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沙龍

大師對談,為台灣品牌領航:施振榮 vs. 徐重仁

品牌教父施振榮與流通業教父徐重仁,彼此分享對於打造台灣國際品牌的看法。李唐峰攝影
品牌教父施振榮與流通業教父徐重仁,彼此分享對於打造台灣國際品牌的看法。李唐峰攝影
第132期
李唐峰

如何在代工為主的經濟體中,創造出國際性的品牌,一直是台灣企業界念茲在茲的課題,政府也投入許多資源協助,期盼協助台灣企業厚植品牌實力。經濟部工業局4月初特地舉辦一場「品牌領航大師對談」,邀請台灣「品牌教父」施振榮與「流通業教父」徐重仁進行一場跨界的高峰論壇。這場論壇開放報名後,250個名額快速「秒殺」。為饗許多無法親臨現場的讀者,以下即為兩位大師觀點的紙上忠實呈現。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暨智融集團董事長)
人文科技島:品牌生活型態演繹

今天很高興受邀來談談我個人對台灣發展的願景,我將以「人文科技島」作為主題。

二十幾年前,我記得是1989年,我在總統府提出了科技島的願景,也為了台灣的競爭力,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公式──「競爭力等於價值除以成本」,而且我強調,在討論價值與成本的時候,必須注意到:有形、無形,現在、未來,直接、間接。

這麼多年來,我發現大家不論在成本或價值方面,都只重視現在、直接、有形,相對疏忽了間接、無形、未來。因此,我認為這是「價值半盲文化」,不論政治人物也好,企業經營也好,都是看短、看有形、看現在,但從社會要長期進步的話,實際上六面向的價值都需要去考量。

對品牌這個課題來講,其實就是無形的、未來的、間接的價值,而這裡面卻會發生現在、直接的成本與挑戰。所以大家雖然認為品牌很重要,但其實要有效營運品牌,實質上大家大部分都還在摸索中。

台灣有成為「加值中心」的機會

在1996年,我發現台灣的科技島已經成形。但科技是比較有形的東西,科技的存在其實是為了生活品質的提高,所以應該再加上人文、以人為本才對。後來在2006年,我又提出台灣應該要做亞太加值服務中心,不斷地加值,不斷地為人類的生活加值,而且不能把舞台局限在台灣,不能把台灣做小,是要為人類的文明盡力。

那麼,要談加值,台灣在科技、製造、硬體、資通訊方面都有相對的優勢。如果我們把製造業服務化,就加上了品牌;如果我們把服務業加上科技化、科技加上人文藝術,就是加值。

我兩年多前被請去當「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其實台灣軟實力相對也有它的基礎,只是到目前都沒有好好整合利用。我絕對認同藝文對加值是非常重要的。研發理性加上感性並進的產品與服務,在我們今天思考的課題裡都包括在內。也就是說,今天談的品牌不只是微笑曲線(參見附圖)的右邊,其實跟左邊也有關,但是必須要把所有生產鏈都做一些加值。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雖然大部分不是透過我們的品牌,但是我們在高科技產業研發的能量是用到全世界去,我們的知識相對就有價值、就加值了。所以從這角度來思考未來發展。

創新整合以創造新的價值

談到創新,文字上的「新」,好像是有創意就是新東西、就好像是創新,但是創意必須要有可行性,能夠很好的執行落實,更重要是能創造價值。這就是微笑曲線上的「由右引左」,從右邊創造客戶的需求,來引導左邊的創意、研發、創造智慧財產權。

台灣在許多發明展的金牌拿一堆,有很多創意,但是沒有落實,沒有讓這些創意創造出價值。我們的年輕學子有這麼多創意的能力,但要讓它真正對人類創造價值,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市場是創新的龍頭。創新需要落實,因此必須承擔很多風險,我常講,創意可能讓你傾家蕩產。在這邊我想分享一個觀念,我們的文化中常有個習慣,「我有甚麼好的idea(創意、想法),我不能告訴人家,怕被別人偷了」,其實idea不值錢!競爭障礙不是靠idea!我們的系統其實也是這樣設計,idea是沒有智慧財產權的。你要透過一個idea,有效落實,建立一個競爭障礙,那這個競爭障礙就是智慧財產。而品牌就是在架構一個競爭障礙。

那麼,就要談到市場。大家注意微笑曲線的橫軸,左下方是「全球性的競爭」,是智財,而右下方是「區域性的競爭」,也就是當地化的競爭。也就是說,就算我們有全世界最好的東西,但要拿到不同的市場中,像是拿到美國去,我們也會碰上問題,因為那是服務的一環,服務業本身也是比較屬於當地化的。

所以我們經營大市場能力的建立,品牌塑造、通路建立、服務機制的建立,都需要很長時間,但是我們要迎接它,我們要看未來。這些需要投資、需要整合,只談創新不夠,實際上需要用創新的方法把價值鏈整合起來,這是非常重要、非常需要的能力。

講到整合,我有一句話說:「你在做整合的時候,再強也強不過你最弱的一環。」這在做整合時需要瞭解,否則沒有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新思維

接下來我想對於台灣長期發展的定位,對於製造業跟服務業,提出一個簡單的定位。這包括前面所講的,我們必須「從降低成本到創造價值」、「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從自製率到附加價值率」、「從科技創新到人文創新」。

過去二、三十年我們都在談自製率,民眾要買MIT的。自製率就是有形,附加價值是無形的。大家眼睛能看到的都是看到「哪裡製造」,電腦以前都是我們台灣製造的,但是裡面附加價值率最高的卻是Wintel(微軟的Windows軟體平台+Intel的硬體架構)。光是Windows就已經是看不見的軟體,其實Intel的硬體架構中你看得到的chip(晶片),它如果不是放X86的架構的話也不太值錢,那也是看不見的智慧財產權在那邊。所以看不見的價值是很高的,附加價值是看不到的東西。

剛剛我們談到理性跟感性,有很多感性的東西都看不見,理性的就看到很美,但實質上有很多背後的故事,所以我覺得整個附加價值是很重要的。所以科技的創新,如果能加上人文創新的話,我們競爭力可以一直無窮進展。

台灣能贏的定位

那麼台灣能贏的定位是甚麼?我談製造業跟服務業。

製造業方面,我認為應該定位在「全球研發製造服務中心」。首先,台灣的製造業其實已經相對的最全球化了。全球化是為各品牌公司提供製造,而且不光是高科技,鞋業也是。在許多國家,如東南亞、東歐、拉丁美洲都有,我們的製造業已經在服務全球,為了人工密集,或是貼近市場、就近服務,都已經全球化。未來我希望看到的是,在當地製造的Know-How、技術、產品都是我們的,甚至連整廠設備,不止SOP(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所有有形、無形都可以通包,整案可以輸出。

但是,不能只有製造,這個製造業是有研發的製造。因為我們對很多市場的服務能力,包括品牌、行銷、售後服務、通路管理的能力,其實還有待未來50年到100年發展。尤其我們只有2,300萬人,還有很多產品是B2B(business to business)的工業產品,中間必須透過很多加值單位,我認為一定要有研發。所以我認為台灣製造業要贏的話,必須定位在「全球研發製造服務中心」。

那麼服務業呢?我個人認為以台灣為中心,做為「全球華人優質生活創新應用示範重鎮」,要特別注意,是「示範」,這表示規模不是在台灣。因為你要做服務業一定要當地化,一定要走到全世界各個角落。

你要把服務業的整案,包括Business model(營運模式)、SOP、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平台、人才訓練教材、模式,全部都整案輸出,附加價值就比較高。這樣我們一定會受到全球歡迎,因為我們不管製造業或服務業都真的變世界公民,這會造就當地很多就業人口,同時落實當地生活品質的提升。

所以我認為,台灣應積極建構培養「人文科技整合創新能力」的新舞台。

當然大家會問,我明天都已經過不去怎麼辦?那當然明天比較重要。(眾笑)我一直認為,只要過得去的話,總是要未雨綢繆。我用數字來跟大家報告,每天我的時間,睡覺8小時之外,你剩下16小時都在煩惱現在有甚麼好處?就算你現在要用14小時,那你還是有2小時想想未來吧?一定有時間、一定有能量,否則實在太無聊了。先講到這邊,謝謝大家。

施振榮小檔案:
施振榮被譽為「台灣品牌教父」。1976年創立全球品牌Acer,被許多國際媒體推崇為最有遠見的領導人。曾經獲得《Time》雜誌選為「亞洲英雄」、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全球25位最傑出的企業管理者」、《世界經理人文摘》推選為「全球15位最能創造時勢的企業家」。他的「微笑曲線」和「全球品牌,結合地緣」的國際化模式,把台灣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產業推上國際舞台,經營管理模式被哈佛商學院列入個案研究。

 

徐重仁(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品牌的著地:如何深耕在地化的服務

今天很榮幸來這邊跟各位交流,我們今天談的品牌,大家都知道非常重要。但其實拿國家來說,也是在打品牌,像我們最近常會談到韓國,我常覺得不可思議,一個Gangnam style(江南style)就能夠創造人家對韓國的印象。我們也知道,韓國近年無論在產業或品牌上都做出了非常傑出的表現。

但其實,我記得在三十幾年前到韓國去的時候,會覺得「竟然會有這麼貧瘠的國家」,那時韓國是糧食缺乏的時代。有次去旅行住在一家飯店,他們沒有提供早餐,我就問管理員哪邊可以吃早餐,他說他帶我們去。到那邊後我就說「謝謝」,意思是「那我們就要吃了,謝謝你」,結果他竟然坐下跟我們一起吃。沒想到第二天,我們偷偷摸摸去,他竟然還跟上來,而且陪我們坐、陪我們吃早餐,最後是我們付錢。所以當時給我們很震撼的印象──韓國怎麼這麼貧窮?

現在的韓國呢?我到美國去拜訪零售業時,一些超市業者跟我講,他沒有看到這麼認真的國家,為了要推廣韓國農業產品,農業部長親自到各個業界去拜訪,就為了把這品牌打出去,農產品也好、辛拉麵也好。辛拉麵可以行銷全世界,就表示韓國的努力與堅持值得我們去學習。

星巴克品牌故事

我個人基本上認為,一個品牌的產生有很多因素,接下來我舉幾個例子。1970年代時,日本已經到處是coffee shop(咖啡廳),但十幾年前Starbucks(星巴克)引進日本卻引起很大的震撼。我就跑到日本東京第一家Starbucks去看,也去了美國Starbucks本家,兩相比較,美國的Starbucks比較像我們小時候附近鄰家的冰果室,而日本把它upgrade(升級),一個普通的品牌,但是日本把它變成高檔的品牌。

以我的經驗,美國Starbucks的強項是整體行銷能力。當然一個品牌,它的產品──coffee本身品質一定要好,顧客要喜歡,這是基本;第二就是它的行銷手法,它不做廣告,卻透過置入性行銷,在很多好萊塢電影中,你會突然看到一個男主角或女主角拿著Starbucks的咖啡,無形中大家慢慢會產生印象。我覺得它在整個image(形象)的塑造上,非常下功夫。

此外就是它的design(設計),星巴克除了美味的餐飲外,最強調它的氛圍。台灣不同的Starbucks就有不同的設計感,有強調綠能的、有跟書共處的、有以旅行生活為概念的、也有滿滿懷舊記憶的,其實每家店都完全是由美國幫台灣設計的。施董事長講商品品質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你怎麼做行銷,怎麼打開這個通路。

無印良品品牌故事

另外一個品牌是MUJI(無印良品)。MUJI是一個日本的品牌,受到一般大眾的喜愛,那它早期怎麼產生的呢?日本有一家西友超市,想創造差異化,於是它想到自創自有品牌。它在超級市場中弄一個角落,展售不一樣的商品,它是很素雅的。比如運動鞋,現在運動鞋都很花俏,設計感很豐富,但它的運動鞋是純白的,沒有任何設計,但強調品質很好、價格合理。

在將近三十幾年前,這樣的商品不過是擺在貨架上的一小部分,但後來它體會到消費者族群中,不是所有人都追求豪華、華麗,也有人喜歡樸實,於是它不斷發展商品,現在甚至已經提供系統家具,如果你要搬新家或是改裝,可以幫你設計整套。

MUJI是很特別的例子,不是一開始就想要做一個品牌,當時也沒有想到會變成一個單獨品牌。現在基本上你看到「無印良品」這四個字,就代表沒有設計感的、好品質的商品,接下來MUJI就變成一個brand(品牌)。

品牌著地的策略

那麼「品牌著地」要有怎樣的策略呢?不管創造品牌也好,或是經營品牌也好,不可能跟消費市場沒有關係,必須從消費市場去思考顧客的需求,然後不斷創新、求變,創造顧客需要的價值。

也就是,怎麼樣去掌握市場的脈動呢?這是我認為創造品牌最重要的。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先進國家包括美國、歐洲、日本,我都把它視為是台灣的實驗室。在自創品牌的能力還不足夠的時候,我會從中掌握世界潮流,而且能夠知道如果引進這個品牌來台灣會不會成功。

那麼,假設台灣的條件足以自創品牌時,同樣道理也可以跟先進國家學習,你的標竿在哪裡?它可以學習的地方是甚麼?它的business model是甚麼?我認為必須透過市場的需求,不斷搜尋、不斷瞭解消費者,瞭解市場真正的需求是甚麼,你才會產生洞察力與直感力。

掌握品牌四步驟

我覺得掌握品牌有四個簡單的步驟。第一步是「簡單就是力量」,第二步是「創新服務行銷模式」,第三步是「透過媒體公關與代言人推動品牌形象」,第四步是「持續提升消費者感動與認同」。

第一步就是要「簡單」。甚麼叫簡單?像是naming(命名),你要怎樣讓顧客容易記憶?我們用ibon當例子,當時從日本引進時,我們就在想要取甚麼名字,有人說要叫information center(資訊中心)或是其他英文名字,但這讓顧客沒有記憶點。當時很多蘋果很多產品很紅,i來i去,我就想說我們也來個i好了,那要接甚麼呢?就接bon好了,bon不是法文,是爆炸的聲音,(眾笑),這就是ibon的來源。

city coffee也是,當時也有很多idea,但很多英文不容易記,也不能考顧客的英文對吧?所以叫「城市咖啡」不是很好嗎?基本上原點就是說,一個品牌本身要回歸原點,就是你能不能讓顧客接受。

關於第二點「創新服務行銷模式」,舉剛剛的ibon為例,日本人看到我們的ibon會很訝異──你們台灣怎麼可以在便利店買到高鐵票!他們還買不到新幹線的票呢!這就是一種創新。當然,創新的服務行銷都要回到原點,讓顧客真正能受益。

另外像是7-11,我們擺了很多桌椅,可以讓客人享用食物,不斷地有創新。甚至客人也會自己想到很多利用方式,像是有些爸爸媽媽會跟小孩子說,「放學後如果爸爸媽媽慢一點到,你們就去附近7-11坐一下。」結果一到下課時間學校附近的7-11都擠滿小朋友,有時店長還要指導他們寫功課呢!

像這個桌椅,經營這個到底能獲得多少利益是另一回事,可是提供給客戶方便、額外的服務,他對你非常感激,就會對這品牌產生忠誠度。這就是不斷透過創新服務、不斷經營,才能夠讓客人對品牌產生好感。

第三個關於「代言人」的部分。麥當勞有麥當勞叔叔,那7-11有甚麼呢?有人說可以找大明星,但我就想,大明星代言成本都很貴,動不動就幾百萬、幾千萬,而且大明星也可能會變小明星啊!

所以我們就自創代言人,就是大家看到的可愛open將。而且我們還為open將創造story(故事):他是從外太空坐飛碟來的,本來要跟妹妹去日本,結果飛到台灣上空時,open將很頑皮,探頭出來,就掉到台灣來了,他妹妹跑到日本去。所以他妹妹在日本,他在台灣,兩個人有時候還會見面。這就是創造一個link(連結),創造出一個品牌形象。

當然,第四步就是「持續提升消費者的感動與認同」。隨著虛擬通路的發展,我們把實體與虛擬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就創造出一個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品牌。大概這樣,謝謝大家。

徐重仁小檔案:
徐重仁為現任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在統一集團內工作35年,其中26年擔任統一超商總經理,一手規劃台灣7-11成為台灣第一大零售業公司,引領台灣連鎖便利商店蓬勃發展,被稱為「台灣流通業教父」。2012年10月接任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是商發院第一位來自企業界的董事長。

 

品牌大師的對談與交流

施振榮:

任何自然人、任何法人,有自己的名字,就一定有自己的價值,也就有一個對應的定位。個人在組織裡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但不管大小都有價值,都活得有意義。找出價值,就可以定位。

社會是多元的,需求很多,你可以找到你認為需要創造價值的、你自認為有價值的定位,不在大與小,而是有價值的定位。先有一個價值,把這個價值彰顯以後,慢慢的大家就有認知,大家體驗到它的好,慢慢口碑也好,知名度就慢慢增加。

另外一點就是,台灣到底有沒有條件做品牌?我看到社會上這麼多創意、這麼多成功案例,足以證明我們有絕對的能力做品牌。這麼多隱形冠軍,很多都是B2B在世界上領先,都已經有條件。我們有創新、研發的能力,要在國際上發揮的話,我們相對的投入時間、對國外的認知相當不足,所以需要累積一點時間。

徐董事長剛剛舉的很多例子,都是在地化的創新,7-11在美國誕生,在日本壯大,但發揮最大價值的地方卻在台灣。在我們熟悉的市場,我們是絕對有能力,因為我們是多元社會,民主政治客觀環境、國際化都比其他華人社會更好,而城市型的新加坡與香港只是一種模範,它們不是全面性的。在這樣情況下,台灣對於華人未來服務業的發展,實質上是占最重要角色。

 

徐重仁:

我有很多代工業的朋友,過去的黃金時期,代工真的讓他們壯大。但現在無論哪個產業都到了十字路口,無論IT、服飾、鞋子等都一樣,都想要自創品牌。

想要自創品牌可能嗎?不是不可能,而是絕對可能。你看日本的UNIQLO或西班牙的ZARA,這些東西都是「後發品牌」,卻創造了非常大的影響力。我覺得是他們能夠透過整個產銷整合達成的,從製造、販售、通路,包括整個供應鏈管理。

過去製造就是製造,它可能經過批發商,批發商再透過賣場、零售店去販售,那這結構是很死板、很固定的。但未來很可能你會看到製造跟販賣通路很直接地link(連結)在一起。所以我個人覺得,未來在整個創業概念上,如果沒有把這些結合在一起,那就還只是過去代工業的時代而已。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雅虎支持谷歌 惹惱阿里巴巴
搜索引擎巨擘谷歌由於駭客入侵維權人士的電子信箱帳戶以及中國日益嚴格的審查制度,聲稱將考慮撤離中國大陸。1月13日,雅虎(yahoo)…
亞典蛋糕密碼館 烘焙「五心級」蛋糕
一般人聽到獨家、祕辛,總會好奇想一探究竟。您如果聽到「蛋糕密碼」是否也會睜大眼睛想來瞧瞧這是「瞎米碗糕」? 免費試吃探索蛋糕密碼 每到假日…
台灣十大絕美步道之一 花蓮瓦拉米步道
山明水秀,風光旖旎,台灣「東大門」花蓮以自然觀光資源聞名。秋冬季泡湯趣,「花蓮太平洋溫泉季」連續四年舉辦,佳評如潮。「瑞穗英雄泉」、「…
信用卡的魔鬼細節
▲YouTube影音 預支信用小心養成透支習慣!年輕人如何修心存錢? 主持人安慈:現在大家出門一般都會帶錢包、手機、鑰匙,…
海外中概股處境維艱 首富傳退市
近日,在美國上市的多家中國公司處境不佳、準備退市。而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本益比(指每股市價除以每股盈利,中國稱「市盈率」)遠低於本地企業,…
歸宿
以前,女孩子出嫁,我們恭喜她找到了一個「歸宿」。後來,歸宿二字裡的傳統涵義被推翻,除了社會變遷,女性經濟能力提高帶動了一連串的改變,…
與天體對應 人體穴位奧祕無窮
中國的道家講究天人合一,認為人與宇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小宇宙,遍布在人體中的穴位,就像宇宙中有序排列的星體一樣,…
「坦克車上陣」對付日全食?
中國古人相信,天象的出現,表示人間的吉凶禍福;觀察天象變化,可以用來察看時勢的變化。因此,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對天象都是很敬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