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友友打疫苗即興演出 看見大師典範精神

▲2020年疫情剛開始沒多久,馬友友就在社群媒體上發起 #SongsOfComfort活動,鼓勵音樂家自拍演奏影片上傳,希望「在人們面對恐懼和孤立」時給予慰藉。Getty Images
第221期
哨子先生

我們何其幸運,即使在全球因疫情低潮沮喪的時刻,仍有典範人物展現如何保持正向思考並傳播善念。3月13日,大提琴家馬友友在美國麻州伯克郡社區學院(Berkshire Community College)接種第二劑武漢肺炎疫苗。依照規定,打完疫苗後必須待在現場觀察15分鐘,馬友友便利用這個時間拉起大提琴,影片中只見他戴著帽子與口罩,倚靠在牆壁邊演奏舒伯特的〈聖母頌〉及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這兩首樂曲除了曲調平緩,有安撫人心的作用外,樂曲中也展現了人類面對挫折不屈不撓,最後終將走過黑暗隧道,看見希望之光的精神,明顯是特意選過的曲子。

根據疫苗機構人員表示,馬友友與太太施打第一劑疫苗時並沒有攜帶大提琴,是這次施打第二劑的時候特地帶來,讓現場等待的民眾又驚又喜。事後媒體採訪馬友友,他僅回答:「我想做些事情回報(wanted to give something back)。」

這樣的事情並非馬友友第一次參與。去年疫情剛開始沒多久,馬友友就在社群媒體上發起 #SongsOfComfort活動,鼓勵音樂家自拍演奏影片上傳,希望「在人們面對恐懼和孤立」時給予慰藉,有幾天他甚至天天更新影片。

雖然當時台灣的疫情並不嚴重,但全球都瀰漫在焦慮和絕望的情緒中,好幾個晚上我邊讀書邊聽他的影片,眼淚常常不自主流下,覺得心中有一塊小小的角落,被馬友友溫暖的琴音深深撫慰到。

從小聽馬友友的大提琴長大,以往只覺得他的琴音渾厚溫暖又很有親和力,同樣的巴哈的作品總是要聽他拉才最對味。長大後才懂,原來古人說的「琴為心聲,樂如其人」,原來就是指這樣的狀態。我們何其幸運,在這樣的黑暗時刻,有馬友友的琴音陪我們一起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通貨膨脹三度光顧大陸
1989年第一次通貨膨脹  千項建設停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北京當局在實行改革開放、推行「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急功近利,…
大媒體小故事
21. 本末倒置   資通部的會議室一早傳出美工刀劃破紙箱膠帶的聲音,緊接著一本又一本華麗的精裝書從箱中傾倒出來。 「來來來,…
斷電事件指出我們要革除的文化
颱風吹斷一座輸電塔,使和平電廠130萬瓩的電無法送達到西部,造成可能限電的危機。然後據稱是一個工人按錯按鈕或未轉開關,…
3D列印 啟動第三波工業革命
小辭典──3D列印3D列印(3D printing),又稱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
專精AI語音辨識 許永昌找到有趣題目創業
以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協助英語學習者突破口語能力為主要服務項目的EZ Talking,…
第四計「以逸代勞」劉備中計亂陣腳
《三十六計》第四計是「以逸待勞」。要能先馳得點,並且好整以暇等待時機,是「以逸待勞」的關鍵──說白了就是以靜制動,處在「靜」…
AUDEMARS PIGUET 愛彼錶 GRANDE COMPLICATION 大複雜功能腕錶
愛彼皇家橡樹離岸型系列於1993年問世,遵循設計師Gérald Genta於1972年繪製的藍圖設計而成。腕錶的設計極具運動風格,…
小詩人的異想世界
前些年有位趨勢專家到台灣來,演講時他曾表示:在每間教室裡擺一部電腦,還不如擺個「詩人」!…