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五一」期間,中國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樓市降溫跡象明顯。《經濟參考報》5月6日報導,樓市銷售旺季的「五一」遇冷,中國54個城市總成交比去年同期下降32.5%,表明全國性房地產市場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已基本確立。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 量價齊跌
根據中國鏈家地產的統計,北京4月純商品住宅成交4,258套,比3月下降18.4%,比去年同期下降18.1%。成交均價也出現明顯下調,僅為每平方米2.5萬元左右,比前一個月下降超過10%。另據統計顯示,5月1日至3日,北京一手房成交總量為200套,創2009年以來的最低值,二手房成交僅31套。
據中國證券報導,上海樓市價格雖然仍舊堅挺,但個別銷售不暢的高端樓盤開始出現價格回落。4月底,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唐鎮板塊的金大元御瓏公館價格出現「跳水」,該樓盤推出60套特價精品裝修房,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36,000元,此前同樣項目均價為每平方米50,000元左右。
網易房產中心數據顯示,4月上海住宅網簽房5,564套,比3月下降27.35%,比去年同期下降23.35%;共計成交面積比3月下降24.70%,比去年同期下降25.41%。
深圳市規土委日前公布統計數據顯示,4月深圳的新房住宅成交2,936套,比3月增加4.2%,但比去年同期減少25.5%。廣州4月一手住宅網簽5,195套,比3月下跌16.7%,比去年同期下跌7.5%。
為加快銷售,廣州許多樓盤推出各式促銷活動。搜房網統計數據顯示,5月分廣州預計有155個樓盤推出優惠促銷活動,其中有17家推出了「低首付」和「零首付」活動,通過分期付款拉長首付款支付週期,或者由開發商墊付部分首付,希望藉此增加購屋的誘因,拉抬買氣。
野村:房地產泡沫破裂
野村證券的經濟學家已經做出他們的斷言:「中國房地產泡沫已經破裂。」該證券的專家說:「除非北京推出新的刺激措施,否則這個國家的經濟可能大幅放緩。」野村證券預計,截至2015年,中國GDP成長率將放緩到6.8%,並預測有三分之一的機會,連續四個季度的成長率將下滑到5%以下——也就是人們非常擔憂的「硬著陸」。
三名野村證券的分析師在新報告中說:「它不再是一個『如果』的問題,而是房地產市場調整將會『多麼嚴重』的問題。我們確信,房地產領域已經通過一個轉折點。」
分析師認為,四個省分——黑龍江、吉林、甘肅和內蒙古,發出中國的早期預警。在這些地區,房地產投資成長轉為負數,第一季度的工業生產也放緩。在黑龍江,房地產投資比去年同期下滑25%。
CNN有線新聞網5月6日報導說,野村證券分析師是對中國房地產最持批評態度的專業人士之一。懷疑者說,房地產領域是快速信貸擴張和促進短期經濟成長政策導致的象徵性問題。建樓熱潮意味著在中國某些地方房地產供過於求。如果房地產市場真像野村預測的那樣放緩,中國的貿易夥伴將遭殃。供應原材料和建築設備的出口商將尤其受到強烈衝擊。
野村證券認為,北京在未來幾個月可能將放鬆貨幣和財政政策,以努力支持房地產的榮景,地方政府也可能施以援手。那些措施可能在短期內有幫助,但是將無助於糾正房地產領域的結構性不平衡。分析師說:「房地產領域痛苦的調整似乎在更長期來說是不可避免的。」
瑞銀列舉六大導火線
瑞銀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最近發表題為《泡沫——已經來了嗎?》的報告。報告中表示,對於大陸來講,房地產泡沫是否存在的判斷標準,應該更多地關注房屋的施工量。房屋施工量的下降,將進一步對經濟成長和銀行資產負債表造成衝擊。目前,大陸許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顯然已經供過於求。
報告稱,大陸房地產市場的風險「已經顯著增加」,並列舉可能會導致房地產市場「崩潰」的六大導火線:一、實行房產稅制度,將降低房地產市場需求;二、可替代性投資渠道出現,將降低房地產市場的投資需求;三、在人民幣貶值的背景下,開放資本帳戶將導致資金外流;四、對國有企業和銀行業部門的更嚴格管制,將導致土地和房地產融資減少;五、基礎設施改善和土地改革可能會增加城市土地供應量;六、房價的下降或停滯也會減少投資需求。
「五一」假期期間,中國最大的專業住宅開發企業萬科集團副總裁毛大慶一篇〈毛大慶:全國房地產將下行搞不懂北京樓市〉的文章在網路瘋傳,被指發出對房地產的「看空」言論。此外,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將大陸樓市狀況與日本、美國等西方國家樓市的情況進行了對比後,向媒體透露,「一旦樓市崩潰,崩盤結局比美日要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