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喧囂的鬧市中,有一塊林蔭茂密、花木繁盛的靜地,它就是台北植物園。植物園有四個入口,博愛路口的入口較為醒目,「台北植物園」五個大字在綠藤襯托下極為嫻靜。進入植物園內部,如同與塵世隔絕一般,聽不見外面的車聲人流,也好似忘了外界的煩憂。
台灣第一座植物園
台北植物園前身為1896年日本人創建的「台北苗圃」,用以研究台灣樹木及各式果樹花卉。至今,園內擁有各種類型的植物園,根據分類學、用途或文化意義,區分為雙子葉植物區、蕨類植物區、裸子植物區、文學植物區、民族植物區、水生植物區、荷花池等區。園內還有一座日式庭園「南門町三二三」和兩處的市定古蹟「欽差行臺」及「臘葉館」。
▲走入園內,高聳的裸子植物夾道。
▲園內有不少小橋流水的風景。
在雙子葉植物區中 追逐小動物身影
園區內佔地最廣的就是「雙子葉植物區」,這一區的植物在台灣本島低海拔地區都很常見,多為喬木,長勢高大,如樟科、木蘭科、殼斗科、桑科等。走在寬廣的園區內,可細細觀察動物生態,有穿梭在樹林間的赤腹松鼠,或在樹梢啼鳴、林蔭下穿梭尋找食物的鳥禽,在欣賞植物之餘,也別忘了欣賞一下牠們的風姿喔。
▲樹木上綁有鳥屋,供鳥兒棲息。
▲裸子植物區內景。
▲園區內的中央圓形溫室,種植不少食蟲、苦苣苔科及鳳梨科植物。
夏季賞荷 媲美江南美景
夏天的代表花卉非荷花莫屬,夏日豔陽下靜觀田田蓮葉隨風搖曳,亭亭而立的偌大花朵在滿池綠意中點上醉人的粉色,蟬聲輕輕的送來幽香,遊人們不禁在手機或相機內留下荷花的曼妙風姿。近看才發現,蓮葉下不少魚兒優游其間。眼前這景、這情,是否讓您聯想到了江南呢?
▲豔陽下盛開的荷花。
▲荷花池邊上也有不少的睡蓮。
南門町三二三 日式建築的素雅恬靜
南門町三二三前身為林業試驗所的員工宿舍,以日治時期的地址「台北州台北市南門町六丁目三二三番地」命名,經過整修後開放參觀。和室後方庭園,有充滿禪意的枯山水造景。枯山水,意即以石為水,在小碎石上以耙子耙出同心圓,營造出水漣漪之感,輔以大塊石頭和植被做為山石及綠岸。
▲南門町三二三前身為林業試驗所員工宿舍。
▲遊人止步的關守石。
▲龜造型的小島坐落在日式庭園之中。
▲內部和室素雅簡潔。
園內常有龜鶴的造型,為日本人對中國蓬萊神話的憧憬;以草繩繫成十字型的石頭,在日本寺廟中也常見到,此為關守石,為行人止步之意。在參觀時可別忘了注意腳邊是否有止步的關守石哦。
在欽差行臺 品味中華文化的建築巧思
清朝於台灣建省後的首任巡撫劉銘傳,其任內在布政使司衙門隔壁建造為接待外賓及朝廷大臣的建築,為今日的「欽差行臺」。在歷史的洪流中,幾經輾轉易名易主,最後在植物園內落腳,現改為布政使司文物館。我想,由它來告訴大家這段滄桑歲月最為合適,更能顯出它原本的意義與價值。
▲欽差行臺匾額。
▲欽差行臺內部。
古代建築極為講究,美觀、實用和吉祥寓意缺一不可,裡面詳細介紹行臺的構造和古人之建築理念,看完不禁讓人佩服古人的智慧巧思。欽差行臺在民國85年時經過全面性的修復,將大木構架拆換、進行重新彩繪等,拆換下來的樑柱等結構目前陳放在行臺內並有其功能的詳細介紹。行臺內還展示了從植物園地底下挖掘出,臺灣早年不同時期,人類活動遺跡及其考古介紹。
▲整修、粉刷過後的屋樑。
▲抱鼓石,左雕龍,右雕虎,外圍的螺旋紋路代表「椒圖」,象徵安定。
植物園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園內植栽豐富,可親近大自然又具知性深度,適合闔家出遊;也適合喜愛攝影的朋友,來捕捉動植物可愛的面貌。且植物園毗鄰歷史博物館、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南海學園、228紀念館、郵政博物館等,逛完植物園也可以來個歷史或藝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