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談投資新手的疑慮時,雖然我用了柏格(John C. "Jack" Bogle)和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二位老前輩的話語來回應,但心中一直有個感覺,投資人身上或許還有一個財務上的壓力,才會覺得長期投資的難度很高。而這個財務壓力,你我都很熟悉,就是房貸。
由於房價連年飆漲,貸款利率即使已經降到2%以下,還本付息的壓力仍然很大。就以雙北地區一棟1,000萬的房子來說,以頭期款200萬,貸款800萬,20年期,利率2%來算,一個月要繳4萬左右。夫妻兩人假設合計月入10萬,那麼房貸負擔率就是40%,已經超過合理承擔標準。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估計。
《中時電子報》2016年10月有一篇報導,引用「數感實驗室」的分析資料,發現「以台北市來說,2009年的平均房貸為810萬,但到2015年則升至1,250萬,增加了1.5倍……換算下來,等於每個月需要支付6萬3千元」。
另外根據2017年惠譽信評最新報告,台灣家庭負債占GDP比重為82.6%,僅次於南韓的90%,遠高於香港的66.4%和中國大陸的41.8%。
這麼高的負債壓力,再加上生活開銷,恐怕已經所剩幾,哪裡還能夠安心從事長期投資?偶爾有些閒錢可以跑短線賺波段就該偷笑了!偏偏股市不是我們一般人可以跑短線賺外快的地方,常常一個不小心就血本無歸,嗚呼哀哉。
高房貸的畸形生態
不過我們今天的主題不在長期投資,而是談當今低利率高房價和高房貸的畸形生態對經濟活力的影響。首先,在如此之高的房貸壓力下,還有多少人敢追夢創業?多半是戒慎恐懼捧著手上的飯碗,不輕舉妄動。別說隨便跳槽了,連請個半天假都要猶豫再三。因為夫妻如果有任何一方不小心丟掉工作,房貸繳納極可能出問題,房子將被銀行查封法拍。此外,過高的房價,最終還是會經由不同的途徑,轉化成企業的成本,嚴重傷害企業競爭力。試問,這樣的台灣經濟還有多少活力和靈魂?
其次,台灣家庭的房貸負擔普遍偏高,難道銀行不擔心?央行不擔心?當然,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家銀行會說我的放款業務有問題,也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央行會表示金融體系陷入危機,但我們可以觀察他們的行為。到目前為止,央行最後一次升息是2011年6月,此後不是不動就是連續數季降息,最後更在2016年3月無預警解除雙北市多個區域房市信用管制。如果沒有風吹草動,央行為甚麼要這麼努力地維持寬鬆環境?
至於銀行熱衷於房貸業務則是眾所周知,反正有央行當靠山,貨幣寬鬆,而市場也需要,總之有利可圖。最近更有幾家銀行堆出5年寬限期和40年房貸,這和當年日本泡沫經濟的景象,已經相去不遠。
這就是所謂的「殭屍經濟」(zombie economy),靠央行不斷輸入流動性,以維持房貸體系的存活,並努力撐住房價,至少要能夠「軟著陸」。而房價其實已經過高,遠超過國民的購買力。殭屍經濟消耗社會大量資源,卻很少有實質的經濟效益,唯一的目標就是軟著陸,絕不能發生大規模倒閉或崩盤事件。
日本的「殭屍經濟」
日本在上個世紀泡沫化之後就是典型的殭屍經濟,由於日本管理體系不願讓有問題的大銀行和大企業倒閉,而一直撐著,最後就是數十年的經濟凋敝。儘管日本擁有最優秀的技術、精益求精的勞動力,還有日本銀行不斷挹注流動性,再加上安倍晉三的三支箭,仍然藥石罔效。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說得好,日本除非把這些爛東西清乾淨,打掉重練,不然是沒救的。
那麼,為甚麼日本政府要撐住這些出問題的大銀行和大企業集團呢?根據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理由很多,如:東方文化愛面子,倒閉是奇恥大辱;政商關係綿密,家族、同學、學長學弟關係讓官員出手相救等。總之,沒人希望在自己任內發生許多大企業大銀行倒閉,那會遺臭萬年的。不如傾國家之力,把問題撐住,只要在我任內不出事就好了。
▲日本在上個世紀泡沫化之後就是典型的殭屍經濟。圖為東京地標東京鐵塔與其周邊辦公大樓。Fotolia
如今世界各國或多或少都施行好幾年的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政策或零利率,因此,有人認為已經形成全球性殭屍經濟(global zombie),在這種經濟之下,不會有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但也不會有顯著的經濟成長,簡直就是一灘爛泥。英國經濟作家穆蘭(Phil Mullan)在其新書《創造性破壞:如何啟動一場經濟復興》(Creative Destruction: How to Start an Economic Renaissance)中就明白表示,過去經濟界引以為傲的大穩定(Great Moderation)其實造成了長期的不利環境。為了追求穩定,同時也失去了資本主義的靈魂:創造性破壞。雖然不再有恐怖的大蕭條,可是我們的未來也變得了無生趣。關鍵在於殭屍經濟的產生,它把經濟給僵住了。為今之計,只有放手讓創造性破壞來拔除它們,經濟才會有機會回復活力。
高房貸下的台灣?
回過頭來看我們台灣,雖然經濟前景不佳有諸多因素,但我相信殭屍經濟是很關鍵的一環。如果沒有創造性破壞,政府不論多努力於公共建設和擴大支出,最後還是像日本經濟一樣頹圮。現在我們的金融體系已是金控集團,大到不能倒卻暮氣沉沉,除了做房貸和賣理財商品之外,鮮少創新,甚至阻礙創新。例如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機器人理財服務等,只有少數銀行在推動。而年輕人則被高額房貸壓得喘不過氣,哪裡還有甚麼夢想動力。總之,這個市場如果不放手讓它崩跌,然後打掉重練,台灣經濟的靈魂就永遠被鎖在房貸裡,二、三十年都解決不了。
對於年輕人,我只能勸說,在殭屍經濟裡,保持自主的活動力最重要,千萬不要貸超過自己承擔能力金額,至於買房或租房,已是次要問題。因為用寬鬆措施所營造出來的大穩定,沒人知道甚麼時候會大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