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Getty Images
第188期
中國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在「兩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承諾投資6%以上回報率的都是騙子。」此前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8年年會上樓繼偉也透露,現在中國的投資界全是風險。對於金融騙局在中國頻頻發生的原因,有學者也做出了分析。
中國財政部前部長、現任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在「兩會」期間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表示,老百姓要加強風險意識,不能一看收益高就被「忽悠」進去了,他說:「保證6%以上回報率的就別買,那是騙子。」
對於中國的投資與金融風險,樓繼偉在2月25日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8年年會上直言:「當前一個大問題就是金融風險,全社會缺乏風險意識是大問題……我現在返回投資界,看到的全是風險…。我也跟外資金融機構們進行對話,我們正在開放金融業,他們可以持股,可以進來,可以是很高的持股。比如50%,甚至是100%,人家不願意進。人家看到的都是風險,中國人看到的都是機會……」
「最近金融業協會開始登記註冊,發現有些單位管了好幾十個基金,這在國際上是不允許的,但在我們這裡成了常態,這怎麼可以?」樓繼偉強調,要施行比較嚴格的監管。
此外,樓繼偉還強調了市場風險、政策風險,「政策風險是最不可預估的,我們經常看到的是政策風險,監管從這一端走到那一端,不可預期的持續的監管方式。」此外,還要研究金融市場模式,「否則光談監管模式恐怕還不行」。
經濟界普遍認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實體經濟的創新發展,更離不開金融的支持。目前,中國亟待解決過度金融化問題,防止資金脫實向虛。
多項數據顯示,中國央行和財政部投放的各類資金沒有流入到經濟實體,大量的資金都流入到房地產市場和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還在金融體系內進行循環流動,經濟脫實向虛的情況愈演愈烈,實體經濟不斷「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