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男人帶小孩的後果

媽媽不在,讓爸爸帶小孩會有甚麼後果?Fotolia
第192期
樊家忠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專長為應用個體經濟學、家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公共政策效果評估。

媽媽不在,讓爸爸帶小孩會有甚麼後果?網路上流行很多酸文,多半在描述爸爸當保姆的誇張形象,例如用膠帶將小孩貼在牆上,或者一面餵奶一面打電玩。

不論爸爸是否是糟糕的保姆,講究男女平權的歐洲在公共政策上傾向鼓勵爸爸在養兒育女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替媽媽分憂解勞。其中一個重要的政策是讓男性也可以請產假,讓爸爸在小孩剛出生的時候就可以陪伴小孩。

西班牙政府在2007年修改法律後給新生兒的父親提供長達13天的產假,這個原本立意良好的政策卻意外導致了出生率的下降。
 


▲圖一:兩年內又生小孩的機率

 


▲圖二:距離下次生小孩的天數




西班牙爸爸的產假

2007年3月24日,西班牙政府引進了一個新的政策,提供每個新生兒爸爸長達13天的產假。該政策設計十分簡單,只要該員工在過去7年內工作超過6個月,就有資格可以請假,而請假期間員工不會被扣薪資。在這個政策實施之前,爸爸最多只能請產假兩天。

這個新的政策大受男性員工的歡迎,因為在政策實施的隔年(2008),55%有資格申請的男性都申請了產假。

西班牙的兩位經濟學家Lídia Farré和Libertad González針對這個政策進行了分析。她們用西班牙政府的行政資料,並用「迴歸不連續設計」(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來比較政策實施前夕與政策實施後立即的變化。

她們最重要的發現是這個政策竟然對出生率有影響。首先,如圖一所示,在政策實施後才生小孩的父母,兩年內又生小孩的機率明顯地下降(註:0是政策實施的時間點)。其次,如圖二所示,在政策實施後才生小孩的父母,如果其後又有生育的話,生育的間隔時間比較長。
 


▲圖三:男性與女性期望的生育數目




爸爸「震撼教育」的後果?

這樣的發現令人費解,因為照理來講,提供爸爸產假這種福利政策應該有促進生育的效果才對。即使該福利程度不大,也不應該有負面的效果才對啊!

關於這一點,作者提出了兩個可能的解釋。第一,原本照顧新生兒的工作都落在媽媽身上,酸甜苦辣主要都是媽媽在承受。但這兩週的產假讓爸爸從day one開始就密集照護新生的嬰兒,讓原本不知道厲害的爸爸來一場為期兩週的「震撼教育」。爸爸理解到照顧小孩的辛苦後,嚇得不願意再生小孩。

針對這種解釋,作者們提出了間接支持的證據。圖三顯示的是西班牙男女所期望的生育數目(expected births)從2001年到2011年的變化,其中紅線代表女性,藍線代表男性。有趣的是,在2007年政策實施之前,男性所希望的小孩數目平均比女性多;可是2011年這個差異不但消失了,而且還反轉成男性所期待的小孩數目平均比女性少的情況,作者懷疑這或許就是震撼教育的效果。

 


▲圖四:生育後半年媽媽的就業率




鼓勵媽媽工作?

作者提出的第二種可能原因是爸爸的產假讓爸爸照顧小孩的機會增加,某種程度替代了媽媽育嬰的角色。這因此讓媽媽更容易留在職場,減少了媽媽成為全職主婦的機會,於是導致了生育率的下降。

為了驗證這一點,作者用圖四顯示了在政策實施後才生小孩的媽媽,半年後的就業率明顯地高於政策前夕生小孩的媽媽。另外,作者同時發現該政策對爸爸生育後半年的就業率沒有顯著的影響,但是爸爸們平均照顧小孩的時間確有顯著地增加。


 

公共政策的意外效果

近年來大多數的國家現在都面臨著低出生率,東亞的國家如台灣、南韓、新加坡尤其如此。出生率降低當然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最重要的驅力應該是隨著女性教育與勞動參與率的提高,生育的機會成本愈來愈高所致。

為了提高生育率,各國政府採用了各式各樣的辦法來鼓勵生育。直到目前為止,政府都把焦點放在女性身上:給女性提供一個友善的生育環境,例如給女性提供育嬰假、托兒所的補助等等。

上述的研究則顯示了我們可能長期忽略了男性在生育決策上的角色,以及這些公共政策對男性的影響。

另外一個啟示則呼應了經濟學研究常常發現的一個現象,即公共政策往往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時造成的效果與政策目標完全相反,讓政府「賠了夫人又折兵」;有時是想在A處造成效果卻不盡人意,反而在B處造成意外的影響,讓政府「無心插柳柳成蔭」。

西班牙政府提供的男性產假或許達到了某些「男女平權」的效果,這應該是政策的目標之一。但是政府應該萬萬沒有想到這樣一個簡單的政策卻導致了生育率的下降,這又是一個公共政策造成意外效果的一個典型例子。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野孩子的教堂
車子馳過鄭豐喜圖書館,遇紅綠燈右轉200公尺左右,就在馬路的左側,寂寞地守候著地層下陷區口湖子民的天主堂,不僅僅是滿院荒煙蔓草、…
美致力發展高鐵 啟動金80億
高速火車已經在歐洲和亞洲行駛多年,但美國除了華盛頓和波士頓之間的路線外,仍然到處跑著陳舊而慢騰騰的火車。不過,這種局面馬上就要改變了。…
爸媽,這不公平!!
經濟學家常關心的議題之一是「跨世代的流動性」。在一個社會當中,如果一個年輕人的教育和所得,很大程度是被父母的背景所決定的,…
「吃到飽」的典範移轉
不知是否巧合,上期提到「吃到飽文化」,之後便陸續有幾位朋友和我談到這個話題。這是個有趣且發人深省的話題。 無所不在的吃到飽文化 在台灣,…
五大招 搶救變調的陸客觀光
香港在去年(2014)曾發生幾波激烈的「驅蝗」行動,抗議團體將陸客比為「蝗蟲」,要求香港特區政府限縮陸客赴港人數,遊行過程中與親政府、…
肺腫瘤不見了
已半年不見的病人來診所看腰部扭傷,述說他跑一趟烏龍醫院的事給我聽:每天凌晨3點得起床,趕去果菜市場,批水果來賣;晚上9點就上床睡覺了,…
台灣經濟2016利多不多,端看出口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葉俊宏攝影 2016年開春以來,全球股市表現疲軟、中國大陸股市大跌,台灣則出口連續衰退,…
美麗芳鄰
人,莫不希望擁有人間的美事,諸如事業、錢財、家庭美滿等。愈欠缺的愈渴求,愈追求卻又愈感匱乏。所謂的人生勝利組,大約總是很上得了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