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圓人難圓 八成中國人選擇工作

現今中國傳統節日氛圍淡,讓中秋節被戲稱為「月餅節」。圖為採購月餅的人潮。
Getty Images
第172期
余永

中秋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稱為祭月節、團圓節,民間有吃月餅、賞月、猜燈謎等習俗。但中秋節的文化內涵在現今中國已經越來越淡。

中秋前夕,中國大陸平安人壽發表全國首份《中國家庭團聚品質白皮書》。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受訪者每年與家人團聚不超過三次;五成以上受訪者每年團聚累計時間不足一週;三成以上受訪者五年內未與家人團聚過中秋節。調查指出,僅有兩成受訪者對團聚現狀感到滿意。其中一線城市與農村居民對團聚滿意的比例最低,只有15%到16%。

從1982年到2015年,中國流動人口從657萬增長至2.47億。其中,被稱為「無根之城」的深圳,是全國家庭團聚滿意度最低城市,僅為11%。調查還顯示,如果在工作與家人間選擇,超過八成的受訪者選擇工作。他們的理由是「沒有良好收入難保家庭幸福」或「團聚雖然重要,但現實還是選擇了工作」。

中秋節起源於周朝,至唐朝初年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也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因此在古老的中國,人們也會拜祭土地神,表達感恩之意。

傳統中秋節有賞月、拜月、祭月、玩花燈、舞火龍等習俗,且有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但中共建政以及文化大革命後,這些中華古老傳統文化被破壞殆盡,越來越多的年輕一輩以為中秋節的內涵就是「吃月餅」。

有上海居民調侃:「中秋節,不是在吃月餅的宴席上,就是在送月餅的路上。」傳統節日氛圍淡,讓中秋節被戲稱為「月餅節」。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感歎:「現在中秋的習俗,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了,就剩下一個吃月餅還容易被記住,商場哪兒都打折,倒是更有點兒像購物節。」

大陸作家馮驥才表示,某種程度上,中國傳統節日已經蛻變為「吃喝玩樂」的假日,很少有人在節日氣氛上、文化品味上、精神享受上做文章,更很少有人在傳承和發展、發揚和豐富上下功夫。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未來中國論壇:成立中國過渡政府
  就在2007年歲末,即將進入2008北京奧運年的前夕,一個由海外中國人組成的《未來中國論壇》,在12月5日宣示了「…
活動櫥窗
  新創業者找人才 2017 第一屆新竹新創媒合派對   為提升校園創新創業風氣,同時也為新創企業找到適合的人才,清華大學、…
第五課 居不易,不易居
如果讓幼兒們畫畫,題目是「家」,我們經常會發現圖面出現一個紅瓦白牆,籬笆花園的家。但現實社會中有多少人住得起這樣一個夢幻理想的家?有的,…
中共捧紅熱比婭的10個條件
咱們就別繞圈子說話吧!熱比婭完全是中共一手捧出來的國際Super Star。 原本沒有甚麼人知曉的熱比婭紀錄片《愛的10個條件》(…
譴責北韓人權 南韓日趨強硬
南韓號稱將以CEO治國的新總統李明博的對北韓政策愈趨明確。據稱南韓將對聯合國譴責北韓迫害人權的草案投下近幾年來首次的贊同票。…
歐都納山野渡假村「 三不政策 」健康自然
不嫌路遠、不怕舟車勞頓,沿著漫漫山路來到座落於曾文水庫上游的歐都納渡假村,迎面而來的是純樸、自然的閒適風情以及以綠地、小木屋、…
私人典藏 台灣島的蕨類寶庫
夏季午後的雷陣雨,打在附生著多樣蕨類的老樟,啪搭雨滴將日本假蹄蓋蕨洗出鮮亮而多層次的綠色;有了濃密的筆筒樹遮擋,…
年輕人能否成為中國的新希望?
正就讀台灣某大學的小如曾跟兩位中國交換生同寢室,每每談起她的中國室友,總是一副好氣又好笑的表情。 第一位室友小靈來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