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全球化 「脫中」勢不可擋

日本、美國政府日前相繼宣布出資幫助在中國的企業遷回本土。分析家認為,疫情正重構全球經濟秩序,「去中國化」將成趨勢。Adobe Stock
第211期
邢亞男

受疫情影響,日本、美國政府日前相繼宣布出資,幫助在中國的企業遷回本土。同時,德國、英國政府採取行動,阻止中資收購受疫情打擊的當地戰略性企業,阻止中資轉移關鍵技術基地。分析家認為,疫情正重構全球經濟秩序,「去中國化」將成趨勢。

日、美國出資幫企業搬家

日本政府4月9日宣布,從經濟刺激計畫中撥出2,435億日元(約22億美元),幫助日本製造商從中國遷回日本或其他國家。

據中國日本商會發布的《中國經濟與日本企業2019年白皮書》,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外商投資方面,2018年,日本對中投資實際使用38.1億美元,日企在中國數量最多,達23,094家,約占外資企業總數的7.9%,直接或間接用工人數超過1,000萬人。在全球貿易供應鏈上,中日聯繫緊密,中國進口的機床及核心零組件主要來自日本,在中國國內加工後,再向全世界出口。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自疫情爆發後,日系汽車2月在中國的生產大幅下滑,日產汽車生產量減少87.9%,在湖北省武漢市設有工廠的本田汽車,產量也大幅減少92%。 繼日本宣布幫助企業從中國遷出後,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表示,美國也應為離開中國回流美國的企業負擔搬遷費用。他在福斯新聞(Fox News)節目中說:「一種方法是向美國公司支付搬家費用,例如:可以將企業的回流支出,包括廠房、設備、智慧財產權結構、裝修等費用100%由政府買單。」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經濟學家俞偉雄表示,疫情2月在中國開始流行時,歐美的iPhone、汽車等企業都非常恐慌、著急,不知該怎麼辦,因為主要工廠都在中國。但等到3月歐美疫情嚴重,急需藥品、醫療物資時,卻發現多數也在中國製造。「疫情全球大流行,讓歐美國家的政府跟企業了解到,這個所謂的全球產業鏈有多麼脆弱。」據公開數據,2019年上半年,美國企業對中國的投資額達68億美元。

中國2億就業人口受影響

美、日、台、韓、德等國家和地區,一直是中國大陸前十大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來源國。

近十年來,FDI總量占中國GDP比重達41%~48%,是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力量。 《自由財經》報導,若以中國就業人口約7.8億人計算,外資影響的中國就業人數約達8,580萬人到2.18億人。若全球產業「脫中」,將影響中國2億人口的就業,並波及到5億家庭人口。

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日前表示,中國企業遇到的危機和以往完全不同,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供應鏈已經斷掉,海外市場需求萎縮,經過這次疫情,會有很多小工廠倒下。 曹德旺認為,過去幾十年,各國立足於全球化,產業鏈都無法獨善其身,必須嵌入到全球產業鏈中。但這次疫情後,各國著手構建更獨立、完整、安全的產業鏈,會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去中國化」會是一個趨勢。

德國修法阻中資趁疫收購

遭遇了美、日政府協助撤資,中方在歐洲的行動也遭到阻截。4月8日,德國聯邦內閣決定修改《對外貿易和支付法》,阻止外資藉疫情危機收購受到打擊的德國企業。德國經濟界和時評人士指出,修法目標指向北京。 在疫情危機中,德國許多公司股價暴跌,存在被拋售及被外資趁機收購的風險。

根據修法,歐盟以外的對德投資,德國將不再需要提供對公共安全構成實際威脅的證據,只要提出預期損害就可阻止外資收購。 德國企業家范知其說,德國占據國際製造的高階產業群,歷來被中方覬覦,「在中共世界稱霸的收購產業計畫中,德國一批優勢產業都在其中。」 近年中國美的集團收購德國機器人製造企業庫卡(Kuka)、山東安泰集團收購生產飛機碳纖維零件的高新技術企業科特薩(Cotesa)、吉利集團收購賓士(Mercedes-Benz)股份及北汽收購賓士母公司、德國戴姆勒(Daimler)等,這一系列中資收購德企的案例,已引發德國和歐盟政治家警覺。

4月14日,英國國會議員戴維斯(David Davis )表示,英國政府應尋求一切辦法,防止英企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的技術基地被轉移到中國。該公司製造智慧型手機和無線擴音器晶片,被譽為英國工業王冠上的珍珠。他說,「北京正試圖從這裡向中國出口技術基地,這是不合適的,政府應該尋求所有可用的機制來全面防止技術被轉移。」 雖然北京方面加大了「全球命運共同體」的宣傳,這個口號曾廣為西方各界所接受。但顯然此次疫情已改變了全球對「命運」一詞的理解。或正如華盛頓的國安專家瑞貝卡.格蘭特(Rebecca Grant)所斷言:「新冠病毒將終結我們所知的全球化,這已經表現得日益明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自信媽咪容光煥發的祕訣
活出美麗是一種生活態度,即使身為人母,還是享有美麗的權利。許多母親在婚後或生孩子後,將重心挪至家庭,或是認為年紀大了不需要打扮,…
關於基本工資的基本問題
 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也許是出於意外,也許是因為長期工資下降累積出來的社會壓力,基本工資再度成為公共議題的焦點。…
如何運用自媒體(之九):FB直播可用來強力行銷!
上期我們提到影片行銷的操作技巧,這一期我們來看看2016年開始火紅的直播工具吧!2016年開始,…
那一刻永為火鳥停留
咖啡廳內的冷凝氣氛與窗外的豔陽成了極端的反比,十餘少男少女分散成數張桌子坐著,他們都不發一語地聽著一個中年男子冷笑道:「…
黃泰吉和廖德蘭以"空手道"引領921災區孩子迎向朝陽
「國姓空手道隊」寫下台灣空手道史輝煌的一頁,其光彩背後所蘊含的故事煜煜生輝、溫暖感人。而黃泰吉與廖德蘭兩位教練,放棄優渥生活,…
漫步櫻花道 手信坊打造和菓子文化館
在古色古香的京都悠閒地散步賞櫻,是令人愜意之事。但您知道嗎?在新北市就有辦法體會這樣的風情,而且完全免費,連停車都不用錢! 哦?在哪邊呢…
氣功能治病嗎?
人類從開始進化至今,科技突飛猛進,醫學日新月異,但侵害人類的疾病,仍有八千多種沒被進化掉。世界衞生組織研究也發現,…
瘟疫時期 成就大師的黃金時光
一場大瘟疫,使得全球數十億人被禁足在家,人們滑手機、追劇,聊天以打發時間。人類歷史上也曾經歷過多次大瘟疫,在沒有手機、電腦、電視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