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走走》影評之二 尋獲垂憐之道

▲《海邊走走》電影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場景都是在「Hope Gap」礁岩的鏡頭。Adobe Stock
第218期
李智鳴

(續前期)電影《海邊走走》(Hope Gap)講述一位成年的兒子面對自己父母的離異經歷,內容取材自編導威廉.尼克森(William Nicholson)的親身故事,現在已年過七十的他就是當年的那位兒子,他直等到雙親去世之後才把這故事拍成電影。但電影並沒有偏重在威廉.尼克森以兒子的角度來看待整件事情,他試圖持平地呈現觸礁了的婚姻雙方的想法與狀態。

電影呈現出戰爭失敗後的慘烈撤退,沉重的傷者拖累了馬車,延誤了逃亡的速度,所以馬車夫會有意地讓馬車往崎嶇的路徑奔去,顛簸的道路會將傷者震出車外以減輕重量。遺留在路面上的傷者將逐漸挨凍、死去。一般人都會將此視為意外,沒有人回頭看。

父親在家門前立定,然後重複了這一句:「沒有人回頭看。」之後才邁步走向屋裡。

這是父親的起始。

從一個兒子回思父母分手的那個過程,電影《海邊走走》敘述的自然不只是那個過程,還得包括兒子對整件事情的理解與詮釋──讓慘劇遺落於地,不要回頭看!這雖然看來殘酷,為的卻是不讓大家一起死!這是兒子對父親的詮釋。

人間有萬種的無可奈何,拋開對錯,每個人都無可避免地要去面對其中的一些。此時,人能如何度過?

「我曾經來過這裡」走過死亡幽谷

剛走進屋裡的父親聽見母親說了一句:「我曾經來過這裡(I have been here before)」。然後母親向不明所以的父親解釋說:「我應該為自己正在整理的詩文選集取這個名字。」意思是不管你經歷過什麼,都有人早你一步,化為文字。

當母親被父親猝然甩脫於地時,兒子努力陪伴著母親,以免她受凍而死。在母親逐漸回暖後,他協助母親建立了「我曾經來過這裡」的詩文網站,讓人們在不同的人生情境裡,比如「感覺寂寞」、「痛失愛人」、「婚姻瓦解」、「找尋希望」之類,得以搜尋前人相仿的經驗,在相關的詩文裡尋求慰藉或感動,汲取生命的力量。

這是導演(兒子)的心得,應該也是這部電影的初衷:所有的故事,即便飽含著眼淚與絕望,都能在昇華之後,成為後人的指路燈。一如電影最後,兒子總結自己對父母的情感時說:「你們已然老去,卻一如既往,在我的前方,在路的前頭。」

孩子們仰望著父母,為將來人生的風雨積累應對的記憶,「如果你走過了,我也知道我可以承受。」即便自己成長了,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裡,父母仍在前頭向我們展示著。

走過了死亡幽谷,創造了「我曾經來過這裡」網站,意味著在導演的認知裡,自己的母親是偉大的,因為她成為更多人的母親──在前路模糊、彷徨失措,無力前行時,指引著後來者。所以兒子最後總結說:「一開始我想要拯救妳,但最終,我卻只能頌揚妳。我的母親,我生命最初的女人,我的溫暖和安慰,我的安全感,我的尊嚴。」

「Hope Gap」 希望的海角與缺口

電影第一個場景是在「Hope Gap」,那是兒子童年時的「希望角」海岸,幼小的他在礁岩中尋寶,從來不曾問過陪伴著自己的母親:「妳快樂嗎?」

電影最後,也是凌空俯視「Hope Gap」礁岩的鏡頭,由遠而近地緩緩掠過獨立在岩礁盡頭已然成年的兒子。此時,旁白是這樣說道:「握住我的手,我們再走一回那條老路,最後一次,然後,放手讓我獨立……」之後,鏡頭越過了礁岩,只剩無盡的粼波海洋。

當母親茫然立足在斷崖頂端(徘徊在自殺邊緣)時,兒子也是帶她前往「Hope Gap」,在這裡他請求母親,如果真的忍受不了這種疼痛,如果真的想要解脫,請事先告訴他,讓他有機會道別。

電影原名為「Hope Gap」,這不只是希望的海角,也是希望的缺口。這才是導演最終的觀點。

父親一直努力地成為母親希望的模樣,後來他放棄符合母親的希望,過著自己希望的生活,所以電影裡的父親是「沒有問題了」的狀態。有問題的是母親,她希望丈夫與自己一起經營婚姻,甚至從沒想過他會放棄,她的傷痛來自這希望的缺口如此巨大。而父母不能相伴終老,對子女來說難道不也是一個缺口?

最濃厚的不捨與祝福

隨口能引用詩文、機敏、言語犀利,卻又能理解他人的母親,怎麼能不讓文學氣質濃厚的導演(兒子)崇敬呢?他對她的尊敬與頌揚斷非虛言。也因此,他對母親也有著深深的不捨。

「以前有三個不快樂的人,現在只有一個。」當母親離開「快樂的兩個人」,走出父親與情人同居的屋子時,導演凌空撒下了垂憐的樂音,是莫札特《C小調彌撒曲》樂章之一「垂憐經」(Kyrie),「上主!請憐憫我們!」此時的母親在濱海的公路,在一直向前延伸的公路上駕著汽車。這是兒子對母親最濃厚的不捨與祝福。

他對母親的痛苦體會得如此深刻,以至於願意接受母親若真的承受不了而自殺的選擇,雖然他同時懇求她能走過這場痛苦:「如果你走不下去了,那我就知道這(人生)路程太艱難,痛苦太久長,我會知道最終是不快樂贏了。如果你能堅持繼續下去,那我就知道不管多糟,我也能堅持到底。」

雖然如此,但或者,他並不能真正理解她。所以在電影裡我們不能清晰地看到母親變化的歷程。

 

電影《海邊走走》(Hope Gap)內容取材自編導威廉.尼克森(William Nicholson)的親身故事。Getty Images

▲電影《海邊走走》(Hope Gap)內容取材自編導威廉.尼克森(William Nicholson)的親身故事。Getty Images

 

垂憐的盡頭:實踐愛

在對父親的總結時,兒子是這麼說的:「我的父親,是我生命最初的男人,我的良師和裁判。他是我確信自己將會成為的那種男人。」

在父親與母親的差異裡,最重要的是在信仰上。在兒子第一場回家的戲裡,導演就讓我們知道了這個差異,後來他還強化了這個差異的重要性。母親曾有一次要為兒子禱告,她問:「如果禱告有效的話,你是否會再度信神?」兒子搖頭反問:「如果禱告無效的話,你是否會放棄信仰?」

母親說自己不會,她很誠實地說,她試過了,她也希望自己能不相信。

後來母親成為生命線的志工,在一次電話輔導裡,導演讓母親對著電話那端企圖跳崖自殺的人說:「那看起來是垂直的,其實不然,有許多突起物,跳下去就會撞到。很不公平對吧?你知道還有什麼更不公平的嗎?如果你跟我有一樣的信仰的話,你的人生痛苦到你決定結束它,結果你才發現你會(因自殺)下地獄。」

雖然母親在路邊瀕臨凍死的危機中活了過來,但是我們不能真正了解活過來的因素何在。只是因為有兒子放假時回來陪伴嗎?又或是因為兒子的懇求?

導演說,他母親生前一直希望能夠知道他對這個婚姻的想法。但是,我猜想這位母親希望知道的並不是兒子是否站在自己這邊,而是母親能從兒子的看法裡看出他與神的距離。或許這是母親最大的期待:希望兒子再度信仰神。

當兒子以「父親戀愛了」來打消母親對父親復合的要求時,他就否定了母親對婚姻的認識,而這認識來自對神的信仰。他不能理解母親的信仰並不是在彌撒時念了十七遍的垂憐經;他並不理解神不是要我們因為愛了而結婚,而是要我們在婚姻裡去學習愛。

如果母親真的是因為兒子的一番話而堅強了求生的意志,那斷然不是因為兒子的懇求,而是因為母親對兒子的愛。愛是道路,在實踐愛的道路上,方能承受赤焰灼身之痛,方能寬容地殷殷等待著兒子再度回身,它也因此成為母親自贖之路。能夠多大地實踐「愛」,也標誌了一個生命的境界與高度,而這才是神要我們做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功夫皇帝」李連杰尋找生命答案
從武術冠軍到「功夫皇帝」,再到今天的「壹基金」創始人,李連杰對於自己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答案。他在武術、電影、公益等領域的顯赫成就,…
歌開始的地方
第一次聽見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是在2012年聖誕節。泰武國小校舍裡露天的「咖啡星光音樂會」,迴盪著悠遠的古調,那一夜的星空燦爛遼闊。…
購物旺季不旺 美商家恐掀倒閉潮
每年11月至耶誕節前夕的假期銷售,是美國零售業全年度四成獲利的主力來源,各家零售業者無不卯足全力衝刺業績。…
中國資本大鱷為何陸續走向監獄?
近二十餘年,中國成為權貴資本淘金寶地,出產富豪的速度之快、數量之多,讓全世界驚訝豔羨:2015年,胡潤財富榜公布,中國億萬富豪高達568名…
楊儒門用「人情味」打造農民市集
楊儒門表示,市集做到一個程度要穩定需要工作人員、農友、消費者三種人,同時取得之間的平衡關係。「工作人員,有理念和規格去尋找好的農友;…
為甚麼猶太人是「自由派」?
在美國,多數猶太人是Liberal(自由派),而和Conservative(保守派)相分野。在西方,所謂自由派,就是比較左傾(注:…
中國人的信任危機 原因何在?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原本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與發展的基本條件。然而在現今的中國大陸,不僅民不信官,官也不信民;而且官與官之間彼此設防,…
挑戰ChatGPT 馬斯克推「不毀滅人類」AI
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開發一個「尋找真相」(TruthGPT)的新型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