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擷圖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Dr.Lee:水分從口喝入,經過腸胃道吸收,由呼吸(肺)、皮膚(肺主皮毛)和膀胱(與腎相表裡)及大腸(與肺相表裡)排出多餘的水分。中間有任一環節太弱或出問題,體內水分的代謝便會出問題。
多喝水好嗎?
Dr.Lee: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當一個人脾氣太虛、肺氣太弱、腎氣不足就應該要注意自己的喝水量。
就像每個人的吃飯的份量都不一樣,十幾年前我剛去上海,訝異那裡的人白飯量是裝的和臉盆一樣多(現在北京上海也要求吃的要精緻而非份量多),在台灣我從未看到有人可以一餐吃這麼多飯量的。甚至有的女孩子吃的飯就像大湯匙份量一樣,同樣很難以想像的少。
所以,每個人的喝水量都應該看自己的身體而定,不是適合別人的份量,就一定是合適於自己。
腸胃吸收不良的,心肺功能有問題的,腎臟機能不佳的,甚至是容易疲倦水腫的,就不應該強要規定自己一天一定要喝多少的水量。
每次喝水都應該慢慢的喝,尤其在運動之後更應該要如此,以前在農村時代,牛馬在喘渴吁吁的時候絕對不能馬上讓牠大量喝水,所以都會在飲水槽上擺上細細的稻草,讓這些草漂浮在水面,牛馬只能慢慢的喝,避免喝得太急礙到肺氣、傷到身體。
這裡不是說我們像牛馬一樣去用同樣的方式喝水,而是強調照顧牛馬都有這樣的智慧,為牠們顧及身體的健康,而想出這樣的方式讓牠們慢慢喝水,那麼照顧自己或養育小孩不是應該要以更健康的方式去take care?
(本文作者為「李思儀中醫診所」院長,經作者授權,轉載自https://www.facebook.com/dr.lee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