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民意識蓬勃,年輕世代牽動不少中間選民的投票意向。在九合一選舉中,六都首長之戰僅保一席,國民黨也不否認原因之一是年輕選票的大量流失。面對前所未有的潰敗,其中原由恐怕相當複雜,或可點出幾個原因和改變的契機。
國民黨提名的桃園縣議員第八選區當選人黃敬平,有十餘年記者、電視圈幕後經歷。初次投入選戰,他與絕大多數國民黨候選人的背景不同。
國民黨提名的桃園縣議員第八選區當選人黃敬平。丹尼爾攝影
百年老店》不理解網路生態與年輕人思維
黃敬平表示,國民黨真的太不了解網路。不是不懂得營造輿論,而是不了解網路生態。在網路上,必須學會自我解嘲,且不能和網友的言論認真。「網友可能看不慣國民黨有錢、僵化,不能迎合潮流,但他們不是綠營聘僱的網軍,國民黨卻常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指控他們聽命於民進黨,網友更反彈。」百年老店的包袱,不能真正理解年輕人的思維,也難以從下到上真正影響內部對網路生態的觀念。
網路宣傳太過樣板,傳統的政治領域和價值觀,吸引不了大部分外顯的年輕人。黃敬平直言:「我在黨內初選常常被罵,質疑我藍皮綠骨。但我是真正願意反思,所以隨他們怎麼說我都接受,言論本來就是自由的。」他認為,「國民黨要大破大立就要放下老大哥的心態,身段放軟、姿態放低,學會自我解嘲時才可能成功。」
培養下個世代》方式和內涵應有所創新
今年41歲的黃敬平,屬國民黨內的年輕世代。「我爸媽沒有地方勢力,也無政治家族養分,沒有民意基礎。」黃敬平直言,如果不是常上談話節目,甚至先成為名嘴,有了媒體光環,在黨內年輕勢力要出頭幾乎不可能。「國民黨迷思於提名多寡,『現任優先提名』這六個字打死所有討論,害怕原有的席次萎縮,卻沒想到重點是未來年輕人的機會。」他語帶憂心,「卡住每一個民意代表層級的環節,年輕人怎麼可能有出線?」
黃敬平也談及許多國民黨青年部流於績效式經營,黨中央只重視青年部辦了幾場活動,幾次淨灘或捐血,並未真正能夠輔選候選人,也沒有對國民黨的改變起到作用。青年部的做法和想法也與一般網路世代不同,相對過於僵化。
國民黨的黨校「國家發展研究院」,長期訓練網路、文宣、領袖、組織人才等,但是課程流於制式,加上如今較多年輕人對藍營的政治立場相對不那麼認同,國民黨也並未站在年輕人的立場思考,難以栽培屬於自己的年輕族群。相較之下,民進黨是梯隊式經營栽培,有計畫讓年輕人出頭。暫且不論兩黨理念,只談對下個世代的培訓,國民黨的方式和內涵應當有所創新。
九合一大選,國民黨面對前所未有的挫敗,如何可以啟動未來?Getty Images
能捨才有得》應放下派系與藍綠迷信
未來事件交易所執行長洪耀南指出:「國民黨此次選舉敗在三個相信、二個誤判,相信藍綠、派系和新台幣,誤判民意調查與網路鄉民的力量。」靠攏絡地方派系、家族與少數幕僚提名,是國民黨長期以來的做法。因為過於迷思組織,國民黨總是希望靠團結力量的集中論述,把地方選舉綁到中華民國的生死存亡。但是年輕選民根本不在乎這件事,於是把他們越推越遠。
黃敬平認為,上一代的國民黨較敵我分明,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願意了解民進黨或別的政治人物在想甚麼。「這一代選民和政治人物已沒有明顯的藍綠界線。我和許多綠營政治人物和助理、幕僚是朋友,常常互相交換意見。」
同時,黃敬平揚棄傳統的選舉方法,「我本身就是沒有組織的人,何必一樣靠綁樁腳去威逼利誘?我很不喜歡這種方式,所以一開始就畫清界線,不砸錢、不賄選,候選人決定一切。那是因為我敢落選。國民黨很多候選人不敢想像自己會落選,所以拚命想護住自己的位置,保住自己的政治勢力,就會想盡各種方式,無所不用其極,那就很危險。」黃敬平笑著說,「我敢落選,所以提得起放得下,得失心沒有那麼重。能捨才有得,放下它、處理它。」
黃敬平說道:「馬政府這幾年做得不好,加上國民黨包袱太重,藍營有諸多不滿。不要覺得回頭擁抱深藍,會讓他們含淚投票,乾脆就讓他們哭嘛!人要置之死地而後生,或許才有改變的可能。」對選民來說,切身關心的包括世代剝奪、貧富不均、兩岸等從前被藍綠意識型態所掩蓋,但是無論任何政黨、執政或在野者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台灣聲援香港爭取真普選晚會上,民眾矇眼抗議,意味著別被中共政權蒙蔽。Getty Images
敲下警鐘》國民黨的問題究竟在哪裡?
國民黨有四大選民板塊,包括外省族群、軍公教人員、地方派系和經濟選民,其中經濟選民對國民黨的信任,也在此次選舉崩盤。「未來事件交易所」執行長洪耀南談道:「國民黨過於信任新台幣,甚至上綱至中韓FTA等問題,以商逼政過於不智。」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常委李志德則認為,國民黨沒有細部討論世界經貿整合,「只是告訴你跟中國大陸一定要簽,不然如何如何。但是要不要加入,然後如何加入,跟誰先、跟誰後,這件事要更有意義地討論。」
馬政府上台後,兩岸開始加速經貿開放,然而簽署ECFA經濟卻沒有好轉,旺中案、壹傳媒併購案,卻不斷突顯中共虎視眈眈,影響台灣輿論的野心。從反媒體壟斷到太陽花運動,年輕世代面對中國崛起,不斷打破藩籬,喚醒當時幾乎被傾中利益淹沒的台灣民主價值。台灣民眾逐漸認清,過度「親中」是國民黨政權最大的問題。
長期觀察報導兩岸新聞的李志德認為,國民黨內部聲音已經被堵死,想要改變,如果不能有外部進來的力量,最後國民黨可能會為了制衡其他政黨,去援引中共力量,「明知跟共產黨掛勾會死也要去,那結果就會非常恐怖。」
太陽花運動領袖陳為廷曾在臉書提到,以修憲和《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說明,認為現行《憲法》是為「國家統一前」所需,「台灣」在《憲法》中,不過只是相對於「大陸地區」的「地區」,「這也是為何馬英九總在強調,我們是『一個中國,兩個地區』。《憲法》中台灣不是個『國家』。」
陳為廷進一步談道,「這樣不清不楚的國家定位,給了中共對台灣上下其手的空間,也阻礙了台灣的國際參與。」另一位運動領袖林飛帆曾對媒體表示:「台灣、圖博、香港、中國,甚至澳門的公民社會,共同的敵人很清楚就是中共政權。……要讓中國政府知道,台灣有一群人,我們沒有在怕。」台灣公民的聲音顯然已為國民黨敲下一次次警鐘,與魔鬼談條件只是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