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喜歡思考生命意義的人而言,在悲劇與喜劇之間,或許對前者會偏愛一些。然而,喜劇的支持者則認為,上天允許月圓的時間如此短暫,生活裡的愁眉已經多過歡顏,所以,為甚麼不多些歡樂的劇情與結局?
以喜劇呈現嚴肅題材
《速成家庭》(Instant Family)是一部2018年上映的美國喜劇電影,以一對夫妻收養三個小孩的過程為題材。身兼編劇和導演的西恩‧安德斯(Sean Anders)非常喜愛「家庭」主題,《我老爸卡好》(That’s My Boy)以及《家有兩個爸》(Daddy's Home)一、二集都是他所導演的相關影片。而西恩‧安德斯夫妻本身從美國安置體系領養了三個姊弟的經驗,就成為他拍攝《速成家庭》的靈感來源。劇中有許多領養家庭的故事與橋段,都是他們接觸的實際案例,領養過程中的各種困頓、生活裡笑中帶淚的情事,編導們選擇以幽默的方式表現,用喜劇呈現嚴肅的題材。
在討論這部電影前,得先說2009年上映的《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這部電影同樣以「領養」為題材,改編自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簡稱NFL)黑人球員Michael Oher的故事,雖然飾演養母的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以此片勇奪金球獎和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獎,然而這部電影在上映後卻遭遇意外的批評,原因是影片為白人夫妻收養黑人小孩,而遭致「白人優越主義」的負面評論。
因此,在《速成家庭》這部電影裡,編導刻意安排了一位渴望收養具有運動天賦孩子的白人單身女士,這個角色出現的戲分不多,但卻是明顯以《攻其不備》的遭遇作為背景所設計的「哏」。明白這點,就會看出更多的笑點,領會更多美式幽默。
編導不只把這種「白人優越主義」納為喜劇元素,他們還很嚴肅地面對此一議題。「這會是一個問題嗎?你知道的,白人救世主的事情,就像《阿凡達》一樣。」影片裡藉由男主角的疑問來表達他們的觀點。
電影《阿凡達》怎麼與種族主義歧視有關?為了怕觀眾不明白,影片男主角主動解釋了:「那些藍色的傢伙無法打贏那些不透明的傢伙,直到一個白人出現假裝自己是個藍色人……」接著他直球對壘,不拐彎地切入問題:「白種人夫妻領養了拉丁小孩,人們會認為我們不該這樣做嗎?」
「我很敬佩你的文化敏感,但我們的機構有不同膚色的孩子,也有不同膚色的領養父母,但是領養父母還是遠遠的不夠。」影片裡社工這樣回應著,接著編導就透過另一位黑人社工代替領養父母們表達了嚴重抗議:「聽著,會有人以異樣的眼光看你,人們會說些蠢話,但如果你願意愛這些需要父母的孩子,而有人對此卻有意見……你只要問他們,他們收養了多少孩子就行了!」
喜感源於一種美式的天真
這是一部適合闔家觀賞的影片,可以討論的面向有許多,包括上述關於白人優越主義與形式主義之間的關係;也可以去理解、體會不同背景成長下,受傷的心靈可能發生的扭曲行為與表現,並藉此觀察我們對哪些事物變得「習以為常」,並從中發現有哪些事物是自己看重的,進而讓我們在「擁有」的當下懂得「珍惜」。
不同的喜劇,表現手法當然有所不同。有些以無厘頭為特徵,有些則著重語言的詼諧與對比。《速成家庭》的喜感很大程度卻來源於一種天真,一種美式的天真。
這個領養故事起源於一句無心之語。女主角查詢了收養機構的網站,男主角下班回家,發現妻子坐在電腦前流著淚。當她把筆電翻轉,想把網站給關心自己的丈夫看時,男主角卻嚇得蓋上筆電,並對妻子說:「不,別給我看那個,我不想看到那些可憐的小臉。你想讓我心碎嗎?我才剛剛下班回來!」
之後沒多久,男主角就忍不住偷偷地打開妻子的電腦,與妻子一樣地瀏覽網站,然後流淚──成熟、有事業的男人卻仍充滿著好奇,並懷抱著單純的同情心,就像孩子一樣天真!
當男女主角膽膽突突地擔心自己不夠「特別」、不是那種「特別有愛心」的人、不適合當收養的父母時,卻意外決定領養。然後,在學習如何當領養父母的第一堂課中,一些成熟、有地位與身分的領養者,各自畫著自己心目中的孩子——「天真浪漫」的想像——然後,被社工一一否定,擦去。
從天真,走向真實,是這部戲的內在!這是一場內在的冒險:在單純的同情心裡挖掘出更深刻的同理心;在付出卻無法獲得回報的挫折裡,滋長著自己更深厚的愛與善良──成為一個大人!但又不失其赤子之心,依然真誠、坦率,依然能在當下的「片刻」裡哭與笑。
貼近自然的喜劇,有時候更難表現,但是也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並會心一笑。例如歷經波折後,這對養父母向所認養的少女的喊話:
養父:「我們會去看每場(足球)比賽,我們會對妳的成績各種吹毛求疵,我們要給妳買第一件舞會禮服。」
養母補充:「對,會很漂亮,但不能太暴露,會是超級甜美的那種款式,但是不能太性感……就是那種真的好看的那種。」
養父:「當妳高中畢業的時候,我們會坐在前排讓妳難堪;當妳大學畢業,我們還會坐在前排,或者妳最後不畢業也行。」
養母趕緊接話:「不過妳會畢業的,因為這太重要了,而且妳也很聰明,我不是想逼妳,但是這確實能給妳打開很多機遇的大門……」
養父:「但不管怎樣,我們會一直陪著妳。」
養母點頭無語。
養父:「有一天,我會在婚禮上親手把妳交給別人,即使我覺得他是個混蛋配不上我的女兒。」
養母受驚嚇地瞅了丈夫一眼,然後不捨地接話:「對,未來的某一天,一個遙遠、遙遠、非常遙遠的未來……」
值得探索的問題還有:領養家庭與一般家庭究竟有甚麼差異?或許我們可以從《攻其不備》裡真實主角Michael的一段話裡去思考。比起其他同母異父的孩子,Michael幸運地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誰,而他在自己的書裡卻這樣說:「我稱他為父親(father);但我從來沒有叫他爸爸(dad)。做一個爸爸,不只是幾次的拜訪,與一些的錢。(It takes more than a handful of visits and a few bucks to make a dad.)」
明白這一點,那麼你會更喜歡片中女主角蘿絲.拜恩(Rose Byrne)在第一次被叫「mom」時的反應(演出)。如果我再進一步試著去揣想如果換做一個東方編劇,他會怎麼表現這個片刻?或許我們就更能體會所謂的「美式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