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大選甫落幕,人人都在談「網路世代」對戰局的關鍵影響。透過社群的傳播,公民運動的能量越來越蓬勃,以往對政治冷感的年輕世代,如今如何關心台灣、參與政治,又怎麼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
太陽花運動對柯文哲競選總部監票部隊蔡承諺,產生很大的衝擊。丹尼爾攝影
柯文哲競選總部青年粉絲專頁負責人李郁欣,也是太陽花運動物資組組長。丹尼爾攝影
網路資訊》影響力無遠弗屆
從北非茉莉花革命、占領華爾街運動到香港爭取真普選等,世界各地的不正義事件,透過網路傳播全球。臉書(Facebook)、PTT,取代電視、報紙等傳統餵養式的媒體,成為取得資訊的重要媒介。在台灣,2008年野草莓運動已善用社群進行現場直播,爾後的反媒體壟斷、白衫軍上街頭、太陽花運動等皆透過網路傳播,吸引國內外群眾的關注。
九合一選舉中,被網路力量的浪潮推著前進的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不花錢插旗、宣傳,線上捐款、理念傳播、活動召集卻在網路上引起充分回響。柯文哲當選時即表示:「這是一場網路主導的選戰。」
柯文哲團隊有一支五人小組,每天負責分析、統計臉書和網路平台的輿論方向。柯文哲競選總部公民團體部主任黃建興談道:「年輕世代最在意真誠這件事。」針對引發風波的台大外科加護病房醫療經費MG149案,柯文哲選擇公布財產清單,表現出坦蕩態度,獲得年輕世代的認同與好感。
網路的任何小數據,匯整後都會成為掌握民意的根據。柯文哲競選總部監票部隊蔡承諺表示:「他的政見一開始夠新奇、說話夠犀利,也願意說真話,所以馬上被不斷討論。後來不管做甚麼事都有人主動分析、做懶人包,失言也有解說文。柯文哲自己都說沒打過這麼極端的選戰。」
這是網路的特性之一,容易集結一股力量。柯文哲競選總部青年粉絲專頁負責人李郁欣說道:「當某件事的價值大部分人都同意,就很容易帶動風潮。」
2013年洪仲丘在軍中遭虐死案,25萬人走上街頭抗議。靠網路召喚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大義」。Getty Images
網路動員》看「大義」不看「藍綠」
這幾年從反核、全國關廠工人案、反美麗灣違建案,到核四公投、苗栗大埔爭議、反媒體壟斷、洪仲丘冤案、反黑箱服貿協議,和長期耕耘卻不一定被持續關注的樂生療養院保存、三鶯部落反迫遷、文林苑都更案、華光社區都更案、國道收費員抗爭等事件,無一不是透過網路傳播,讓人民有更多監督政府的機會。破除資訊壟斷是網路世代的自覺。「這也是我們不喜歡中國的原因,中國是資訊最不自由的國家,所以我們當然會害怕。」李郁欣表示。
「網路上每個人都可以是帶風向的人,重要的是他不一定代表某個財團或勢力,只要這件事符合公平正義,大家就會支持。」李郁欣談道。
蔡承諺認為:「網路動員很簡單,只要有『大義』就可以!網路時代只看大義,大義就是是非對錯,而不是藍綠。」某件事正義嗎?公平嗎?有理嗎?讓一群有共同原則和信仰的人,一起去做一件事。至於這件事甚麼時候會發生,沒有人知道。
太陽花運動的參與者,大部分是解嚴後才出生,生命經驗不同,與上一代的教育也不同,歷史課本台灣史的比例增加,黨國教育影響較小。對不同世代參與政治的態度,李郁欣有自己的觀察:「上一代很多人不敢談政治,因為曾發生228事件。我們算是228後的第三代,除非本身是受害家屬,不然牽絆的力量會相對小。所以這一代比較願意參與公共事務,更沒有特別的政黨偏好,只有誰做得好不好。我們對任何人都一樣監督,柯文哲選上後如果講出不合宜的話,受到的批判不會少。」透過藍綠思考未來的人越來越少,這是網路世代的趨勢,也是未來台灣的趨勢。
台灣自由廣場前,聲援香港爭取民主普選晚會。Getty Images
感同身受》不只敲鍵盤更要走上街頭
李郁欣和蔡承諺是太陽花運動第一批衝進立法院的學生,他們侃侃而談「覺醒」的過程,聽見年輕世代鏗鏘有力的實踐能力。
「在立法院24天我每天都在經歷精神衝擊,突然發現很多自己不讓自己知道、但是很嚴重的事。」蔡承諺家裡有12個公務員,以前習慣跟著家人票投國民黨,如今則打開關心社會事件的開關,自己判斷是非。「4月28日全國廢核行動在忠孝西路大遊行,警方用水柱沖散、抬離靜坐民眾。我被水車噴得皮開肉綻,沒想到回到家我媽竟然只說了『活該』兩個字,因為她覺得我是被民進黨動員。我當下意識到這有多可怕,怎麼有藍綠就沒有對錯呢?」
李郁欣在洪仲丘冤案事件後投入「公民1985行動聯盟」,進入立法院因緣際會成為物資組組長,並在8月進到柯辦。他直言參與政治運動,就是出於感同身受。「年輕人感覺到大環境對自己不友善,所以反對各種不公。社會發展對年輕人的剝削,是網路世代崛起的重要原因。」
李郁欣認為:「以往對被剝削不一定有感覺,但是洪仲丘案、太陽花運動後,年輕人開始覺醒。」居住不正義、財富分配不均、薪資倒退,年輕人感受到相對的剝奪感。發現自己在台北永遠買不起房,畢業只能找到22K的工作時,「感同身受」是網路世代不只敲鍵盤,更要走上街頭的重要原因。
年輕世代投票率在九合一選舉明顯提高許多。Getty Images
參與投票》門檻最低的社會運動
李郁欣特別提及,無論關心甚麼事件,希望更多人付諸行動。「很多人關心這次選舉,只是也許不敢表態,也許沒有時間參與社會運動,但是投票是關起門來的,是門檻最低的社會運動。況且香港只能投鳥籠票,我們有票為甚麼不投?」
投票前,許多團體發動中性的催票活動,並沒有告訴選民投給誰,而是鼓勵大家為了選擇去發聲。包括「行動代號1129」、「I Care, i Vote」、募款包下「返鄉列車」等,是提高網路世代投票率的推手。以台北市為例,以往約占四分之一人口的35歲以下選民,投票率只有三成,此次則明顯提高許多。更多年輕世代意識到為未來的社會負責,從自己開始。
11月29日在投票所前擺攤,爭取民眾行使罷免權的「Appendectomy Project 割闌尾計畫」,是太陽花運動後組織起來的,希望在體制內,合法、合理實行人民權力,換下不適任的代議士。蔡承諺負責的內湖、南港區,罷免蔡正元立委已達到安全的連署份數,並於12月15日成功送件,完成前兩個連署階段,一定程度展現出台灣人民的意志。雖然招募連署的過程十分艱難,但是為了自己生存地的未來,再困難都會去嘗試,這也是網路世代的毅力與創意。
網路為大義推波助瀾,是這個世代的幸運,卻也可能因為一面倒,陷入輿論的漩渦。這把雙面刃,可以幫助你就可以傷害你。未來,網路世代在超越藍綠的框架之後,需要面對的社會議題,同樣永遠都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