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仍未止,戰火卻有延燒到歐洲的態勢,6月16日,歐盟首次對中國企業海外子公司產品徵收高額的反補貼稅。
歐盟6月15日做出一項前所未見的關稅決定,目標是反制北京當局對中國企業的出口補貼措施。此次涉及的產品是歐盟從埃及進口的玻璃纖維織物,這兩家埃及出口商巨石埃及和恆石埃及,是中國巨石集團有限公司和浙江恆石纖維基業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均位於中埃蘇伊士經濟貿易合作區,是中國「一帶一路」全球基礎建設發展計畫的一部分。
歐盟決定從6月16日起,在未來五年內向巨石埃及和恆石埃及兩家公司徵收20%至99.7%的關稅。此外,歐盟對原產於中國的玻璃纖維織物徵收了17%至30.7%不等的一系列「反補貼稅」。
迄今為止,歐盟的關稅僅瞄準中國出口商的國內補貼,這是歐盟史上首度將目標對準中國企業海外子公司。在這起玻璃纖維補貼案調查中,歐盟執委會發現,這些生產商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從2015年的23%上升到2018年的31%,而產品平均售價則下降了14%。
歐盟認定,巨石埃及和恆石埃及獲得了北京當局和埃及政府的補貼,再加上從中國直接輸出的玻璃纖維織物補貼,這種不公平待遇使歐盟本地生產商處於不利地位。
美國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副主任、負責中歐關係和中國商業外交研究的Agatha Kratz表示,這是一起里程碑式的案例,可能會有更多類似的情況出現。事實上,在中國大陸國境之外,北京政府的支持普遍存在,對歐盟和其他外國利益相關者產生不利影響。
另外,一名知情人士6月5日告訴《路透社》,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希望對受益於國家補貼、尋求收購歐盟公司的中企展開調查,原因是這種補貼可能扭曲市場機制。報導稱,在這一提議公布之際,歐盟官員們正擔心中國企業和其他外國企業收購擁有尖端技術的歐洲龍頭企業,尤其是那些因疫情大流行而被削弱的歐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