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自媒體(之十九): 每天固定做一件事

行銷預算、人力有限,只要每天固定執行計畫中的具體事項就會累積出成效。Fotolia
第187期
劉奶爸
作者為昇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面對網路行銷工具的千變萬化,許多人的感覺是學到最後有點無所適從,但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至理名言深藏在我們心中,這又讓人內心極度的糾結,到底該怎麼辦才能生存下去,好心慌哦!

首先,這些心路歷程真的很難熬,我也是過來人,而且感覺各行各業在台灣都不是很好過,不只是身為員工低薪很難過,其實許多企業主自己都快生存不下去了,所以要叫企業把行銷預算拉高真的很困難。

那到底哪些事是必須做的?以下條列出幾個可以自我檢視的具體該做事項:


1. 具體的描繪心中理想的客戶條件,愈精準愈好。從小眾族群先鎖定,有了成績再開始放大範圍,才不會亂槍打鳥,失去方向。


2. 列出客戶最常問的問題,愈多愈好。把每一個問題都放在網站的QA問答服務區,再把這些問答列為部落格文章,把問題當成文章主旨,把答案當成文章內容,因為這些文章都很容易帶來免費被搜尋到的流量。


3. 列出為甚麼要找你買的理由。這是特色區隔,讓你和同業不一樣,否則客戶跟誰買都一樣,他就不會記得你是誰!記住,別寫那些無法衡量的形容詞,例如:「我最專業、可靠、誠信、熱情」;而要寫出你有、別人沒有的具體特色,例如:「我的手機殼還能當成無線充電座,別處買不到」之類的,或是「我能為您量身訂做客製你需要的紀念品」,這樣才夠具體!


4. 具體說明自己是哪一方面的專家,塑造專業形象。消費者喜歡聽故事,把你自己塑造成一個有故事的人,才是讓品牌快速進入客戶心中的捷徑。例如美髮師說「我剪過1萬顆頭」,一句話就馬上聚集眾人目光!


5. 是否每天都有收集客戶名單,就像業務在做陌生開發一樣。你不持續收集名單,就像業務不去拜訪新客戶,業績要從哪裡來?所以任何能曝光的平台,最後都要有一個讓客戶可以加你為好友的簽名檔,例如加LINE@好友,或訂閱你的電子報。


6. 是否固定週期與客戶名單聯繫,不聯絡就枉費你收集名單。就好像業務員拜訪新客戶,拿了很多名片回來,卻不和這些人保持固定頻率的聯繫,過一陣子大家就忘記你了,那當初辛苦收集的名單就白費了!建立持續的信任關係,才是收集名單的目的。


7. 收集客戶名單的流程是否已經系統化,避免瞎忙。網路行銷就是在建造一個系統化的平台,能逐漸取代業務員的開發工作,所有的曝光都導回這個平台,收集來的客戶名單,用系統群發訊息與客戶交流,甚至由真人致電客戶去成交,系統可以節省更多開發的人力資源。


8. 不要停止收集成功客戶見證的案例,然後把這些案例放到網站的銷售頁裡。


檢視上面這8個要點,是不是都已經做到了?如果都已經做了,我們要進入今天的正題了!啥?看了那麼久,還沒進入正題?是的,因為網路行銷就是在做長期的品牌經營,今天的正題是:「每天固定做一件事!」也就是說,要做的事情那麼多,上面8件事只是提醒我們檢視自己漏了哪一項,就要趕快去補足,但是每天的工作還是要做,而且要排入行事曆當成工作清單,那就是持續做曝光的動作!例如:


1. 寫文章,同時發布到部落格、LINE@主頁或群發、臉書個人頁貼文、粉絲頁貼文、Instagram等等平台

2. 錄影片,同時發布到YouTube平台,再將影片嵌入部落格,發布到臉書個人頁與粉絲頁、Instagram等等平台

就算公司只有一個行銷人員,或許就是你自己,也必須每天做這件事,只有不斷的曝光,讓陌生客戶加深對你的印象,才能讓客戶無法忘記你!別以為寫文章很困難,因為這不是在作文,而是短短幾十字或幾百字的專業分享,分享你的專業能幫助別人的文章,最後記得要導回你的名單收集系統。

你可以每天寫一點文章,一週做一個影片,然後再觀察哪個文章或影片最受歡迎,也就是讚數最多的那一篇,再拿去買FB付費廣告,快速擴大曝光量,大量收集更多名單!

每天固定做一件事,並時時檢視上面8個要點,持續一、兩週後,就會變成習慣,便能掌握持續做好網路行銷的節奏!


※ 請觀賞劉奶爸獨家為《看》雜誌讀者錄製的教學影片:〈如何運用自媒體〉系列  ←請點我  

 

* * * * *

何謂「自媒體」?

「自媒體」來自於英文的self-media或We Media,又被稱為「草根媒體」。在網際網路興起後,由於部落格、微博、共享協作平台、社群平台的興起,使得個人本身就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也就是人人都是「自媒體」。

此外,「自媒體」也有「公民新聞」之意。即相對傳統新聞方式的表述方式,具有傳統媒體功能卻不具有傳統媒體運作架構的個人區域網路行為模式,也被稱為「自媒體」。

2003年7月,由夏恩‧波曼(Shayne Bowman)與克里斯‧威力斯(Chris Willis)在美國新聞學會提出的研究報告中,對「We Media」如此定義:「自媒體是普通大眾經由強化數位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途徑。」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蘋果iMessage vs. 微信 致勝關鍵受關注
蘋果公司6月3日舉行「2014開發者年會」(The 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
可敬的義工 山林中的勇者
因為親近自然、熱愛生命,歐都納對台灣投注長期的關懷。總經理程鯤雖然忙於經營事業,卻依然出錢出力身兼山難救助協會理事長。程鯤表示:「…
好萊塢巨星向北京奧運嗆聲
好萊塢著名導演史蒂芬.史匹伯(Steven Spielberg),去年11月中旬再次致函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呼籲中國協助制止蘇丹人道危機。…
誰是漸凍人?
漸凍人是運動神經細胞受到不明原因侵襲,因而退化或死亡,並停止傳送訊息到肌肉,以致肌肉漸漸萎縮無力,無法運動、說話、吞嚥,甚至呼吸衰竭,…
泡沫在即 李嘉誠持續拋售大陸資產
儘管涵蓋中國全國範圍的救市大潮讓很多人覺得,中國房地產市場將會重新崛起,但亞洲首富李嘉誠似乎並不這麼認為。 《華爾街日報》…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追劇與生育率
台灣近年來常常名列全球生育率的最後一名,人口危機受到各界關注。事實上生育率下降是全球近年來共同的趨勢,而且連許多低所得國家的生育率都在下降…
凡吉力擦亮益生堂百年老招牌
來到台南市安平路與安北路三叉路口上,鮮綠色為襯底的「益生堂」中西藥局與「凡吉力」招牌非常顯眼,給人青春活力的氣息。但來到店裡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