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人在海外瘋狂購物,「暴買」、「狂掃」等諸多報導不時見諸報端、網路,刺激著國外商家以及民眾的神經。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連續下滑、反腐不斷升級,中國人在海外狂掃名牌奢侈品的行為,也不可避免的迅速降溫。
「海淘」購物潮節節高昇
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除了在海外購買產品以外,在國內通過跨境電商的消費額也逐年大幅度升高。這種行為俗稱「海淘」,消費的品項無論從內容上和形式上都在悄然轉型,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名牌奢侈服飾、皮具、箱包、手錶、鞋類等以外,奶粉、化妝品、餐具、馬桶蓋墊,甚至小到牙刷、杯子、指甲鉗等生活用品,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人的購物清單。
造成這一奇特現象的原因在於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奇高,商品價格明顯地高於原產地。除了進口關稅外,有些品項還需要繳納消費稅,包括:化妝品、首飾及珠寶玉石、高爾夫球具、高檔手錶、遊艇、汽車等,共有13個檔次的稅率,最低3%,最高56%。
此外,如果產品的品質差、設計老舊或者毫無新意,就鐵定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可以說,中國的消費者是被逼著去海外消費。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中國人的境外年平均消費額超過2萬元人民幣。中國出境旅客人數連續第五年以20%的速度成長,年均超過1億人次,人均境外購物消費額(每次出國)超過650美元,位居全球第一。比80年代的日本消費者無論在人數上還是在金額上,都大大的超出。
二、三線城市消費力驚人
但是中國人也不可能一年到頭在外出國旅遊、海外購物啊!能否不出國門,在家門口或者乾脆在家裡就可以「海淘」呢?答案是:當然可以。由此,中國國內的「跨境電商」應運而生,迅猛地發展起來,「海淘」越來越方便,短短時間迅速普及,而且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延伸。
與一線城市相比,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的巨大的消費能量讓人難以想像。這類消費人群,花起錢來更加大膽,比一線城市的人群更捨得消費。一線城市由於城市發展處於前列,消費心理逐漸成熟。在經過狂熱消費期後,購物明顯的理性了很多,進入個性化、差異化的時期。比如北京的消費者青睞Celine、Bally、Michael Kors等相對低調一些並且價格適中的品牌;上海的消費者喜歡的品牌有Prada、Lancom、Gucci等;廣州的消費者偏愛Adidas、Coach、Nike等;而深圳人喜歡Whoo等韓國的品牌。二線城市,比如武漢喜愛日本、韓國的生活日用品、獅王牙膏、花王尿不濕(紙尿褲)等,重慶人愛好Gucci、Givenchy等。
有數據顯示,今(2016)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廣州網上「海淘」消費額比去年同期上漲77%,二線城市上漲84%,三線城市上漲108%,西南地區成長最快,以今年6月17日為例,這一地區的「海淘者」通過中國國內跨境電商,網上搶購日本最新限量版的Gucci包、Adidas、NMD、Sneaker等,在10分鐘之內被一搶而空。而一些不屬於日常消費類的產品也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比如:土耳其神燈、阿拉伯羊毛地毯、無花果等。
「海淘」的地區則以北美洲、亞洲地區成長最高,比去年同期分別成長33.8%、33.1%,歐洲地區則成長20%,大洋洲成長12%。
但是,「海淘」的價格還是比直接在國外購物還是要偏貴一些,而且到貨時間長。有時候,在中國海關報關檢查也會耽誤時間,且有假冒偽劣產品混雜其中。因此,如果有機會,中國消費者還是更願意一邊出國旅遊、一邊享受海外購物的樂趣。
美國Outlets中國遊客必定光顧
北美的華人不難發現,美國的許多Outlets成了中國遊客必去的地方。除了品牌齊全、產品質量可靠、退貨方便外,價格便宜自然是首要原因。Outlets購物中心面積很大,形形色色的知名品牌一應俱全,更吸引人的是,即使沒有碰上打折季節,許多大牌服飾、皮具的價格,往往只有中國國內同等商品價格的三分之一,這其中很多品牌還是「中國製造」。
想想這些「中國製造」的產品經過長途運輸來到美國,本來美國人的平均收入就遠遠超過中國,卻能買到價格便宜、質量上乘的「中國製造」的產品,讓中國人的心理非常不是滋味。
根據一家投資銀行預測,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正在迅猛的增加,到2022年,人數將達到5億人,這意味著將會產生一個20兆美元的巨大的市場。其中,海外消費將會占據主要分額。
不誇張地講,中國消費者不論現在以及未來幾年,都將繼續支撐海外的消費市場,而且主要集中在北美、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中國官方正在強力推行的「供給側改革」,製造業升級短時間內無法實現,中國消費者海外購物以及「海淘」,看來是無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