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拿著高高的塑膠杯子,從泡沫紅茶店走了出來,飄飛的短髮把暑氣拋在了一邊,沁著水滴的杯子裡游動著黑珠兒,就是「珍珠奶茶」了。
珍珠奶茶,早期台灣叫做「粉圓」的這個圓圓的東西,何時出現,誰發明的,已不可考。業界前輩說,原生種的粉圓,必須用上等番薯粉,手工打造。
就是在場子擺上一個大鐵鍋,將那上等番薯粉放進鍋裡,澆上適量的水後,拌至濕不濕、乾不乾的狀態,然後,師傅撩起袖子展開雙臂,兩隻手掌帶著韻律將番薯粉搓將起來,漸成顆粒時,再經竹篩嚴選,將粉渣置於鍋外,只取粉粒,如此反覆搓揉、過篩,待至圓滿成形,才算功成,可謂粒粒皆辛苦。此時即可入鍋滾煮。熱食、涼飲風味皆佳,可以止渴解飢。如今,加上佐料脫胎成為珍珠奶茶,美味早已風行海內外,算是台灣第一道飲料文創。
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處處充滿愛心,早年的大麥茶就是愛心飲料。半個世紀前的姥姥,在村頭村尾的樹蔭下、大石頭邊,擺著裝了大麥茶的鋁桶,桶上貼著紅紙,大黑字寫上「奉茶」,免費奉給南來北往的背包客飲用,整日煮茶隨時添補。當然,那時的背包客背的不是背包,是大包袱。
大麥茶的愛心流傳到了今天,風味更加清香,愛心也被標了價,有品有牌地在市場上架。
跟著飲料演進的腳步,走過一頁頁台灣社會史。
飲料不斷被研發創新,市場上早早出現一種叫汽泡的飲料,就是在飲料裡加進汽水,邀汽水領軍。要考據的話,現代文史學家叫出來的「彈珠汽水」,就是台灣第一瓶汽水,可真正的名字非此也,因其發音奇特,說出來會笑翻年輕族群,暫且祕而不宣。
說彈珠汽水,就是瓶子裡有一顆玻璃彈珠浮塞瓶口,汽水就出不來了,可取代瓶蓋作用,必須拿竹筷將彈珠敲進瓶裡,才能冒出汽水來。此時,仰著脖子一面喝,還得防著游離的彈珠回塞,就喝不到汽水了。如此卻可避免貪涼者,一飲而盡,嗆了脾胃,或許是古早人慈善的設計吧。可這彈珠要塞到現在,就影響了市場通路,早被彈開了。
過去,單品汽水孤芳自賞,如今入主汽泡飲料,帶領蔬果汁液貫通人體全身,當然敬謝不敏了。
台灣飲料一路走來,爭奇鬥豔,到了今天更見百花齊放,吸引了國際高級品牌進駐。他們賣精緻蔬果飲料、冷熱咖啡,賣高檔冰淇淋,還附贈優美音樂,令人不禁想要走進氣氛高雅的店裡,感受一趟極品飲料的殿堂。
可惜發展過程中,部分飲料志節不堅,讓不純添加物趁虛而入,致晚節不保。那天,暑氣逼我鑽進了便利商店,只見櫥櫃裡又有了新面孔,鳳梨冰茶、草莓牛奶、寒天檸檬、阿薩姆奶茶等等,看得我眼花撩亂。選了一瓶檸檬紅茶,轉身時猜想,半個世紀以來,一代代飲料推陳出新,是我們的口感挑剔,喜新厭舊,還是飲料棄我而去。
其實,有一種飲料老早就跟著人類了,到現在還沒有離去──是老茶,陳年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