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積極推廣營養價值極高的南美洲「藜麥」,這股春雷乍響的藜麥熱,也風行至台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台灣原生的「紅藜」,由於全面性的營養價值,甚至超越藜麥,堪稱「穀類的紅寶石」。
▲台灣紅藜養價值高、膳食纖維豐富。葉俊宏攝影
▲台灣紅藜是原住民的百年傳統作物。郭茂源提供
台灣紅藜關鍵密碼:
1. 膳食纖維含量是地瓜的7倍、藜麥的2倍。
2. 可增加飽足感,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使排便順暢。。
3. 脂肪與澱粉量少,飽足之餘輕鬆無負擔。
4. 含有幾乎與牛肉相同的優質蛋白質,是素食者絕佳替代食品。
5. 擁有8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須「胺基酸」。
6. 鐵、鈣,是白米的28倍跟50倍,還富含硒、鍺等稀有微量元素!
穀類的紅寶石》
營養豐富的台灣紅藜
在高山部落原鄉,台灣紅藜原本小量夾雜栽種於小米田間,只作為副食品或者釀酒麴料,現在一夕之間「翻紅」,成為「物以稀為貴」的珍品。
原本在屏東縣泰武鄉大武山上種植有機咖啡的郭茂源(原住民名為巴察克),2017年在瑪家鄉開闢3公頃的「藜想莊園」,首次在平地上大面積種植紅藜。
台灣紅藜是原住民幾百年來的作物,雖不是主食品,卻是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郭茂源表示,過去部落糧食不足,只要有一點點紅藜就能補足一天生活所需,對族人健康有很大幫助,他滿心感激說道:「這是上帝的賜予!」
早在二十年前,郭茂源就體會到部落謀生不易,於是投入泰武鄉社區發展協會,並曾擔任總幹事一職。更令人佩服的是,擔任消防員近25年接近退休年齡(警消人員服務滿50歲年可申退),郭茂源卻毅然決然提早退休,「眼看就可領大筆退休金,很多人都勸我再等等,可是該做的事不能等。」抱著破釜沈舟的精神,郭茂源專心投入農業經營,無私地將技術移轉給族人,發揮小農與在地特色,結合部落觀光,為原住民積極開創紅藜產業新商機。
2018年1月6日,「藜想莊園」配合屏東縣政府舉辦「屏東紅藜文化節」,邀請民眾來認識營養豐富的紅藜及其加工品等美食,一舉將台灣紅藜推向健康食品的舞台。
▲郭茂源表示營養豐富色彩繽紛的台灣紅藜,堪稱為穀類的紅寶石。葉俊宏攝影
▲「藜想莊園」全程無農藥無化肥,採友善環境的有機耕作。岳翔雲攝影
▲飲用紅藜茶,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葉俊宏攝影
▲藜想莊園目前販售紅藜主要以「帶殼」(左)與脫殼(右)兩種。葉俊宏攝影
珍惜土地》
愛護自然堅持有機栽種
郭茂源表示,想在山上大量耕種紅藜,礙於土地與法規限制難以發展,往平地尋找出路是必然選擇。而在平地種植,最直接的差異是氣候、土壤與蟲害。因此,首先要挑乾淨的土地,然後養地回復土壤生命力。
郭茂源經營的「藜想莊園」,採友善環境的有機耕作,全程無農藥化肥,並以生物防制法避免蟲害,「台灣就這麼大,世世代代就在這裡,要保護它。」郭茂源認真說道。
目前藜想莊園主要產品為帶殼紅藜、脫殼紅藜與紅藜茶包。由於致力於技術改善與農場管理,產量與品質均大幅提升。郭茂源表示,紅藜經機器採收後,可直接入廠烘乾、脫粒、篩選、分裝,一改過去野外曝曬、夾雜各種細沙落塵等問題,提高了產品的純淨度。
對於是否跟其他小農一樣擔心「有產品時沒銷路」?郭茂源早已胸有成竹地做好了規劃:「早期生產配合大廠契作,穩定後再朝自有品牌前進,產地直銷。」他相信好東西一定有市場,「未來一定會更好,紅藜是可以預見明日之星!」
郭茂源期許自己成功後,這樣的模式會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一起拚經濟。
▲紅藜開花時繽紛多彩耀眼奪目。
萬紫千紅》
南台灣最美農業景觀
紅藜除了擁有高營養價值外,「觀賞價值」也令人驚豔。紅藜開花時,紅、黃、橘、紫等繽紛多彩的花穗,可謂萬紫千紅,堪稱是台灣最美的農業景致。
郭茂源歡迎民眾每年在二月底前,來屏東沿山公路的「藜想莊園」體驗大自然「紅寶石之美」,再到吾拉魯滋部落他所經營的「泰小石板屋」品嚐健康的紅藜茶以及濃郁的有機咖啡。回程時,帶上在地農產伴手禮以及排彎原住民的特色手工藝品,保證讓您身心滿載而歸。
▲郭茂源經營的「泰小石板屋」提供泰武有機咖啡及以及健康紅藜茶。
藜想莊園
地址:屏東縣瑪家鄉涼山遊憩區往南300公尺
(屏185線沿山公路30公里處)
泰小石板屋(台灣祖母咖啡)
地址:屏東縣泰武鄉泰武村大武山二街38號
LINE:taiwu119
聯絡專線:0972-02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