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勝選 人類歷史更新汰舊之景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演出讓美國主流媒體大吃一驚的結果。
Getty Images
第174期
李唐風
作者為旅美中國評論者

2016年11月8日,美國總統大選揭曉,川普勝希拉蕊之「出人意料」,正是社會結構全面轉變的一個特徵──滾滾新潮汰舊潮。

兩年前(2014年)的11月,台灣地方縣市長選舉中,資金和輿論明顯占優勢的國民黨也出人意料地幾乎全軍覆沒。最引人注目的是台北市長,讓一個初次參選、無黨派的政治素人,既非律師又非工商管理人才的醫師柯文哲高票當選。此番「出人意料」進一步導致一年半後,國民黨無懸念地在總統選舉中失敗。

 

傳統媒體全面淪陷

 

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很多成員在中國大陸經商,與中國大陸官場和媒體的關係密切,台灣主流媒體幾乎和國民黨或大陸的資金難逃干係。在主流精英階層和媒體宣傳中,國民黨的優勢明顯。然而,很多20~40歲的年輕人,積極加入選舉,這一代引領未來的新興人群,幾乎不看報紙、電視、網站新聞,訊息的接收與流傳主要透過手機、社交媒體。他們不需要海量的競選資金,對官方媒體的宣傳也不感興趣。

反觀美國,華爾街的貪婪、主流媒體的江河日下、白宮8年來對貧富階層的收買,以及很多共和黨要員對自己的候選人川普的反感,都讓民主黨彷如踏著類似步伐,演出讓所謂主流民調大吃一驚的結果。

11月11日,《紐約時報》發表評論〈預測希拉蕊獲勝的美國媒體,你們錯哪兒了?〉勇敢地抖露自己的窘迫:面對著好似被出賣了的讀者憤怒的質問:「你們為啥錯得這麼離譜?」並引用讀者的話:「你們躺在氣泡中,漠視著美國同胞。」「這麼長時間的大錯特錯,誤導讀者,被你們自己的新聞偏執矇蔽了雙眼。」

據報導,美國90%主流媒體違背了不設立場的新聞準則,選前均一邊倒地明確表態支持希拉蕊,反對川普。

 

所有「建制派」的滑鐵盧

 

旅美中國大陸學者陳破空撰文〈川普驚奇大勝,全世界看走了眼〉指出,川普擊敗了所有建制派,包括共和黨的建制派、民主黨的建制派,以及建制派的側翼——主流媒體。

當建制派的政客依然打著民主和自由的旗號,卻為了選票和私利不惜放棄美國立國之本、公義與信仰,甚至不惜與迫害人性的政權暗中進行魔鬼交易,於是,自由突破了人性道德的底線,衝突著法網恢恢;民主,因價值觀的汙染令社會六神無主。

自由發展與多元妥協,是西方民主社會進入和平時期後的短暫實驗。主觀上,由於政客的貪慾和文化汙染,導致了近年來的經濟、政治、民族和信仰危機,使該實驗偏離了方向,後果即將失控。客觀上,一個單純的文化,因為善意、包容的價值觀而不斷接納另類文化,外來體的不兼容性與頑固性導致這種雜交中的本體被迫自我變異,降低原有價值觀,淪落後的價值觀裡,善意與包容卻一代代遺失殆盡。

民調顯示,65%保守派基督徒支持作風不檢點的川普。民主黨開放了墮胎和同性婚姻等違背基督教教義的政策,讓他們別無選擇,尤其看到川普的副總統搭檔是彭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歐巴馬時期,非法難民的合法化、產業外包等讓美國就業雪上加霜,這讓億萬富豪資本家川普一躍成為工人階級的代言人。

 

警惕:強人統治全球冒頭

 

人類社會正在巨變,除了表現在媒體,更體現在全球不同文化、民族或國家之間的衝突與融合。如今,文化與民族矛盾的過程正在形成,其標誌就是,強人統治開始湧現。繼俄羅斯總統普丁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北韓獨裁者金正恩、美國下任總統川普等,深陷難民危機的歐洲各國,除非天象再次巨變,強人政治也可能如雨後春筍般冒頭。不論強人們堅持的文化理念之善惡對錯,當文化和信仰的混亂加劇了民族和國家內部與彼此間的矛盾時,國家的分合、民族的興亡、文化的揚棄、強人的生滅都將寫入史冊。

川普的當選,既是美國全民意識形態對政客們的失望,又是對自由發展這種價值觀的質疑,更是對文化和信仰多元朝向妥協的顛覆。

 

中國同在潮流下

 

中國的微信雖不像臉書那樣更自由、更活力,但是對封閉專制體制內傳統媒體的衝擊不亞於臉書。《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FOX、ABC、CBS、CNN等傳統媒體,越根深蒂固也越財大氣粗,不久後被淘汰時就越悲壯。在微博和微信等新興社會力量的浪潮下,中國官方媒體也面臨著與國企一樣的絕境。

對中國強人習近平而言,社交媒體族群既可困於危,如洪水猛獸,又可利於行,若汪洋巨舟,取決於其選擇。在大浪淘沙的歷史中,是流波下埋逝的泥沙?還是洗煉後彰顯的真金?

順天者,先天下之憂而後無遠憂,後天下之利而無往不利。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大陸地下長城坐擁三千核彈頭
由前美國國防部首席戰略家、現任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教授菲力普‧卡伯(Phillip A. Karber…
里佳藍色部落的曠野星光大餐
一提到阿里山,無論中外旅客,大家耳熟能詳的不外乎是日出、雲海、神木、櫻花、鐵道等阿里山五奇。不過,如果只是跟隨著大眾化之旅,未免可惜。…
《找路》前傳── 林克孝登山心境的轉變
林克孝在大學時就創下登上玉山東峰北壁的攀岩紀錄,外加上他的登山經歷──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百座高山他登過半數以上,或許會讓人以為他是那種敢衝…
海南島會是下一個杜拜?
中國政府在去年年底批准了海南省提出的「國際旅遊島」規劃書。至此,中國2009年批准的區域發展規劃已達11個,從海南到甘肅天水,…
冬眠裏的大聯盟大事
所有的死忠美國職棒球迷在日曆上都會標明一個日子:投手和捕手報到日。今年各隊設定的時間從2月13日到17日不等,當日曆終於掀到這一天,…
中國官方吉尼係數被斥為「編童話」
最近,久不公布吉尼係數的中國國家統計局一次性公布了近十年的數據,稱2008年0.491是最高點,然後逐步回落,2012年為0.474。…
英國貴族口音奇聞
在許多人心目中,上一世紀最高貴優雅的好萊塢女星,當屬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赫本的經典演出不計其數,如《羅馬假期…
中共驅逐美記者,為何拖香港下水?
中國外交部在3月18日凌晨宣布,要求《美國之音》、《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時代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