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曾經翻譯過一本書,《沃爾瑪效應》(The Wal-Mart Effect),書中對於連鎖賣場在美國迅速崛起所產生的諸多效果,有很深入的探討與反省。當時的台灣,連鎖賣場正處於發光發熱階段,因此,書裡頭所提到的幾個警訊,引起不少國人的關注。
沃爾瑪效應,簡單說,就是一家高效率的大型連鎖賣場,以天天低價為經營原則,對經濟所產生的種種效應。正面的效應當然是抗通膨,抑制物價。但直接或間接的負面效應也不少。
首先是強大的通路體系,具有類似獨買(monopsony)力量,足以有效壓制供應商,甚至於壓榨供應商。供應商被迫不斷壓低成本,久而久之,不但產品品質每況愈下,有時還會發生問題:有些廠商則不得不將生產作業外包或是移往海外,造成美國的失業問題。此外,創業家是否成功,端看能否拿到沃爾瑪的訂單。總之,上游供應商的生殺大權,就掌握在沃爾瑪手裡。
其次,設有沃爾瑪的小城鎮,經濟馬上受到衝擊。傳統市場、小店家、小超市都敵不過沃爾瑪的競爭而紛紛倒閉。沃爾瑪超市的設立,雖然會聘用一些當地員工,卻也帶來更多的失業,嚴重的話,當地經濟會變成一片焦土,除沃爾瑪之外,幾乎沒有生機。
錯誤的直線思考
那是2006年的事了。當時的大潤發、家樂福、愛買等,每到週末必定車水馬龍,熱鬧非凡。這幾家連鎖賣場的訴求,恰好也是強調「超值」,並且不斷擴展分店,來勢洶洶。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擔心這樣下去,台灣版的沃爾瑪效應恐怕不久就會出現。
畢竟,誰不喜歡吹冷氣買菜呢?很可能,髒亂的傳統市場有一天會敵不過整齊清潔的大賣場,造成大批小販失去生活依靠。更何況經濟蕭條時,人民為了節省荷包,應該會選擇到便宜的賣場去消費吧。大賣場的東西,從生鮮蔬菜到日用百貨,常常比傳統市場的價格還便宜。台灣版的沃爾瑪效應呼之欲出。
有一次我應邀到台北一家圖書館講《沃爾瑪效應》,在討論時段中,全場瀰漫著上述觀點,大家憂心忡忡,實在看不出有任何機會不往這個方向發展,頂多是發展程度的問題。但意外地,會後有位在外商賣場工作的讀者過來跟我說,他們的看法不是這樣,他們認為台灣的賣場生態將會有很大的變化。另一位讀者說,直線思考好像常常錯誤。
我那時並不知道這家外商賣場是何方神聖,只記得直線思考往往錯誤這句話。
物極必反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家的日常用品和食物採購,以連鎖賣場為主。老實說,在那裡買東西很枯燥,東西幾乎乏善可陳。但我誤以為市場就是這樣。因為大賣場的東西那麼多,內容比誰都豐富,如果這裡買不到好東西,別的地方一定更糟。
直到有一天,我試著去傳統市場和需要繳會員費的外商賣場,才恍然大悟:原來,傳統市場的東西除了新鮮之外,竟是如此有趣而充滿生機;而到外商賣場,我才知道,量販店的東西也可以很優質。
從此我幾乎有三年沒去那幾家本國賣場了。我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因為前不久,我出於好奇,又去逛那幾家賣場,雖不致於敗破,但昔日車水馬龍的景象已不復見。而附近的外商賣場和傳統菜市場卻人聲鼎沸,萬頭攢動呢。台北如此,其他地方如何呢?我問了一位台南從事食品業的朋友,情況似乎也差不多。
當年的直線思考果然是錯的。台灣版的沃爾瑪效應竟然轉了一個彎,成了反效應,這是如何形成的?當年具有強大市場力量的大賣場,怎麼會把一手的好牌打成相公?
一手好牌如何變相公?
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當年意氣風發的台灣賣場,竟然在自己的貨架系統上,建立了一個劣幣逐良幣的反淘汰機制。
賣場興起之初,許多廠商將這些連鎖量販店視為優先爭取的對象,並積極配合各項促銷活動與賣場的要求,如搭配贈品、分擔廣告費等。但後來賣場的要求越來越多、名目越來越離譜,廠商的額外負擔也就越來越沉重,令他們苦不堪言。
當要求超過一個限度之後,有實力的廠商便索性放棄,反正長痛不如短痛。而留下來的廠商,絕非做公益的慈善團體,他們也要將本求利。於是,這些通路費用就只好用「cost down」來填補了。而不斷cost down之後,超過了某個限度,品質遲早出問題。最後,留在賣場架上的,就是這些不斷cost down後的產品。
套句時髦的句型:如果這不叫劣幣逐良幣,那甚麼是劣幣逐良幣?
每次國內發生食品安全事件,這些大賣場總是配合政府規定,忙著下架和辦理退貨,一副無辜受害者的模樣。的確,產品出問題是供應商的責任,與賣場何干。但消費者的心裡感受,可就不是這樣了。消費者心裡頭的OS是:「為甚麼我老是在你這裡買到出問題的商品,而且不是一、兩次?」
消費者一旦失去信心,無奈離開之後,就很難回來了。反沃爾瑪效應就是這麼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