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之際臨危受命的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將於2014年1月底做滿第二任的任期。雖然柏南克迄未表態是否爭取三連任,歐巴馬卻搶先於7月表示,柏南克任職「已比他想要的時間久」。
對歐巴馬而言,柏老的連任可能無助於在金融財政上的積極改革,尤其是銀行監控與降低失業率,以及量化寬鬆後續隨時可能爆發的通膨危機。歐巴馬對繼任者開出的條件是必須能夠客觀權衡局勢,並且保證既能促進經濟成長,也能密切關注通貨膨脹。這代表柏南克退出已成定局,也引發了一場少見的「主席卡位戰」。
受到矚目的繼任人選,以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和現任聯準會副主席耶倫(Janet Yellen)最熱門。前者因為職務之便與歐巴馬及白宮幕僚過從甚密;後者則廣為參議院議員力挺。民調顯示,耶倫獲得50%的支持度,薩默斯則不到3%。此外,歐巴馬也在考慮聯準會前副主席科恩(Donald Kohn)。多數受訪者認為,貨幣政策的專業是最重要的條件。
薩默斯經歷豐 華爾街成絆腳石
薩默斯曾於柯林頓政府中擔任財政部副部長與1999年至2001年的部長。柯林頓任內的「七年預算平衡計畫」讓美國擺脫前任遺留的4兆美元龐大債務,卸任時還留下2,000億美元,以及後續10年5兆美元的預算盈餘;任內還創造2,200萬個工作機會,失業率創下30年新低。
當然,上述政績當年的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可說是功不可沒,時任財政部副部長與後期部長一職的薩默斯自然也貢獻良多,他還緩解了當時的亞洲金融風暴。薩默斯隨後於2001至2006年擔任哈佛大學校長,卸任後仍任哈佛教職以及歐巴馬的首席經濟顧問,同時為多家金融機構提供收費諮商。
在薩默斯豐富的政經閱歷中,前段生涯為他積累了大量政治圈人脈,但其後的歷程卻可能成為他的絆腳石。批評者指出,1966年加入高盛並於5年後成為合夥人之一的薩默斯,「與華爾街的密切往來」將成為他日後決策上的包袱。
太多跡象顯示,美國的財政政策有不少是為了討好華爾街的既得利益者所設。在金融危機中,政府挹注了大筆納稅人的稅金挽救華爾街銀行家,卻放任肥貓橫行。身為歐巴馬的首席經濟顧問,薩爾斯自然難逃干係。雖然沾上了柯林頓時代的榮耀光芒,但帶頭放寬金融管制,幫助催生了近期這場金融危機,薩默斯也背負了圖利華爾街的臭名。
夫婿諾獎加持 耶倫精於數據預測
另一位熱門人選是現任聯準會副主席耶倫,她始終被認為是柏南克後繼者的不二人選。在眾多因素中,她顯赫的學術背景與對數據的精準預測特別突出。
66歲的耶倫學經歷十分完整,曾任耶魯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舊金山地區聯邦儲備銀行總裁,以及聯準會理事與現任副主席。最具光芒的她的先生是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阿卡洛夫(George A. Akerlof)。她也是聯準會目前各項降低失業措施的主要規劃者,擅長於經濟數據的預測。
《華爾街日報》針對聯準會14位決策者在2009年到2012年間於演講與國會作證時,對700多項經濟數據的預測進行準確度檢視評分,結果耶倫排名第一。
耶倫在美國經濟圈的評價屬於鴿派,支持柏南克的寬鬆貨幣政策,以應對美國經濟疲軟和通貨膨脹的低迷。耶倫近來最經典的一次經濟預測是在2009年夏天,當時正值經濟出現走出衰退的趨勢,一般人認為經濟即將好轉。耶倫卻反向預測復甦的腳步將緩慢得令人沮喪;對於量化寬鬆可能出現的通膨疑慮,她則認為經濟疲軟導致的失業率下降與廠房和工具閒置是通膨低迷的主因。換句話說,只要包括失業率、開工率、運輸量、房屋銷售率等經濟指標未見提升,通膨就不會發生。當時這兩個觀點遭致許多批評,但事後卻證明耶倫的預測精準。
史無前例 兩派公開掠陣
目前兩派人馬各自簇擁著兩位熱門人選,唇槍舌劍、火力十足地公開掠陣。薩默斯獲得前財政部長、高盛門人魯賓(Robert Edward Rubin)的支持;同為前財政部長的蓋納(Timothy Franz Geithner)也毫無保留地力挺;臉書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桑德伯格(Mark Zuckerberg)則是選邊站在薩默斯身旁;歐巴馬的經濟顧問史柏林(Gene Sperling)自然也是薩默斯的擁護者。整個白宮幕僚鮮有不支持薩默斯的,足見他累積的政治人脈果然名不虛傳。
薩默斯與歐巴馬的關係也非比尋常,除了是首席智囊,兩人還是球友。在人事任命上,與總統的人際關係會是歐巴馬重要的參考指標。薩默斯過去處理財政危機的經驗十分豐富,雖然遊走政商為人詬病,卻也有務實的一面,他是歐巴馬眼中可以拿出辦法處理危機的人物。
耶倫的支持者多來自民主黨議員與前白宮經濟顧問,包括眾議院民主黨領袖斐洛西(Nancy Pelosi);她的夫婿艾卡洛夫是最大的支持力量;此前有17位議員聯名向歐巴馬公開舉薦耶倫,認為聯準會採取的非常規貨幣寬鬆政策,耶倫居功至偉。她也承諾爭取加速就業成長,間接保證聯準會未來在經濟政策上將採取較為積極的態度。
模糊是良策 金融監管成關鍵
想要在兩人對聯準會政策觀點的敘述中找到相異點並不容易。基本上,他們表達的立場都十分模糊,如同葛老的名言:「你如果認為理解了我所說的,那就表示你誤解了我的話。」這一方面,他們似乎得到葛老的真傳。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動見觀瞻的身分將可輕易撩起毀人無數的烈火,模糊反而能爭取更多緩衝空間。
不過,兩人還是有一項最大的不同主張,就是對於金融監管的態度。耶倫主張應有更為積極的作為,薩默斯依舊秉持柯林頓時代的開放態度。美國媒體多認為,民主黨一反過去暗中較勁的做法,罕見的公開喊話,為的就是不樂見與華爾街過從甚密的薩默斯當上主席。
對於華爾街的態度,民主黨始終與共和黨立場相異,歐巴馬在上一任期雖不得不選擇了妥協,但在最後任期的3年,金融監管將會是他繼解決經濟問題後最迫切的幾項改革議題之一,這恐怕也是他是否提名薩默斯的矛盾之處,也是耶倫能否出線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