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久以前看過一個說法,要成為受歡迎的社交人物,就要懂得做菜、跳舞和心理學。兩、三年前,大概是在我開始接觸戶外活動之前,我的興趣就是上烹飪課。請注意,不是「烹飪」,而是「上烹飪課」。
這兩者之間有差別嗎?當然有。身為一個從小遠庖廚的男性(這年頭其實沒甚麼好驕傲的),對料理根本是一竅不通,只知道吃而已。如果別人可以把菜做好,何必大費周章地煮菜呢?
如果有人告訴我下班之後,還要拖著疲憊的身軀去學做菜,以前的我絕對是說「不」的。那時候有動力去報名廚藝課,真正的原因是想要拓展社交圈。因為如果職場上沒辦法認識同齡的(異性)朋友,就只好去參加興趣性的社團。
很多社團的性質是獨樂樂,但烹飪卻是一種有助於社交的技能。例如邀請朋友來家裡用餐、舉辦派對做些點心小菜等。思來想去,就報名了烹飪課程。當然,真正的理由是想交個女朋友。根據自己多年來策略分析的專業,要去獵物多的地方打獵、魚多的地方釣魚,因此卯起來報名女生喜歡的課程,烹飪、花藝、手作諸如此類。
言歸正傳,現代的烹飪課設計得非常精良,不但無須廚藝基礎,還有最棒的廚具,而且幫你備好料了(說實在話,備料真的很辛苦,而且自己去市場買,沒有規模經濟,往往價格比去外面吃還貴)。你只要穿得漂漂亮亮,帶著你的手機(記得要清出空間來拍照錄影,因為你不會有空抄筆記),抵達會場即可(有的甚至還供應餐酒,讓你配菜或是邊吃邊做,十分享受)。
到現場之後,記得先跟早到落單的女性朋友哈拉兩句,這些怕生的女孩八成會覺得你是個懂做菜的暖男,上課過程中再主動出手幫忙解決一些瑣事(甚麼爐子打不開、不敢用噴火槍),很自然就會成為朋友。
再言歸正傳(不拉回正題會變成把妹教戰手冊),現在很多教室的設定都是「上完課,你就可以現吃自己的成品,甚至帶回家分享」。所以我主要是選甜點,馬上可以分享著吃,再來是選歐式的料理,做起來比較不像亞洲菜講求刀工或基本功,回家如法炮製,還可以還原個七、八成。
在挑選教室時,可以先詢問是否每個人都有單獨使用的廚具。有些規模比較小的廚房是好幾人用一組廚具,甚至大部分時間只能看老師示範,那種感覺就很差。還有某些甜點是無法一堂課完成的,例如卡士達醬做好要進冰箱一晚,所以當天只能使用教室預先做好的。這些都可以特別詢問,以免不符合你的期望。
有幾種料理是我覺得還滿值得一學的。第一個是西餐中的魚類料理,因為西餐的魚料理幾乎無骨,像我這種懶人就喜歡吃去骨的魚。學到怎麼去骨和煎魚,其實是很實用的,拿來宴客也會令人耳目一新。
再者就是學烤布蕾、布丁、奶酪、餅乾這些甜品。甜品不但適合宴客,帶去辦公室分享也很適合。我還曾經集資幫同事們做烤布蕾,選最好的雞蛋和牛奶,不偷工減料,也沒有人工添加物,當成辦公室下午茶的甜品,不但可以拉近和同事們的距離,也很有成就感,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