扁了!」

成功不必在我但成功之前不能沒有我

今年7月底,內政部長李鴻源悄悄拜訪芳苑,瞭解海牛車隊的運作。後來,內政部寄來一份感謝函,魏清水說:「我知道我們沒有放棄,才能走到今天獲得高層肯定。成功不必在我,但成功之前不能沒有我,基礎建置前必須有人逐步鋪路。」

只要有人願意關心芳苑,無論是「身先士卒」或是當「墊腳石」,魏清水都樂意為之。「總算對得起這塊溼地背後8萬多名支持認股股東的基本期待。」魏清水希望中央層級踏出第一步後,這顆風向球能獲得更好的回應。

魏清水也衷心感謝配合的老農、海牛及給他支持鼓勵的相關環保團體、朋友。此外,台明將公司林肇睢總經理除了率先贊助海寮、印製DM外,也鼓勵他設立「海牛驛站」,讓海牛活動可以由點、線、面逐步開展。

凡走過必留痕跡那一年記得大家奮鬥過

海牛生態之旅從無到有,幾乎全由魏清水一個人張羅。對內配合調度老農、牛車與三輪車;對外接洽團體與控制人數,看似繁忙卻井然有序。魏清水儼然成為海牛的代言人兼聯繫平台,跳過他,整個活動就像斷了線的風箏般無法掌握。

很多人建議成立社團來運作,魏清水則淡淡表示:「目前大多還是義工狀態,誰願意不支薪長期來幫忙?而且考慮海牛、溼地的承受力及旅遊品質,還是要做總量管制,這樣就好。」

魏清水說,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商業投機者,他只是盡點本分塑造出芳苑的人文意涵。一直扮演著「放送(廣播)頭」的他一貫謙虛地說:「我是愛鄉土的好朋友,在地人的廣播電台。」

對於很多人質疑他以海牛申設世界文化遺產,批評他簡直是「痴人作夢」。魏清水不以為意:「這是我的天命!雖然很難,但是我就是『憨牛』,我就是要做,做到台灣政府會重視、教科文組織會注意。」

看著海牛踩過潮間帶留下深深痕跡,也許真有那一天,教科文組織勘查員也會踏上芳苑,踩出見證的足跡……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深信《長春》不只是煙花 「佳映娛樂」讓正的力量循環
首部代表加拿大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中文電影《長春》,訂於4月7日在台上映,「撼動人心」、「充滿感染力的傑作」是國際媒體《衛報》與《…
貴族的器物 漆器
漆器,指的是以生漆塗敷在器物胎體上,作為保護膜而製成的工藝品或生活用品。最早現世的漆器是1987年在浙江餘姚縣河姆度文化遺址中出土、…
23條的幽靈在香港徘徊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祖師爺馬克思與恩格斯在他們的《共產黨宣言》一書中開始就說:「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
習近平緊握槍桿 加快布局「打虎」
新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後,高層內鬥不斷,甚而越演越烈。近日戰火已延燒至具有關鍵影響力的軍方派系。   徐、郭軍中勢力遭清洗 據香港《…
喝出百億商機 台灣手搖茶飲進軍國際
烈日當頭,走進街頭巷尾的手搖茶飲店,看見色彩繽紛的店面設計、琳瑯滿目的飲料品項,好像就能夠消暑解渴。手搖茶飲是許多人生活的調劑,下課、…
農夫好當嗎?青年農民Q&A
隨著觀念改變,以及對土地的關懷日漸升溫,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對農業產生興趣,考慮走入農村當農夫。 甚麼人適合從農?…
甜美的排灣族少女
排灣族是台灣第二大原住民族,主要分布在台灣南部的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境內,除了每五年舉辦一次的盛大「五年祭」和「刺球」活動外,…
8. 美夢難圓
「是我,就是我。」鳳眼眸底揚起一泓春水,笑意盎然。女子想起自己以「飛菜」攻擊過人家的糗事。只好輕咳一聲掩去窘狀。「你也同時存在於二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