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冤家》為平凡愛情所拍攝的不平凡電影

2004年3月9日,金.凱瑞出席在美國加州舉辦的《王牌冤家》全球首映會。Getty Images
第205期
李智鳴

電影從男主角Joel(金.凱瑞飾)清晨睜開雙眼的特寫鏡頭開始。有點像是宿醉方醒的他,離開混亂的屋子,卻發現好端端停在停車場的汽車莫名地出現大片傷痕。然後,與往常一般等待著火車……突然地,他拔腿狂奔!奔向另一個月台,擠進另一列火車。

「2004年情人節,一個偶然的想法,我沒有去上班,而是坐上了往蒙太克的火車。我不知道為甚麼,我並不是一個衝動的人!也許只是因為今早起床後我有點茫然失措……」男主角這樣旁白著。  

平凡的愛情 不平凡的故事

二月酷寒的蒙太克海灘實在是冷清極了,沒有任何人煙,空蕩蕩的細砂灘上,只有遠處一個女孩獨自走著,一個染著「藍色廢墟」髮色的奇特女孩。

男人與女人就這樣相遇了。

《王牌冤家》是一部難得有深度的愛情電影。Joel是個內向無趣,除了上班、下班之外,生活空白的男人;女孩Clementine(凱特.溫斯蕾飾)則是希望利用各種可能性,確保自己沒有浪費生活中的每一秒,一個大膽而瘋狂的女人。

截然不同的兩人相處注定了許多問題將要發生。但這並非是電影要表現的重點。

大凡經典的愛情電影,必然有許多獨特之處,或者由於男女主角獨特的性格,或者由於他們獨特曲折的經歷,總之,它斷不能是平凡、普通的!然而這部為世俗大眾平凡愛情所拍攝的電影,原本注定因為平凡的情節而缺乏可看性,但是編劇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利用讓這對情侶將彼此的記憶清除,發展出一個不平凡的故事。

為何要清除自己的記憶?這間「空白有限公司」(lacuna)是這樣說的:「當一個人生活得不快樂,想要新的生活,我們提供了可行性:把那個人徹底遺忘!」 

查理.考夫曼的編劇功力深湛,他是一位以編劇作為創作而非職業的劇作家,作品多有藝術上的創新。他並以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其他代表作品還有《變腦》、《蘭花賊》等電影。他在這部影片裡,大量運用時空雙重因素進行敘事的變化,讓影片增添了懸疑與趣味。

▲2003年1月20日,金.凱瑞與凱特.溫斯蕾在紐約街頭拍攝電影《王牌冤家》。Getty Images  

複雜的敘事模式

原來,電影的起點是男主角剛做完消除記憶的隔天。也就是說,開場時主角旁白所說的「今早起床後我有點茫然失措」,並非只是一種尋常的感觸。在蒙太克海灘Joel與Clementine並非第一次相識,只是當時他們並不知道,觀眾也不知道。

編劇非常聰明地以倒敘的手法,讓觀眾處在懸疑待解的情緒中,以便淹沒這段愛情的平庸感。尤其是利用由近到遠的記憶清除過程,讓觀眾自然而然地「回味」著所謂的愛情。這無疑是非常傑出的創意。

更為出色的是,在清除記憶的後期,當時間軸從近期一次次的衝突、爭吵,一步步往前推進到相識初期彼此的心動、甜蜜片段時,作為在睡眠裡進行記憶清除中的Joel卻開始反抗了,他竟然帶著記憶裡的Clementine,想盡辦法逃離被清除的結果!

這個慧心獨具、不合理的超自然安排,不同的撞擊,激盪出許多跨時空的象徵場景,更在清除記憶的現實與「Joel的記憶」這兩個虛擬與現實的空間穿梭中,強化了戲劇張力。對比中層疊出多層次的內涵,創造了不少精彩的電影片段,觀影過程相當過癮。

在清除工作的終點,也就是男女主角初相識的那個海邊別墅裡,當別墅隨著記憶的清除而逐漸崩塌,他們知道「空白有限公司」的記憶清除工作即將完成,隔天醒來他們將不復記得彼此,此時,存在於記憶的Clementine卻超越了記憶,她附在男主角耳邊輕聲地說:「到蒙太克來找我!」

於是乎我們明白了片首男主角為何「無來由」地奔向蒙太克,而這對「陌生」的男女為何一見傾心!生命之間的連繫,似乎在偶然與莫名之間,有著一種必然,就彷彿一種命中注定!這或許是台灣將此片譯作《王牌冤家》的緣故——是否我們命中注定的相遇曾是我們過去殷切期盼的結果?  

注定悲傷的旅程 你是否依然前行

如果你知道命中注定的相識、相戀,也包括了不得不的黯然分手,你將如何面對?

影片末端,這對「新戀人」發現了他們曾如此的彼此厭煩。是否應該再次相戀?這成為新的問題。

「我找不到不去愛你的理由!」Joel這樣說。

編劇或許透過這句話要表現出每段愛情,每份甜蜜開端時的心態。

「但你會的,你會找到的!我會對你開始感到厭煩,覺得拘束,因為這以前都發生過……」Clementine這樣回應道。

這是一個曾經發生的事實,關於事實,其實是無可多言的。

於是,編劇只讓Joel對著Clementine說了句:「OK!」簡單而包容。Clementine困惑地重複道:「OK?」然後,似乎心有靈犀,他們一起開懷地笑著。

許多人說這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留給觀眾自己去思考。那麼問題的本身是甚麼呢?我想可能是這樣的:如果你發現一趟旅程,注定心碎,注定悲傷,你是否還想去進行?   

一塵不染的心靈陽光永恆燦爛

這部電影原名「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它另有「無痛失戀」、「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曖曖內含光」等譯名。原名出自英國詩人亞歷山大.波普(Alexander Pope)的一句詩,在電影裡,編劇還特意透過記憶清除公司美麗的女助理(雖然戲分不多,但她是劇情旁線的核心)把完整段落讀了出來,顯然這段詩跟電影主題有著密切關係。

貞潔女性的命運是多麼幸福 忘記世界,被世界遺忘 一塵不染的心靈陽光永恆燦爛 實現每一個禱告,拒絕每一個願望 How happy is the blameless vestal's lot The world forgetting, by the world forgot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Each pray'r accepted, and each wish resign'd

以上只是全詩的一小段落。

這整首詩緣起於十二世紀的一個故事:法國著名神學家和經院哲學家,當時38歲擔任巴黎聖母院下屬天主教學校負責人的亞伯拉德(Peter Abelard),與自己16歲的學生天才少女哀綠綺思(Heloise,又譯艾洛伊斯)私通。兩年後,亞伯拉德慘遭歹徒入門閹割,他不得不選擇出家當僧侶,同時也指使哀綠綺思成為一名修女。最後他們分別死於修道院。在去世之前,他們曾有七封書信往來。

梁實秋先生曾將兩人之間的書信譯為《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他在序言中寫道:「古今中外的情書,沒有一部比這個更為沉痛、哀豔、悽慘、純潔、高尚。這些措辭文雅、情感真摯的書信,刻畫了一對戀人從世俗境界往宗教境界提升的過程中,在內心的深愛與道德的思量間苦苦掙扎的過程,經歷八百多年,依然深刻動人。」(註:現在已經超過九百年。)

波普此詩〈哀綠綺思致亞伯拉德〉則是以哀綠綺思的角度書寫,透過她對自己愛情的回憶抒發情感。當愛情屏除了激情與性的歡愉,在困厄、苦難降臨之時,人們會發現「愛情」變得格外困難。身處修道院的哀綠綺思苦苦掙扎著,但她並非掙扎於「對亞伯拉德的愛」與「對上帝的愛」之間,而是在「莊嚴與天性、美德與激情」中掙扎著……

哀綠綺思後來成為傑出的女修道院院長,她獨特的修道思想與實踐對後世具有深遠影響,令她在西方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所以,當哀綠綺思看著自己身邊純潔的修女們,她們未沾紅塵,不惹塵埃,不需要苦苦掙扎!就彷彿林黛玉〈葬花詞〉裡所言:「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如果哀綠綺思對她們「一塵不染的心靈陽光永恆燦爛」升起些許豔羨,也是極其合理的事情吧?而或許,這正是這部影片背後的深意。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曾櫟騁 享受遲來的逆轉勝
  曾櫟騁(原名曾佩華1986年12月26日生,26歲)主要得獎紀錄:…
人生一世啊,良心最重要!
曾任教於北京大學法學系的袁紅冰教授,當時被學生譽為「北京大學精神導師」。目前旅居澳洲的袁紅冰為「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發起人、首席委員,並擔任…
台灣律師界「鐵四角」的故事
在台灣社會,抗議司法不公的事件,時有所聞。距離全國第一次司改會議至今10年,台灣的司法改革是成功?還是失敗?有人將這10年視為關鍵的時期,…
擦去邱吉爾頭上的鳥屎──讀保羅‧約翰遜的新書
邱吉爾被公認是二十世紀的最重要領袖之一,關於他的傳記很多,據一位英國歷史學家統計,目前已經有1,663本關於邱吉爾的書。…
布希的太極拳沒薩科奇打得漂亮
政客和政治家不同。政客在任何年代都不是個好詞,裡面包含著為了個人利益而口是心非、不老實、說假話。 這些年來,…
形影記
我在月光裡體驗著身為人的孤寂 每個生命都如此全然獨立 自成一方羈旅   我在台北的繁華鬧區倍感淒清…
2011華人十大新聞 - 4. 曾雅妮榮登世界高爾夫球球后
若說2010年有網球好手盧彥勳給台灣一片低迷的運動界帶來新氣象,那麼2011年初出爐的高爾夫球后曾雅妮,簡直是讓台灣體壇「high翻了…
老祖宗的精妙養生觀
人們說「經」是要「經常」閱讀,可以常讀常新。將至新年之際,翻閱十三經之一的《禮記》,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養生內容,覺得好,拿出來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